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十三小说网无弹窗免费阅读 > 都市小说 > 陈文哲 > 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瓷中人造宝石

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瓷中人造宝石

推荐阅读:重生八零团宠小神医叶琳琅谢绪宁重生八零团宠小神医李慢慢重生八零团宠小神医重生之我真没想当男神章楠楠乔琳琳蒋婷苏浅浅重生之我真没想当男神周一口鸟不会真有人在废土当偶像吧秦澈秦澈章楠楠乔琳琳蒋婷苏浅浅不会真有人在废土当偶像吧重生之我真没想当男神

    只要想想,朱元章能够烧制几十年的官窑器,那么传到了建文帝这里,他能不烧?
    就算初期没有心情烧,后来天天打仗没法烧,那么景镇的御窑厂就停工了?不可能!
    建文帝继位之时,洪武大帝都发展官窑几十年了。
    这个时期,建文帝的官窑就算不留款,这四年生产出来的瓷器,也肯定是洪武时期瓷器的巅峰器型。
    所以,建文款官瓷,最少也有着洪武时期的特征。
    至于瓷器品种,其中肯定有青花瓷,色秞瓷等,这是肯定的。
    而彩瓷,肯定也必不可少。
    这些瓷器,或者说继承自洪武大帝的官窑瓷特征,最少也不必洪武时期的要差。
    所以,建文官瓷的特征就很明显了。
    这一时期的瓷器,肯定是器型规整,胎质细腻,秞色温润如玉,工艺精致。
    因为这也是洪武时期瓷器的特征,甚至还是永乐时期官窑瓷器的特征。
    建文官窑器型前承洪武,后传永宣,也不可能太差。
    陈文哲从收集到的建文官瓷(存疑),与明代其他朝代的官瓷对比,也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变化。
    这一时期的瓷器,一改洪武质朴宏大的器型,变的隽秀典雅。
    胎质好像也比洪武更为细腻,器型与绘画纹饰,与后来永宣生产的官瓷有惊人的相似。
    这一点倒是符合实际,毕竟建文帝是年轻人,他不可能喜欢老年人喜欢的瓷器。
    还有青花料,这也是臆造不出来的。
    这一时期使用的青花料,应该与永宣青花一样,呈现的是“苏麻尼青”料固有的特征。
    发色也相同,应该是深沉浓艳,颗粒浑散自然,锡斑凹凸明显。
    器型纹饰不但与后来的永乐宣德瓷类同,也明显看出有洪武遗风的存在!
    这说明在建文年间,瓷业生产力已得到稳定发展。
    当时的景镇是战争的后方,“靖难之役”的战争,应该没有对景镇瓷业生产,造成太大的破坏和影响。
    建文瓷中“苏青”料的使用,景镇瓷业历史记述中从来没有阐述过。
    但从一些建文官瓷上的彩料、纹饰特征推断,可以断定“苏麻尼青”的原料,在大明建文朝已得到大量进口和使用。
    而且景镇窑工,已熟练的掌握这种青料的使用技术。
    其中有一件青花开光花果纹执壶,就表现出来了这一点。
    陈文哲虽然看道的是图片,但是他还是能够看出来,这应该是一件古董。
    看器型,它高30.6Cm,口径7.5CM。
    颈部饰蕉叶纹,肩部饰缠枝莲纹。
    壶身菱形开光圈内,画折枝花果纹。
    壶身旁绘牡丹花纹,壶身下近足部绘变形莲瓣纹。
    壶底足圈内满秞,壶流与颈间有一云板相连。
    壶柄上绘四朵灵芝,柄下有三颗乳钉,壶流两侧绘卷草纹。
    在其造型与绘画工艺中,洪武遗风十分明显。
    而壶流正面书写有,《大明建文年制》青花楷书六字款。
    这与洪武和后来的永宣青花大壶落款,有明显区别。
    特别是使用的青花,呈“苏料”典型的特征。
    这样的青花,青入胎骨,发色深沉浓重。
    在从整体看,整器工艺精致,气势宏礴。
    这只建文款青花花果纹大壶与景镇珠山官窑遗址中出土的“永乐花果纹青花大壶”,可以说是如出一澈。
    其造型,画工,胎釉、青花发色都有惊人的相似。
    尤其是青花原料的使用,无论其发色、浑散、颗粒、锡斑,微观等特征,都有惊人的雷同。
    而这正说明,景镇瓷业的制造工艺,是历代传承有续的。
    永乐官瓷在制造工艺上,很大程度继承了洪武和建文时期的技术。
    其实,这有点给建文帝朱允炆增光添彩。
    毕竟建文帝在位时间太短,而他又是继承自洪武帝。
    所以,严格来说,永乐大帝继承的是建文时期的官窑瓷器。
    而这一时期的瓷器,最多在表现形式上属于比较新潮。
    当然,这一点是在古代的新潮。
    毕竟是新朝新气象嘛,年轻的皇帝,看待实物的眼光,自然也要年轻化一些。
    也许这才是建文帝时期瓷器的最主要特色,至于后来继位者朱棣,它的年纪可比建文帝大的多。
    所以,此时永乐的瓷器,应该更接近洪武时期的官窑瓷。
    只不过,在位时间长了,自然就有了自己的特色,这就形成了永乐瓷器的特征。
    至于建文帝时期的官窑,肯定是跟洪武时期的大差不差。
    而在所有瓷器之中,建文色釉瓷中以红秞器最为特别。
    还有,建文红釉的特征,与永宣及后朝的红釉有很大区别。
    我们知道,红秞工艺是瓷器烧制中最为复杂的技术,其秞料配方与烧制温度必需极为严谨。
    由于明早期景镇高温红秞烧制技术还不太完善,这时期的高温红秞发色并不稳定。
    洪武朝烧造的红釉,就有“十窑九不成”的说法。
    所以,红釉瓷历来都是瓷器中的名贵品种,备受人们的珍视。
    明代永乐年间烧制的鲜红釉,和宣德年烧制的宝石红釉,都是红釉家族中的代表产品。
    在永乐、宣德时期,红釉瓷主要用于宫廷祭祀和喜庆吉事。
    因此当时的红釉瓷器,被称为“祭红”。
    “祭红”红而不俗,鲜艳而温润,色调静穆、凝重,宛如霁云红霞。
    因此,又被冠以更有诗意的名字“霁红”。
    “祭红”瓷器之所以名贵,除了它的釉光莹润如玉,颜色鲜艳俱佳外,更因为它“千窑难得一宝”、“十窑九不成”而成为瓷中珍品。
    有人把“祭红”,称为瓷中人造宝石。
    也有人把颜色釉,说成是“瓷品王冠”。
    而“祭红”则是这顶“瓷品王冠”上璀璨的明珠。
    建文红秞采用独特的含金秞料发色,应属金红类红釉工艺,其深红的秞色表现的极为独特。
    这种器物在光线下,红秞内敛出温润的五彩蛤砺光,红的鲜艳,令人爱不释手。
    所以说,建文红釉既不是高温铜红秞工艺,也不是低温铁离子发色的矾红釉工艺。
    其工艺至今无法解释,在后朝还无发现类似红秞器。
    这说明后人难以造彷,在这一点上,一件红地绿釉缠枝莲碂式盖瓶,就表现的淋漓尽致。

一秒记住“书十三免费无弹窗阅读小说网”:www.shu1314.com 手机端:m.shu1314.com

本文网址:https://www.shu1314.com/xs/4/4437/222155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hu131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