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东宁要塞
推荐阅读:诸天重生、末世城下之钢铁洪流、仙帝归来、从绿毛虫开始的末世生活、边谋爱边侦探、跟乔爷撒个娇乔斯年叶佳期、重生系统之国民女神、花豹突击队、南宫密墅、大唐:从种土豆开始、
当年那条东方马奇诺防线,如果真的起到了好的积极的作用,那么历史也许就要重新书写。
因为有了完美的保护,鬼子们就可以利用东三省的丰富资源,为他们源源不断提供制造大量军备物资的原料。
东北发达的铁路网,令他们可以及时将这些物资,运送往他们的作战前线。
无论如何,他们需要保住在东三省的控制权。
而另一方面,关东军需要以此为支点,建立北进的大后方根据地,形成完美的工业、农业闭环。
而有了工农业的支持,也许他们就不用急着发动东南亚攻势,也许就不会急着偷袭珍珠港。
要是没有面临直接打击,也许丑国还能等一等,等到更有利的时机,才会参战。
当然,这些都是也许,因为那条一千多公里的防线,并没有起到多少作用。
要塞群互相支援形成犄角之势,排布紧密,火力网密集,具有极佳的对地作战的优势。
但是,这一切好像收到了诅咒,只是短短的二十多天,就被攻破。
原版马奇诺防线390公里的防御距离,这条所谓的”东方马奇诺“防线的防御距离,达到了一千多公里。
而第三期工程,却是直到1945年,二战结束时仍未完成。
规模如此宏大的工事,需要的劳工数量达到惊人的数百万,而这些劳工,大多是俘获来的我国百姓。
为了保密,这些受到奴役的百姓,通常来源于华北地区,少数来自朝鲜、俄国的战俘。
油罐车一批批的将他们,运送进这片不为人知的深山,却不见将他们送出的车辆。
三百二十万人的诅咒,应该让鬼子什么也干不成。
所以,就算这些要塞群,防御力极强,他们最后还是失败了。
而在这些失败当中,陈文哲也看到了一些掩埋在地下的财富。
这些财富是搜刮的我国的民脂民膏,自然属于我们。
其他陈文哲还不能确定,他能确定的就是一处比较出名的要塞。
那就是东宁要塞,这一段工事,也属于一千多公里防线的一部分。
这是由关东军在深山修筑,共有30多处地面炮塔、地下设施连接而成。
要塞墙壁水泥厚达3米,能抵御30cm以上炮弹,和10吨重型炸弹的炮轰。
地下要塞距离地面达10~50米,相当隐蔽,难以深入作战。
并且要塞群之间各自相同相连,防御力之强堪称世界罕见。
并且地形上日军拥有极大优势,易守难攻,苏军此战伤亡重大。
面对伤亡惨重的军队,苏联红军的怒火被激起。
他们集中两个师和1669门大炮的火力,一齐向要塞倾泻。
勐烈的炮火,轰击整整持续了10个小时。
山林燃起熊熊大火,东宁要塞的地面阵地终于被摧毁。
日军只能转移到要塞的地下设施中,从暗堡、射击孔向苏军进行攻击。
苏军向地下要塞的出入口、通风孔等通道倒入大量汽油和炸药,消灭日军1000多人。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然而之前大规模炮火的攻击,已经使得日军的通讯设施被炸毁,通讯几乎中断。
因此日军从仅存的一台收音机里,只听见天皇下令全体日军将士,决一死战,宁为“玉碎”。
而后这台收音机也被炮火炸毁,他们并不知道当天中午,霓虹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也不知道他们是要塞群中最后的军队。
“东方马奇诺”,因此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战场。
这里需要特别注意,最后的防御工事,肯定堆积这最多的物资,里面就有大批来不及运走的财富。
而这一切,最终被苏联红军埋在了里面。
1945年8月17日,苏军想方设法,将无条件投降诏书文件,送到日军手中。
可送信的官员还未到达要塞,就被日军敢死队员开枪射杀。
要塞783大队的指挥官齐木和军官们,一致认为这是敌人的阴谋。
苏军决定采取围攻加炮火攻击的形式,迫使日军投降。
要塞的防御性之强,还是让苏军无法通过密集的火力网,进入要塞内部,歼灭日军。
战况一时有些胶着,苏军甚至被日军敢死队摧毁了一个火炮阵地。
1945年8月26日清晨,关东军第三司令部已被苏军占领。
原后勤参谋河野贞夫中左被俘,后被苏军带到东宁要塞群中的胜洪山要塞,对负隅顽抗的日军进行劝降。
这时苏军已经有些失去了耐心,假如河野的劝降没有效果,他们就要不计一切代价,使用武力突破要塞。
收到投降书的齐木绝望了,他终于同意投降。
只不过,他们肯定不会老老实实的投降。
当时一些秘密资料被焚毁,一些中药物资被藏起来,通道被炸毁。
困守要塞的日军,最丧心病狂的是秘密将仅存的30多名我国劳工处死。
之后又怕妇女儿童受辱,残忍地采取了“家属自绝”的手段。
亲历了战役的老兵莫尔代科夫讲述道:“那天中午,日军783大队残余的900名官兵,打着白旗从要塞中走出,举起双手投降,后面跟着伤病,最后面抬着将近上百具尸体……”
至此,“东方马奇诺”防线全面破防,成了霓虹狼子野心全面破产的最后见证。
为什么一条号称“不可逾越的防线”的战略作用如此有限?
从8月9日苏联对日宣战,到8月30日仅21天时间。
比原版“马奇诺防线”防线更长、规模更大、设施装备更为齐全的“东方马奇诺”就全面破防。
可以用一个比喻来说明,这种壁垒式防御为什么最终会失效,即世界上再坚固的盾,也有其被攻破的方法。
二战时期,不论是亚洲还是欧洲的防线,着名的如大西洋堡垒、斯大林防线。
甚至是原版“马奇诺防线”,也没能有效阻挡敌军的脚步。
甚至反而由于过于信赖防线的作用,在战略上放松了警惕,反而加速了战争的失败。
防线上核心要塞之间缺乏相应的机动性,在损失之后未能得到及时补充,也是防线被突破的原因所在。
当然,日军将大部分兵力挥师南进,使得要塞群兵力不足,这也是防线最终被突破的原因之一。
因为有了完美的保护,鬼子们就可以利用东三省的丰富资源,为他们源源不断提供制造大量军备物资的原料。
东北发达的铁路网,令他们可以及时将这些物资,运送往他们的作战前线。
无论如何,他们需要保住在东三省的控制权。
而另一方面,关东军需要以此为支点,建立北进的大后方根据地,形成完美的工业、农业闭环。
而有了工农业的支持,也许他们就不用急着发动东南亚攻势,也许就不会急着偷袭珍珠港。
要是没有面临直接打击,也许丑国还能等一等,等到更有利的时机,才会参战。
当然,这些都是也许,因为那条一千多公里的防线,并没有起到多少作用。
要塞群互相支援形成犄角之势,排布紧密,火力网密集,具有极佳的对地作战的优势。
但是,这一切好像收到了诅咒,只是短短的二十多天,就被攻破。
原版马奇诺防线390公里的防御距离,这条所谓的”东方马奇诺“防线的防御距离,达到了一千多公里。
而第三期工程,却是直到1945年,二战结束时仍未完成。
规模如此宏大的工事,需要的劳工数量达到惊人的数百万,而这些劳工,大多是俘获来的我国百姓。
为了保密,这些受到奴役的百姓,通常来源于华北地区,少数来自朝鲜、俄国的战俘。
油罐车一批批的将他们,运送进这片不为人知的深山,却不见将他们送出的车辆。
三百二十万人的诅咒,应该让鬼子什么也干不成。
所以,就算这些要塞群,防御力极强,他们最后还是失败了。
而在这些失败当中,陈文哲也看到了一些掩埋在地下的财富。
这些财富是搜刮的我国的民脂民膏,自然属于我们。
其他陈文哲还不能确定,他能确定的就是一处比较出名的要塞。
那就是东宁要塞,这一段工事,也属于一千多公里防线的一部分。
这是由关东军在深山修筑,共有30多处地面炮塔、地下设施连接而成。
要塞墙壁水泥厚达3米,能抵御30cm以上炮弹,和10吨重型炸弹的炮轰。
地下要塞距离地面达10~50米,相当隐蔽,难以深入作战。
并且要塞群之间各自相同相连,防御力之强堪称世界罕见。
并且地形上日军拥有极大优势,易守难攻,苏军此战伤亡重大。
面对伤亡惨重的军队,苏联红军的怒火被激起。
他们集中两个师和1669门大炮的火力,一齐向要塞倾泻。
勐烈的炮火,轰击整整持续了10个小时。
山林燃起熊熊大火,东宁要塞的地面阵地终于被摧毁。
日军只能转移到要塞的地下设施中,从暗堡、射击孔向苏军进行攻击。
苏军向地下要塞的出入口、通风孔等通道倒入大量汽油和炸药,消灭日军1000多人。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然而之前大规模炮火的攻击,已经使得日军的通讯设施被炸毁,通讯几乎中断。
因此日军从仅存的一台收音机里,只听见天皇下令全体日军将士,决一死战,宁为“玉碎”。
而后这台收音机也被炮火炸毁,他们并不知道当天中午,霓虹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也不知道他们是要塞群中最后的军队。
“东方马奇诺”,因此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战场。
这里需要特别注意,最后的防御工事,肯定堆积这最多的物资,里面就有大批来不及运走的财富。
而这一切,最终被苏联红军埋在了里面。
1945年8月17日,苏军想方设法,将无条件投降诏书文件,送到日军手中。
可送信的官员还未到达要塞,就被日军敢死队员开枪射杀。
要塞783大队的指挥官齐木和军官们,一致认为这是敌人的阴谋。
苏军决定采取围攻加炮火攻击的形式,迫使日军投降。
要塞的防御性之强,还是让苏军无法通过密集的火力网,进入要塞内部,歼灭日军。
战况一时有些胶着,苏军甚至被日军敢死队摧毁了一个火炮阵地。
1945年8月26日清晨,关东军第三司令部已被苏军占领。
原后勤参谋河野贞夫中左被俘,后被苏军带到东宁要塞群中的胜洪山要塞,对负隅顽抗的日军进行劝降。
这时苏军已经有些失去了耐心,假如河野的劝降没有效果,他们就要不计一切代价,使用武力突破要塞。
收到投降书的齐木绝望了,他终于同意投降。
只不过,他们肯定不会老老实实的投降。
当时一些秘密资料被焚毁,一些中药物资被藏起来,通道被炸毁。
困守要塞的日军,最丧心病狂的是秘密将仅存的30多名我国劳工处死。
之后又怕妇女儿童受辱,残忍地采取了“家属自绝”的手段。
亲历了战役的老兵莫尔代科夫讲述道:“那天中午,日军783大队残余的900名官兵,打着白旗从要塞中走出,举起双手投降,后面跟着伤病,最后面抬着将近上百具尸体……”
至此,“东方马奇诺”防线全面破防,成了霓虹狼子野心全面破产的最后见证。
为什么一条号称“不可逾越的防线”的战略作用如此有限?
从8月9日苏联对日宣战,到8月30日仅21天时间。
比原版“马奇诺防线”防线更长、规模更大、设施装备更为齐全的“东方马奇诺”就全面破防。
可以用一个比喻来说明,这种壁垒式防御为什么最终会失效,即世界上再坚固的盾,也有其被攻破的方法。
二战时期,不论是亚洲还是欧洲的防线,着名的如大西洋堡垒、斯大林防线。
甚至是原版“马奇诺防线”,也没能有效阻挡敌军的脚步。
甚至反而由于过于信赖防线的作用,在战略上放松了警惕,反而加速了战争的失败。
防线上核心要塞之间缺乏相应的机动性,在损失之后未能得到及时补充,也是防线被突破的原因所在。
当然,日军将大部分兵力挥师南进,使得要塞群兵力不足,这也是防线最终被突破的原因之一。
一秒记住“书十三免费无弹窗阅读小说网”:www.shu1314.com 手机端:m.shu1314.com
本文网址:https://www.shu1314.com/xs/4/4437/222134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hu131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