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太子论童谣
推荐阅读:假面少女和她们的战争、此心无垠、逍遥大陆之少年英雄、重生之奥法之神、逍遥神传、黑客无间道、我的特工女友、问鼎河山、重生之血染的风采、绝色宠妃、
羊吃野草究竟是何意?
总不会是让杨愔真的像一只小羊羔一样,去丛林之中啃食野草罢。
想来定有深意。
若对童谣这种东西一无所知的话,想来不管是谁,对此都很难有所清醒的认知。
不过杨愔毕竟也是儒学大家出身,他的儒学功底,还是能猜的出来的。
童谣有的时候,和谜语不尽相同。
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套路和想要猜透的方法。
童谣这种东西,尤其是这几百年以来的童谣,纯乎天籁,而细绎其义,徐味其言,自有至理存焉,不能假也。
其实,是不是天心、天籁,高殷一点都看不出来。
他没有这种功力。
但是高殷知道,这童谣定然是有心之人假借天心与童口,以置身事外的方式做着悄悄的谋划,借以表达某种政治意图,或附着某种神秘色彩。
不说如今高殷和杨愔面前的这个童谣,若往前论,可以看汉末之时的那首童谣。
那才叫做经典。
汉末有童谣云:“千里草,禾青青;十日上,不得生。”
这是前汉孝献皇帝那个时候的童谣。
表面意义为:千里的草呀,真繁茂。可是禾苗一开始生长,不消十日,就没有杂草的生长余地了!用来表明对丰收的渴望。
但若是要论其深意,那就和董卓有关了。
仔细看,千里草,不就是董卓的董姓吗?
再一想董卓入京之后的作为,这童谣的深意,就很容易理解了。
……
话再说回来,如今东宫之中的这首童谣。
既然它能够呈到高殷面前来,那就说明背后谋划之人,是完完全全把高殷给算计进去了的。
不管怎么说,就算是说这道童谣并非针对高殷这个皇太子也好,针对他也罢,反正高殷知道,自己肯定是这封童谣其中的一环。
背后之人,既然是想要算计杨愔,那将这个童谣呈到自己面前来,又是何意呢?
高殷在心中猜测,不多时,其实已经隐隐约约有了一些自己的猜想和看法。
毕竟他和如今太极殿上的那个稚龄心智的天子高洋不同,高殷的心智,还算正常。
甚至是在正常水准之上。
若是高殷日后当国,想来也能是个聪慧之君。
若是顺利的话,后世青史之上,定然也能混个明君、慧君的称呼。
反正不是昏庸之主。
至于暴君的潜质,高殷虽然姓高,若是按照前代高洋、高澄等人,甚至再往前数的高欢来看的话,高殷倒是也能得到个暴君的称呼……
不过吧,只是现在看不出来。
既然看不出来,就先不妄议人家了。
……
杨愔朝高殷拱了拱手,而后组织了一番语言,他并没有直接说出来此道写着童谣的奏疏,到底是何意,他是先让高殷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太子殿下觉得呢?”
“说不定,您心中所想,正是臣将言之语。”杨愔鼓励高殷道。
“殿下不妨将自己的想法告诉臣如何?”
杨愔是高殷的辅政大臣,是和他最为亲密的君臣。
虽然二人相差很大的年岁,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杨愔其实有的时候,说句不太恭敬的话,他甚至将高殷看作自己的孙儿小辈。
杨愔最初,是随着高欢和高澄起家的。
他的过往经历,甚至比如今的天子高洋还要多些。
杨愔可以算作是高齐的开国功臣了。
如果没有当年杨愔等人在朝中支持的和辅弼,再到后来的治政一方,想来也没有如今高殷的稳坐太子之位,当然说不定如今的天子,都不是高洋呢。
更别提高洋的皇太子高殷。
高殷自然知道杨愔对于高齐朝堂的赫赫功劳。
杨愔是文臣,那种上马牧民,下马治国的文臣。
他如今是尚书令,虽说下了马,但是腹中的策略智谋,一点都不必边郡的大将军、大司马们差。
所以区区童谣,也难不倒杨愔。
不过,或者说也正因如此,让高殷意外的是,智谋足以治天下的杨愔,竟然问他对此的看法。
以前杨愔倒是不经常询问高殷的看法。
在杨愔看来,皇太子是君,他们是臣。
臣问政于君,这是以下犯上,更是大不敬。
君王应该高坐于庙堂之上,海纳百川,向下听取诸臣的看法和意见。
而不是过多的去发表自己的看法。
君王称孤道寡,不必事事都向自己的臣吏们说出自己的想法。
天子的想法,自然应该藏于腹中,最起码不应该主动说出来。
因而高殷对杨愔发问,感到有一丝丝奇怪。
平时,不管是朝会还是重臣议事之时,高殷虽然不是天子,但皇太子仍然是他们的君,之前的杨愔可不会随随便便就打探高殷的意思。
可如今这是……
高殷抬头,见杨愔似笑非笑的表情,便隐隐约约明白过来,杨愔是想要借此机会考察他。
这是真的。
如今东宫此殿之上,仅有高殷和杨愔二人。
童谣这个话题,杨愔方才也明确说和高殷无关。
只是针对杨愔的。
殿中无人,那就说明无需担心皇太子说错了话,会威严有失。
此童谣无关乎高殷,那就说明这个话题并不沉重,就算是知道了皇太子的意思,也并无不可。
既然如此,杨愔问他看法,就只是想要考教他一番了。
自几年前监国揽政之后,不管是自己的阿耶和阿娘,亦或者是他的那些经史博士们,就都没有再考教过他学识了。
虽说如今杨愔提出的问题,严格意义上来说也并非是再考教他学问,尤其是经史那些东西。
可也确实是考教他不假。
这种感觉,在高殷看来,确实有些奇怪。
并不是厌恶或者是气愤,而是一种奇奇怪怪的感觉。
说欣喜兴奋倒也没有,只是有些感慨。
杨愔不愧是阿耶为他任命的辅政大臣,他的尚书令,他的一国宰相。
并非全然是迂腐顽固之人,也并非偷奸耍滑之辈,而是认认真真地在教他做事,教他治国。
甚至还在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小的方面,就能看出来杨相公的细腻心思。
高殷感觉自己的胸膛肺腑,都被杨愔滋润了一番。
清了清嗓子,高殷大胆地望向了杨愔,开口说出了自己对于这个童谣的一些看法。
总不会是让杨愔真的像一只小羊羔一样,去丛林之中啃食野草罢。
想来定有深意。
若对童谣这种东西一无所知的话,想来不管是谁,对此都很难有所清醒的认知。
不过杨愔毕竟也是儒学大家出身,他的儒学功底,还是能猜的出来的。
童谣有的时候,和谜语不尽相同。
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套路和想要猜透的方法。
童谣这种东西,尤其是这几百年以来的童谣,纯乎天籁,而细绎其义,徐味其言,自有至理存焉,不能假也。
其实,是不是天心、天籁,高殷一点都看不出来。
他没有这种功力。
但是高殷知道,这童谣定然是有心之人假借天心与童口,以置身事外的方式做着悄悄的谋划,借以表达某种政治意图,或附着某种神秘色彩。
不说如今高殷和杨愔面前的这个童谣,若往前论,可以看汉末之时的那首童谣。
那才叫做经典。
汉末有童谣云:“千里草,禾青青;十日上,不得生。”
这是前汉孝献皇帝那个时候的童谣。
表面意义为:千里的草呀,真繁茂。可是禾苗一开始生长,不消十日,就没有杂草的生长余地了!用来表明对丰收的渴望。
但若是要论其深意,那就和董卓有关了。
仔细看,千里草,不就是董卓的董姓吗?
再一想董卓入京之后的作为,这童谣的深意,就很容易理解了。
……
话再说回来,如今东宫之中的这首童谣。
既然它能够呈到高殷面前来,那就说明背后谋划之人,是完完全全把高殷给算计进去了的。
不管怎么说,就算是说这道童谣并非针对高殷这个皇太子也好,针对他也罢,反正高殷知道,自己肯定是这封童谣其中的一环。
背后之人,既然是想要算计杨愔,那将这个童谣呈到自己面前来,又是何意呢?
高殷在心中猜测,不多时,其实已经隐隐约约有了一些自己的猜想和看法。
毕竟他和如今太极殿上的那个稚龄心智的天子高洋不同,高殷的心智,还算正常。
甚至是在正常水准之上。
若是高殷日后当国,想来也能是个聪慧之君。
若是顺利的话,后世青史之上,定然也能混个明君、慧君的称呼。
反正不是昏庸之主。
至于暴君的潜质,高殷虽然姓高,若是按照前代高洋、高澄等人,甚至再往前数的高欢来看的话,高殷倒是也能得到个暴君的称呼……
不过吧,只是现在看不出来。
既然看不出来,就先不妄议人家了。
……
杨愔朝高殷拱了拱手,而后组织了一番语言,他并没有直接说出来此道写着童谣的奏疏,到底是何意,他是先让高殷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太子殿下觉得呢?”
“说不定,您心中所想,正是臣将言之语。”杨愔鼓励高殷道。
“殿下不妨将自己的想法告诉臣如何?”
杨愔是高殷的辅政大臣,是和他最为亲密的君臣。
虽然二人相差很大的年岁,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杨愔其实有的时候,说句不太恭敬的话,他甚至将高殷看作自己的孙儿小辈。
杨愔最初,是随着高欢和高澄起家的。
他的过往经历,甚至比如今的天子高洋还要多些。
杨愔可以算作是高齐的开国功臣了。
如果没有当年杨愔等人在朝中支持的和辅弼,再到后来的治政一方,想来也没有如今高殷的稳坐太子之位,当然说不定如今的天子,都不是高洋呢。
更别提高洋的皇太子高殷。
高殷自然知道杨愔对于高齐朝堂的赫赫功劳。
杨愔是文臣,那种上马牧民,下马治国的文臣。
他如今是尚书令,虽说下了马,但是腹中的策略智谋,一点都不必边郡的大将军、大司马们差。
所以区区童谣,也难不倒杨愔。
不过,或者说也正因如此,让高殷意外的是,智谋足以治天下的杨愔,竟然问他对此的看法。
以前杨愔倒是不经常询问高殷的看法。
在杨愔看来,皇太子是君,他们是臣。
臣问政于君,这是以下犯上,更是大不敬。
君王应该高坐于庙堂之上,海纳百川,向下听取诸臣的看法和意见。
而不是过多的去发表自己的看法。
君王称孤道寡,不必事事都向自己的臣吏们说出自己的想法。
天子的想法,自然应该藏于腹中,最起码不应该主动说出来。
因而高殷对杨愔发问,感到有一丝丝奇怪。
平时,不管是朝会还是重臣议事之时,高殷虽然不是天子,但皇太子仍然是他们的君,之前的杨愔可不会随随便便就打探高殷的意思。
可如今这是……
高殷抬头,见杨愔似笑非笑的表情,便隐隐约约明白过来,杨愔是想要借此机会考察他。
这是真的。
如今东宫此殿之上,仅有高殷和杨愔二人。
童谣这个话题,杨愔方才也明确说和高殷无关。
只是针对杨愔的。
殿中无人,那就说明无需担心皇太子说错了话,会威严有失。
此童谣无关乎高殷,那就说明这个话题并不沉重,就算是知道了皇太子的意思,也并无不可。
既然如此,杨愔问他看法,就只是想要考教他一番了。
自几年前监国揽政之后,不管是自己的阿耶和阿娘,亦或者是他的那些经史博士们,就都没有再考教过他学识了。
虽说如今杨愔提出的问题,严格意义上来说也并非是再考教他学问,尤其是经史那些东西。
可也确实是考教他不假。
这种感觉,在高殷看来,确实有些奇怪。
并不是厌恶或者是气愤,而是一种奇奇怪怪的感觉。
说欣喜兴奋倒也没有,只是有些感慨。
杨愔不愧是阿耶为他任命的辅政大臣,他的尚书令,他的一国宰相。
并非全然是迂腐顽固之人,也并非偷奸耍滑之辈,而是认认真真地在教他做事,教他治国。
甚至还在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小的方面,就能看出来杨相公的细腻心思。
高殷感觉自己的胸膛肺腑,都被杨愔滋润了一番。
清了清嗓子,高殷大胆地望向了杨愔,开口说出了自己对于这个童谣的一些看法。
一秒记住“书十三免费无弹窗阅读小说网”:www.shu1314.com 手机端:m.shu1314.com
本文网址:https://www.shu1314.com/xs/4/4408/161550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hu131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