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一十一 局势
推荐阅读:反派大佬的农家媳、我真不是科技巨星啊、梦回新兴一九八零年、暖婚八零:长姐甜又野、哈迪帝国1945昨夜大雨、万千世界许愿系统、我一夜之间成了丑闻女主角宋不留春、诸界之深渊恶魔奥尔蕯迦、宋迟周云、我一夜之间成了丑闻女主角、
无情最是帝王家,自古以来,天家手足相残的例子不胜枚举。
花厅外秋高气爽,不时有馥郁的桂花香气传到小厅当中,三女的心头都萦绕着一股惆怅。
前路漫漫,谁也不知道接下来面对的是晴空万里,还是惊涛骇浪。
同样的秋日之下,紫禁城中的皇帝这几日的心情却极是顺畅,这个时候,一向勤于政务的皇帝,带着谢曜在上林苑中赏花游玩。
北边昨日传过来密报,徐文韬又攻下了三座城池,将北狄守军打的落花流水。
皇帝心中越发的笃定,北境的战事,尽在他的意料之中。
究其原因,一来是北狄一向轻视大衍,没想到大衍会如此主动,更没想到大衍竟然还能有这样一支精兵。
二来北狄的大军几个月前调去防备东边的部落,大军一时半会儿又难以回拨,这才让让徐文韬钻空子。
不管怎么说,北境如今的形势,已经按着他的计划在推进。
他的这个计划已经谋划了好几年,一直都没下定决心。
直到此次大病之后,皇帝自觉时日无多,这才趁着北狄议和的时候,将北狄仅有的精兵派了出去。
如此行事,自然是极其冒险,几乎是把大衍仅剩的家底全部投了出去,赌的就是大衍未来的国运。
尤其是以徐文韬这样的年轻人当做先锋,这在历朝历代都是极其少有的事。
成则北境再无后患,不成大衍则万劫不复。
从眼下的局势来看,大衍的运气似乎还不错。
北狄一向是主动求战,第一次遭到大衍的主动偷袭,竟然有些措手不及。
当然,皇帝也知道,北狄对大衍的轻视,不会因为大衍偶尔的一场胜仗而改观。
大衍攻下了七八座城池,半个多月过去,北狄还没有往北境调派援军的意思。
不过一切都在按皇帝最初的设想进行,相信再过上几个月,北狄就会知道,大衍不是任人宰割的鱼肉。
等到北狄元气大伤,即便是新帝继位,也能省下不少心思。
想到此处,皇帝不由得哈哈大笑了起来。
“曜儿,听说前几日你去了昌国公府上,怎么样,那个方家二小姐,还合你的意罢?”
谢曜一直跟在皇帝的身后,听到皇帝爽朗的笑声,先是一怔。
在他的印象当中,这个父皇一向都是严肃中带着慈祥,少有开怀大笑的时候。
不过惊讶归惊讶,难得皇帝这么高兴,谢曜自然也不能煞风景。
“方二小姐天真烂漫,自有一番赤子之心,儿臣多谢父皇成全。”
谢曜脸上带着笑,笑的却是有些勉强。
皇帝紧盯着谢曜,缓缓说道:“朕让你和威远侯府结亲,想必你也明白朕的深意。虽说这个方二姑娘不如方大姑娘那般明礼,毕竟也算是世家嫡女,等你继了位,让她做皇后也无伤大雅。”
谢曜心中一片苦闷,他对方清歌着实没有什么好感。
在他看来,方清歌嚣张跋扈,根本配不上自己这个太子。
只不过前有皇帝威压,后有自己亲母唐庄妃催促,谢曜这才不得不应了下来。
谷禙</span>“儿臣理会,请父皇放心,威远侯乃国之干城,儿臣一定用心笼络。”
谢曜勉强应了一声是,低头行礼,试图藏住脸上的阴霾。
皇帝只视而不见,接着又道:“至于以后如何,你自行斟酌就是,这是你的事,朕也不能替你拿主意。”
皇帝的意思说的很是明白,这门亲事,就是为了得到威远侯的支持。
哪怕日后谢曜当了皇帝,也要立方清歌为皇后。
“有威远侯为你撑腰,那些地方卫所的总兵、参将会安分不少,你也能省了不少心。”
谢曜深深的点了点了点头,对皇帝的说法甚是赞成,
“叶铨、钱敏中,这两个人一定要用。”
皇帝语重心长说道:“钱敏中有地位,叶铨有名声,有这两个人在,朝政应该出不了太大的漏子。”
谢曜心中不解,钱敏中贪名重利,叶铨以直取名,都不是他心中的名臣。
钱敏中多年来辗转礼部和户部,只会讲一些冠冕堂皇的官话,叶铨当了十几年的吏部尚书,朝廷还不是吏治败坏?
他自当太子以来,最器重的人是吏部尚书章若谷。
在谢曜看来,章若谷出身于江南望族章家,在士子中颇有威望,又和朝中多位大臣交好,是首辅的最佳人选。
他已经打定主意,等他身登大宝,第一件事就是踢掉钱敏中,提拔章若谷做首辅。
但没想到,皇帝不但给他强塞了一门婚事,还要给他指派未来的人选。
事事都不能按自己的想法去做,那他这个皇帝当的还有什么意思?
想归想,谢曜可不敢在皇帝面前造次,唯唯诺诺地应了下来。
皇帝瞥了谢曜一眼,接着又道:“你也不要觉得朕烦,朕没多少日子了,只能说尽力给你铺好路。”
谢曜从皇帝的话语中听出了一丝落寞,不解地看向皇帝。
皇帝刚过了四十岁的万寿节,虽不说是春秋鼎盛,那也是正值壮年。
虽说几个月前经历了几场大病,经过林紫苏施治之后,已然完全好转。
尤其是这些天,不论是国事还是家事,皆是喜事连连,皇帝脸上的欢笑也多了不少。
从眼下的气色看,皇帝精神更胜往昔,不知“没多少日子”这等话又是从何说起。
“儿臣见识浅薄,还等着父皇亲传亲授。况且,父皇春秋正盛,何必说这些丧气话?”
皇帝没有再说话,只抬起头,朝天空看去。
深秋的天气,天色晦暗的极快,虽刚过了申时,天上日头已然偏西,隐在了远处的画檐之后。
几束光透过宫墙上的格子窗,斜照了过来,在一尘不染的宫道上,烙下了斑驳的影子。
皇帝怔怔的盯着那一团团光亮,隔了半晌,皇帝脸上的神情愈发的凄凉,摇头苦笑了起来。
“万方来朝,四夷宾服,唉,朕是等不到哪一天了,也只能趁着在世的时候,给你再往前铺一下路。”
花厅外秋高气爽,不时有馥郁的桂花香气传到小厅当中,三女的心头都萦绕着一股惆怅。
前路漫漫,谁也不知道接下来面对的是晴空万里,还是惊涛骇浪。
同样的秋日之下,紫禁城中的皇帝这几日的心情却极是顺畅,这个时候,一向勤于政务的皇帝,带着谢曜在上林苑中赏花游玩。
北边昨日传过来密报,徐文韬又攻下了三座城池,将北狄守军打的落花流水。
皇帝心中越发的笃定,北境的战事,尽在他的意料之中。
究其原因,一来是北狄一向轻视大衍,没想到大衍会如此主动,更没想到大衍竟然还能有这样一支精兵。
二来北狄的大军几个月前调去防备东边的部落,大军一时半会儿又难以回拨,这才让让徐文韬钻空子。
不管怎么说,北境如今的形势,已经按着他的计划在推进。
他的这个计划已经谋划了好几年,一直都没下定决心。
直到此次大病之后,皇帝自觉时日无多,这才趁着北狄议和的时候,将北狄仅有的精兵派了出去。
如此行事,自然是极其冒险,几乎是把大衍仅剩的家底全部投了出去,赌的就是大衍未来的国运。
尤其是以徐文韬这样的年轻人当做先锋,这在历朝历代都是极其少有的事。
成则北境再无后患,不成大衍则万劫不复。
从眼下的局势来看,大衍的运气似乎还不错。
北狄一向是主动求战,第一次遭到大衍的主动偷袭,竟然有些措手不及。
当然,皇帝也知道,北狄对大衍的轻视,不会因为大衍偶尔的一场胜仗而改观。
大衍攻下了七八座城池,半个多月过去,北狄还没有往北境调派援军的意思。
不过一切都在按皇帝最初的设想进行,相信再过上几个月,北狄就会知道,大衍不是任人宰割的鱼肉。
等到北狄元气大伤,即便是新帝继位,也能省下不少心思。
想到此处,皇帝不由得哈哈大笑了起来。
“曜儿,听说前几日你去了昌国公府上,怎么样,那个方家二小姐,还合你的意罢?”
谢曜一直跟在皇帝的身后,听到皇帝爽朗的笑声,先是一怔。
在他的印象当中,这个父皇一向都是严肃中带着慈祥,少有开怀大笑的时候。
不过惊讶归惊讶,难得皇帝这么高兴,谢曜自然也不能煞风景。
“方二小姐天真烂漫,自有一番赤子之心,儿臣多谢父皇成全。”
谢曜脸上带着笑,笑的却是有些勉强。
皇帝紧盯着谢曜,缓缓说道:“朕让你和威远侯府结亲,想必你也明白朕的深意。虽说这个方二姑娘不如方大姑娘那般明礼,毕竟也算是世家嫡女,等你继了位,让她做皇后也无伤大雅。”
谢曜心中一片苦闷,他对方清歌着实没有什么好感。
在他看来,方清歌嚣张跋扈,根本配不上自己这个太子。
只不过前有皇帝威压,后有自己亲母唐庄妃催促,谢曜这才不得不应了下来。
谷禙</span>“儿臣理会,请父皇放心,威远侯乃国之干城,儿臣一定用心笼络。”
谢曜勉强应了一声是,低头行礼,试图藏住脸上的阴霾。
皇帝只视而不见,接着又道:“至于以后如何,你自行斟酌就是,这是你的事,朕也不能替你拿主意。”
皇帝的意思说的很是明白,这门亲事,就是为了得到威远侯的支持。
哪怕日后谢曜当了皇帝,也要立方清歌为皇后。
“有威远侯为你撑腰,那些地方卫所的总兵、参将会安分不少,你也能省了不少心。”
谢曜深深的点了点了点头,对皇帝的说法甚是赞成,
“叶铨、钱敏中,这两个人一定要用。”
皇帝语重心长说道:“钱敏中有地位,叶铨有名声,有这两个人在,朝政应该出不了太大的漏子。”
谢曜心中不解,钱敏中贪名重利,叶铨以直取名,都不是他心中的名臣。
钱敏中多年来辗转礼部和户部,只会讲一些冠冕堂皇的官话,叶铨当了十几年的吏部尚书,朝廷还不是吏治败坏?
他自当太子以来,最器重的人是吏部尚书章若谷。
在谢曜看来,章若谷出身于江南望族章家,在士子中颇有威望,又和朝中多位大臣交好,是首辅的最佳人选。
他已经打定主意,等他身登大宝,第一件事就是踢掉钱敏中,提拔章若谷做首辅。
但没想到,皇帝不但给他强塞了一门婚事,还要给他指派未来的人选。
事事都不能按自己的想法去做,那他这个皇帝当的还有什么意思?
想归想,谢曜可不敢在皇帝面前造次,唯唯诺诺地应了下来。
皇帝瞥了谢曜一眼,接着又道:“你也不要觉得朕烦,朕没多少日子了,只能说尽力给你铺好路。”
谢曜从皇帝的话语中听出了一丝落寞,不解地看向皇帝。
皇帝刚过了四十岁的万寿节,虽不说是春秋鼎盛,那也是正值壮年。
虽说几个月前经历了几场大病,经过林紫苏施治之后,已然完全好转。
尤其是这些天,不论是国事还是家事,皆是喜事连连,皇帝脸上的欢笑也多了不少。
从眼下的气色看,皇帝精神更胜往昔,不知“没多少日子”这等话又是从何说起。
“儿臣见识浅薄,还等着父皇亲传亲授。况且,父皇春秋正盛,何必说这些丧气话?”
皇帝没有再说话,只抬起头,朝天空看去。
深秋的天气,天色晦暗的极快,虽刚过了申时,天上日头已然偏西,隐在了远处的画檐之后。
几束光透过宫墙上的格子窗,斜照了过来,在一尘不染的宫道上,烙下了斑驳的影子。
皇帝怔怔的盯着那一团团光亮,隔了半晌,皇帝脸上的神情愈发的凄凉,摇头苦笑了起来。
“万方来朝,四夷宾服,唉,朕是等不到哪一天了,也只能趁着在世的时候,给你再往前铺一下路。”
一秒记住“书十三免费无弹窗阅读小说网”:www.shu1314.com 手机端:m.shu1314.com
本文网址:https://www.shu1314.com/xs/7/7649/297379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hu131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