第三百七十七章:大楚经济学开创者(中)
推荐阅读:叶晴岳绮花杨星月、怪物的我被救赎、德云大师弟、末世咸鱼女主她满级了、成为偏执太子心尖宠之后夏晴岚叶暄、成为偏执太子心尖宠之后戚言、夏晴岚叶暄、成为偏执太子心尖宠之后、在赫少怀里躺赢、因为剧本是这么写的真正女主角李叶、
深知自己的话导致了骆永胜等人的误会,沈知白哪里还敢卖关子,便赶忙将自己的心中所想和盘托出。
“臣觉得,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国家不富,和计划经济政策没有任何关系,没有商人也和国家不富没有任何关系!”
骆永胜的脸色并没有变好看,甚至心里有些不满。
如果这沈知白是因为看到他面色不虞才改的口,那他就要起身离场了。
不仅如此,还要治沈知白的罪!
这算什么。
不过骆永胜不会吭,只是静静聆听着。
“一个国家的贫富,和财政收入的多少有关系吗?臣认为,完全没有关系!”
内阁几人都下意识抽了下嘴角。
完了完了,这沈知白是脑子抽风了吧。
怎么能说出这么愚蠢的话来。
国家的贫富和财政收入没关系,那和什么有关系,这不纯是笑话吗。
要不是骆永胜有话在前,骆成武都打算把沈知白赶走了。
不用他,郁金会第一个开口。
沈知白是他邀请来的,现在说出这么迷迷瞪瞪的话,他都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国家拆开,就是国和家,一个家庭的贫富当然和钱有关系,但国的贫富,则和钱没有任何关系。”
沈知白已经完全镇定下来,现在不镇定也不行,说出去的话必须要落地,还得听响!
“臣在供销总社干了那么多年,说句不贪功的话,我大楚的每一笔国与千万家之间的开支营收臣心里都有一笔账,了如指掌,臣敢说,国朝不富,与钱无关。”
“为什么,臣举个例子。”
“一个家庭每年收入为十贯钱,那么他可以支配使用的就是这十贯钱,买粮食、买肉、买衣服都是花销,花完就没有了。
如果物价高,那么这个家庭就叫贫穷,物价低,则这个家庭就叫富有。
那对国朝来说,钱是什么?
钱只是国朝定下来可以用于商业流通的法定货币而已,今天咱们用铜钱和银行的楚元来做国库收入的货币。
岁入是多少呢,五千三百六十七万贯或者说五千三百六十七万元,可明天,朝廷不用铜钱和楚元来做法定货币了,而改用石头呢?
一块石头等于一百元,那遍地都是所谓的钱,或者银行大量印发楚元,印他一百亿,国朝就有了一百亿,可国家会因此而富裕吗?
显然是不会的,反而因为货币的滥发和大量涌入买卖市场,物价因此而飞涨,供销总社和计划经济政策都将因此崩溃。
到时候囤积居奇、商品难以流通,物价会越来越高,百姓则越来越穷,国朝不仅没有变富裕反而更穷了。
这倒是奇怪了,明明国朝有了钱为什么还穷呢。”
“因为物价高了。”
“物价为什么高呢?因为钱多了,但物少了。”
“所以根在哪,根不在钱而在物。”
“臣这几年研究了一下汉唐及前宋的发展,发现这些国家都是越来越穷,没有越来越富的,这就很奇怪了。”
“为什么这些国家都越来越穷呢。”
“究竟是皇帝无能还是百官无能?”
“就那么巧,开国的帝皇百官都是天才,末代皇帝和百官都是蠢货?”
“不对,责任跟他们无关,而是因为人口多了,而物没变。”
“臣在山西太原府调研的时候,途径一个村落,这个村子依山傍水而存,水草很丰盛,那里的百姓放羊为生。”
“刚开始的时候,一头羊大概可以卖到四贯钱,这个价格很不得了,臣一问为什么可以卖的那么贵,原来是周边的村落开始越来越多,人也变多了,羊好卖了。
十几年前的时候,买羊的少,又战乱大家朝不保夕,百姓急着把羊脱手,往往只贱卖个一贯钱。”
说到这里的时候,沈知白转身在题板上开始勾勒起来。
“臣做了一个大胆的加设,加设全国一年只能通过养殖产出一百万头猪,供八千万人食用,则猪肉的价格为假定的一元。
随着国家的稳定发展、百姓拥有安定的繁衍环境,二十年后,丁口为一亿时,若国家还是养殖一百万头猪,那么猪肉的价格则应涨到一点二五元。”
“因为人口涨幅达到了两成半,所以猪肉也跟着涨了两成半,这是必然的事情,因为养殖的产出还是一百万头没有任何变化。”
“那等到人口为一亿六千万呢?猪肉就该两元了。”
“可是这不仅仅意味物价增高,百姓变穷那么简单。”
“一亿六千万人啊,他们的收入靠什么。”
“臣在福建调研时发现了这个情况,八年前战乱的时候,福建船厂用工,一个工人一天的工钱是六十文。
现在呢,三十五文。
百姓的收入降低了,可物价却涨了。”
“为什么,因为人多了,人多了用工自然就便宜了,因为你不干有人愿意干,这叫什么,臣管这叫人口增长带来的经济红利,简称人口红利。”
“享受人口红利的绝不会是普通百姓,而是用工方。”
“他们的产出明明没有任何的变化,但是开支却因为人口的增多而减少,产出物品出售时的物价又因为人多而增长。
这一涨一跌,中间差出来的就像打开的剪刀一样,这便是经济剪刀差。”
“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增多,物价越来越高、百姓越来越穷,财富被大量的集中到部分用工者的手里。
国家的贫富差距开始出现并疯狂拉大,国家也会越来越穷,我们就掉入了一个似乎无法破解的陷阱中去。”
马尔萨斯陷阱?!
不,这是沈知白陷阱!
骆永胜坐不住了,他腾的一下站起,不可思议的看向沈知白。
直把后者都看得发毛。
怎么会。
这个时代怎么会有人对经济学懂得那么深?
不可能,不可能啊。
要么这沈知白聪明绝顶,真就如他说的那样,通过这些年的调研仔细观察摸索出来。
要么,就是和他骆永胜一样的穿越者!
所有人都看着骆永胜。
足足片刻,骆永胜才深吸一口气。
“召集在京所有官员,大礼堂集合,咱们一起,听沈卿讲好这堂课!”
“臣觉得,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国家不富,和计划经济政策没有任何关系,没有商人也和国家不富没有任何关系!”
骆永胜的脸色并没有变好看,甚至心里有些不满。
如果这沈知白是因为看到他面色不虞才改的口,那他就要起身离场了。
不仅如此,还要治沈知白的罪!
这算什么。
不过骆永胜不会吭,只是静静聆听着。
“一个国家的贫富,和财政收入的多少有关系吗?臣认为,完全没有关系!”
内阁几人都下意识抽了下嘴角。
完了完了,这沈知白是脑子抽风了吧。
怎么能说出这么愚蠢的话来。
国家的贫富和财政收入没关系,那和什么有关系,这不纯是笑话吗。
要不是骆永胜有话在前,骆成武都打算把沈知白赶走了。
不用他,郁金会第一个开口。
沈知白是他邀请来的,现在说出这么迷迷瞪瞪的话,他都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国家拆开,就是国和家,一个家庭的贫富当然和钱有关系,但国的贫富,则和钱没有任何关系。”
沈知白已经完全镇定下来,现在不镇定也不行,说出去的话必须要落地,还得听响!
“臣在供销总社干了那么多年,说句不贪功的话,我大楚的每一笔国与千万家之间的开支营收臣心里都有一笔账,了如指掌,臣敢说,国朝不富,与钱无关。”
“为什么,臣举个例子。”
“一个家庭每年收入为十贯钱,那么他可以支配使用的就是这十贯钱,买粮食、买肉、买衣服都是花销,花完就没有了。
如果物价高,那么这个家庭就叫贫穷,物价低,则这个家庭就叫富有。
那对国朝来说,钱是什么?
钱只是国朝定下来可以用于商业流通的法定货币而已,今天咱们用铜钱和银行的楚元来做国库收入的货币。
岁入是多少呢,五千三百六十七万贯或者说五千三百六十七万元,可明天,朝廷不用铜钱和楚元来做法定货币了,而改用石头呢?
一块石头等于一百元,那遍地都是所谓的钱,或者银行大量印发楚元,印他一百亿,国朝就有了一百亿,可国家会因此而富裕吗?
显然是不会的,反而因为货币的滥发和大量涌入买卖市场,物价因此而飞涨,供销总社和计划经济政策都将因此崩溃。
到时候囤积居奇、商品难以流通,物价会越来越高,百姓则越来越穷,国朝不仅没有变富裕反而更穷了。
这倒是奇怪了,明明国朝有了钱为什么还穷呢。”
“因为物价高了。”
“物价为什么高呢?因为钱多了,但物少了。”
“所以根在哪,根不在钱而在物。”
“臣这几年研究了一下汉唐及前宋的发展,发现这些国家都是越来越穷,没有越来越富的,这就很奇怪了。”
“为什么这些国家都越来越穷呢。”
“究竟是皇帝无能还是百官无能?”
“就那么巧,开国的帝皇百官都是天才,末代皇帝和百官都是蠢货?”
“不对,责任跟他们无关,而是因为人口多了,而物没变。”
“臣在山西太原府调研的时候,途径一个村落,这个村子依山傍水而存,水草很丰盛,那里的百姓放羊为生。”
“刚开始的时候,一头羊大概可以卖到四贯钱,这个价格很不得了,臣一问为什么可以卖的那么贵,原来是周边的村落开始越来越多,人也变多了,羊好卖了。
十几年前的时候,买羊的少,又战乱大家朝不保夕,百姓急着把羊脱手,往往只贱卖个一贯钱。”
说到这里的时候,沈知白转身在题板上开始勾勒起来。
“臣做了一个大胆的加设,加设全国一年只能通过养殖产出一百万头猪,供八千万人食用,则猪肉的价格为假定的一元。
随着国家的稳定发展、百姓拥有安定的繁衍环境,二十年后,丁口为一亿时,若国家还是养殖一百万头猪,那么猪肉的价格则应涨到一点二五元。”
“因为人口涨幅达到了两成半,所以猪肉也跟着涨了两成半,这是必然的事情,因为养殖的产出还是一百万头没有任何变化。”
“那等到人口为一亿六千万呢?猪肉就该两元了。”
“可是这不仅仅意味物价增高,百姓变穷那么简单。”
“一亿六千万人啊,他们的收入靠什么。”
“臣在福建调研时发现了这个情况,八年前战乱的时候,福建船厂用工,一个工人一天的工钱是六十文。
现在呢,三十五文。
百姓的收入降低了,可物价却涨了。”
“为什么,因为人多了,人多了用工自然就便宜了,因为你不干有人愿意干,这叫什么,臣管这叫人口增长带来的经济红利,简称人口红利。”
“享受人口红利的绝不会是普通百姓,而是用工方。”
“他们的产出明明没有任何的变化,但是开支却因为人口的增多而减少,产出物品出售时的物价又因为人多而增长。
这一涨一跌,中间差出来的就像打开的剪刀一样,这便是经济剪刀差。”
“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增多,物价越来越高、百姓越来越穷,财富被大量的集中到部分用工者的手里。
国家的贫富差距开始出现并疯狂拉大,国家也会越来越穷,我们就掉入了一个似乎无法破解的陷阱中去。”
马尔萨斯陷阱?!
不,这是沈知白陷阱!
骆永胜坐不住了,他腾的一下站起,不可思议的看向沈知白。
直把后者都看得发毛。
怎么会。
这个时代怎么会有人对经济学懂得那么深?
不可能,不可能啊。
要么这沈知白聪明绝顶,真就如他说的那样,通过这些年的调研仔细观察摸索出来。
要么,就是和他骆永胜一样的穿越者!
所有人都看着骆永胜。
足足片刻,骆永胜才深吸一口气。
“召集在京所有官员,大礼堂集合,咱们一起,听沈卿讲好这堂课!”
一秒记住“书十三免费无弹窗阅读小说网”:www.shu1314.com 手机端:m.shu1314.com
本文网址:https://www.shu1314.com/xs/9/9746/432230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hu131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