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三大机床厂
推荐阅读:从时间停止开始纵横诸天、回到初唐当神仙、重生之我真没想当男神、那就做个海军吧、云其深、在漫威的霍格沃茨修仙、超勇的我随身带着英雄世界王直、剑主八荒、吞神至尊渡劫的小白、谢长生、
为了能尽快的审阅这份费马大定理证明过程的合理性,准确性。
杨校长把姜余的手上的原始文稿接过来,让数学系的几个教授先去复印多份后,再仔细检查一下。
如果确实可行的话,那就尽快投稿《数学进展》等专业期刊杂志。
这是京都理工自创办以来,第一次向数学界的著名难题发起挑战。
若是成功,京都理工大学将在国内数学领域与京大、复大、山东大学形成四强之势,甚至有极大可能超越。
姜余给出的这份解答题,充分运用了20世纪之前的数学模型和公式。
基本上所有数学家都能够看懂,也有一部分的资深数学教授也能看明白。
如果按照存储系统给出的解题答案,其实也就十张a4纸就可以搞定。
有一部分数学模型和公式根本就不是现在这些人能够理解的。
所以他才多花了几个小时时间分析、重新整理这些答案。
吃完午饭后,姜余就在学校提供的对外招待所休息了一天。
现在还没有正式开学,宿舍也很乱。
再说,他还打算在外面租个房子,或者干脆买个房,这样才舒坦些。
第二天吃完早饭后,他找了个借口就开车出去了。
这一次他准备去机械工业部,看看附近有没有好一点的机床厂给他收购。
他在北美下的订单,货物早就发出来了,至今还停在天津港。
到现在已经被催了两次了,得赶紧把这个事摆平。
机床行业是一个需要大量投入,并需要多年积累的领域。
姜余如果从零起步创业,需要太多的精力管理,而且不确定的因素非常多,明显是不合算的。
他从机械工业部的企业名录中,找到了九家机床相关类的企业,其中京都就有三家。
他们分别是京都第一机床厂,第二机床厂,第三机床厂。
嗯,名字很顺溜!
很明显的,这三家厂肯定是国营企业,甚至是央企。
他先去市政府企业办,准备找相关领导了解一下情况再说。
此时的他,打扮起来更像一个归国华侨,很有一番成功人士的味道。
一个小时之后,他就打听清楚了这三个厂的基本信息。
三个厂都是国营厂,厂子的规模可以参照厂名判断,算是名副其实了。
三个厂从91年开始就基本没有太多业务,都是入不敷出,到现在已经亏损了三年。
这三个厂都是五六十年代成立的,外债基本没有,主要是拖欠工资比较多。
由于历史性特殊原因,我国机床行业相比欧美、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已经落后了很多。
当时基本上还处于普通机床为主的状态,数控机床、多功能、多轴机床方面更是落后多年。
同样,重型机床作为行业标志性的产品,也落后了10年以上。
五轴联动以上的数控机床更是空白。
而现在的国内因为机床落后,很多高精尖的工业没法发展。
比如航天、航空、高铁、车用发动机等诸多工业领域。
而落后的机床刚需市场又不大,这样就导致所有的机床企业产能过剩。
这样的后果就很严重了。
大家的产品都差不多,就看谁家的产品更便宜。
利润就降低了,附加值严重缩水。
有时候生产一台机床,只赚个几百元,甚至保本销售。
他首先来到第三机床厂,结果连门都没能进去。
据附近的人说,工厂已经快一年都没开工了。
工人们大都摆摊去了,或是走街串巷打零工,只为养家糊口而拼搏。
姜余听完后,也只能无奈摇摇头,又向下一个目的地出发。
第一机床厂的门倒是开着的,但里面的工人却寥寥可数。
要知道这可是有着6000多人的大厂啊!
现在整的跟鬼屋一样的,让人闷的心慌。
姜余在没有任何阻拦的情况下,直接把车开了进去。
好空旷啊!
偌大的厂区,除了保安室一个老头子之外,很难再看到其他人。
估计都在厂里面干活吧。
“哟呵!”
他居然还看到了几个老人在树底下斗象棋。
从他们几人的面部表情能够看出来,战况很是激烈。
姜余在路边上停下车,走了过去欣赏下两方的对战。
他走近一瞧,顿时就有些失望了。
双方棋手都是臭篓子,两个臭皮匠呼天喊地杀了半天,愣是没有将军对方。
两方采用的都是两败俱伤的换子战术。
亏得还有一个老家伙老神在在的坐在一边,指点江山。
给他一把破扇子,还真有点像诸葛亮再世。
姜余兴趣缺缺,正准备转身走人。
“诸葛亮”抬头看了他一眼,笑着说道。
“嘿,这位小哥,要不要来一局?”
姜余赶紧双手抱拳,谦虚的说道。
“前辈乃高人是也,在下甘拜下风。”
得赶紧走,这帮老家伙太无耻了。
“诶诶诶,别走啊!”
“今天厂里又没人,你来拉货,还是下订单跟我谈就行。”
“诸葛亮”站起来赶紧把他拦住。
姜余不想耽搁时间太多,直接表明来意。
“我今天就是过来瞧一瞧,就是看看你们厂有没有合作的价值?”
“但你们自己看看,这肯定让我白跑一趟了。”
1990年,京都第一机床厂已发展成为一个总厂、两个分厂。
也真是因为这一次发展,让他们失去了最后的一次腾飞的机会。
他们把盈利的钱,全部都用来扩张,却没有用到提高技术水平这一点。
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工人越来越多,市场越来越小。
越来越多的工人没事做,却照样领着工资。
这个场的面积可不小,地处位置也非常不错。
就算是不考虑发展工业发展经济,坐吃等死几年,坚持熬下去。
就凭这个地皮,也能赚个盆满钵满。
总厂厂址在京都建国门外大街4号,全总厂占地面积674910平方米,相当于1015亩地,有6000多的职工。
重型铸造分厂厂址在京都建国门外郎家园98号;探矿分厂厂址在京都市通县半壁店大街9号;两个分厂的建筑面积443587平方米,相当于672亩地,职工有3000多人。
三个场所有的职工总数加起来就是9501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950人(高级工程师125人、工程师294人)。
拥有设备2288台,其中精大稀设备263台、部管设备8台,固定资产(原值)1.6亿元。
历年铣床品种389个,当年品种50个,工业总产值8861万元。
杨校长把姜余的手上的原始文稿接过来,让数学系的几个教授先去复印多份后,再仔细检查一下。
如果确实可行的话,那就尽快投稿《数学进展》等专业期刊杂志。
这是京都理工自创办以来,第一次向数学界的著名难题发起挑战。
若是成功,京都理工大学将在国内数学领域与京大、复大、山东大学形成四强之势,甚至有极大可能超越。
姜余给出的这份解答题,充分运用了20世纪之前的数学模型和公式。
基本上所有数学家都能够看懂,也有一部分的资深数学教授也能看明白。
如果按照存储系统给出的解题答案,其实也就十张a4纸就可以搞定。
有一部分数学模型和公式根本就不是现在这些人能够理解的。
所以他才多花了几个小时时间分析、重新整理这些答案。
吃完午饭后,姜余就在学校提供的对外招待所休息了一天。
现在还没有正式开学,宿舍也很乱。
再说,他还打算在外面租个房子,或者干脆买个房,这样才舒坦些。
第二天吃完早饭后,他找了个借口就开车出去了。
这一次他准备去机械工业部,看看附近有没有好一点的机床厂给他收购。
他在北美下的订单,货物早就发出来了,至今还停在天津港。
到现在已经被催了两次了,得赶紧把这个事摆平。
机床行业是一个需要大量投入,并需要多年积累的领域。
姜余如果从零起步创业,需要太多的精力管理,而且不确定的因素非常多,明显是不合算的。
他从机械工业部的企业名录中,找到了九家机床相关类的企业,其中京都就有三家。
他们分别是京都第一机床厂,第二机床厂,第三机床厂。
嗯,名字很顺溜!
很明显的,这三家厂肯定是国营企业,甚至是央企。
他先去市政府企业办,准备找相关领导了解一下情况再说。
此时的他,打扮起来更像一个归国华侨,很有一番成功人士的味道。
一个小时之后,他就打听清楚了这三个厂的基本信息。
三个厂都是国营厂,厂子的规模可以参照厂名判断,算是名副其实了。
三个厂从91年开始就基本没有太多业务,都是入不敷出,到现在已经亏损了三年。
这三个厂都是五六十年代成立的,外债基本没有,主要是拖欠工资比较多。
由于历史性特殊原因,我国机床行业相比欧美、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已经落后了很多。
当时基本上还处于普通机床为主的状态,数控机床、多功能、多轴机床方面更是落后多年。
同样,重型机床作为行业标志性的产品,也落后了10年以上。
五轴联动以上的数控机床更是空白。
而现在的国内因为机床落后,很多高精尖的工业没法发展。
比如航天、航空、高铁、车用发动机等诸多工业领域。
而落后的机床刚需市场又不大,这样就导致所有的机床企业产能过剩。
这样的后果就很严重了。
大家的产品都差不多,就看谁家的产品更便宜。
利润就降低了,附加值严重缩水。
有时候生产一台机床,只赚个几百元,甚至保本销售。
他首先来到第三机床厂,结果连门都没能进去。
据附近的人说,工厂已经快一年都没开工了。
工人们大都摆摊去了,或是走街串巷打零工,只为养家糊口而拼搏。
姜余听完后,也只能无奈摇摇头,又向下一个目的地出发。
第一机床厂的门倒是开着的,但里面的工人却寥寥可数。
要知道这可是有着6000多人的大厂啊!
现在整的跟鬼屋一样的,让人闷的心慌。
姜余在没有任何阻拦的情况下,直接把车开了进去。
好空旷啊!
偌大的厂区,除了保安室一个老头子之外,很难再看到其他人。
估计都在厂里面干活吧。
“哟呵!”
他居然还看到了几个老人在树底下斗象棋。
从他们几人的面部表情能够看出来,战况很是激烈。
姜余在路边上停下车,走了过去欣赏下两方的对战。
他走近一瞧,顿时就有些失望了。
双方棋手都是臭篓子,两个臭皮匠呼天喊地杀了半天,愣是没有将军对方。
两方采用的都是两败俱伤的换子战术。
亏得还有一个老家伙老神在在的坐在一边,指点江山。
给他一把破扇子,还真有点像诸葛亮再世。
姜余兴趣缺缺,正准备转身走人。
“诸葛亮”抬头看了他一眼,笑着说道。
“嘿,这位小哥,要不要来一局?”
姜余赶紧双手抱拳,谦虚的说道。
“前辈乃高人是也,在下甘拜下风。”
得赶紧走,这帮老家伙太无耻了。
“诶诶诶,别走啊!”
“今天厂里又没人,你来拉货,还是下订单跟我谈就行。”
“诸葛亮”站起来赶紧把他拦住。
姜余不想耽搁时间太多,直接表明来意。
“我今天就是过来瞧一瞧,就是看看你们厂有没有合作的价值?”
“但你们自己看看,这肯定让我白跑一趟了。”
1990年,京都第一机床厂已发展成为一个总厂、两个分厂。
也真是因为这一次发展,让他们失去了最后的一次腾飞的机会。
他们把盈利的钱,全部都用来扩张,却没有用到提高技术水平这一点。
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工人越来越多,市场越来越小。
越来越多的工人没事做,却照样领着工资。
这个场的面积可不小,地处位置也非常不错。
就算是不考虑发展工业发展经济,坐吃等死几年,坚持熬下去。
就凭这个地皮,也能赚个盆满钵满。
总厂厂址在京都建国门外大街4号,全总厂占地面积674910平方米,相当于1015亩地,有6000多的职工。
重型铸造分厂厂址在京都建国门外郎家园98号;探矿分厂厂址在京都市通县半壁店大街9号;两个分厂的建筑面积443587平方米,相当于672亩地,职工有3000多人。
三个场所有的职工总数加起来就是9501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950人(高级工程师125人、工程师294人)。
拥有设备2288台,其中精大稀设备263台、部管设备8台,固定资产(原值)1.6亿元。
历年铣床品种389个,当年品种50个,工业总产值8861万元。
一秒记住“书十三免费无弹窗阅读小说网”:www.shu1314.com 手机端:m.shu1314.com
本文网址:https://www.shu1314.com/xs/4/4133/146435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hu131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