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清末的窑洞(二)
推荐阅读:从时间停止开始纵横诸天、回到初唐当神仙、重生之我真没想当男神、那就做个海军吧、云其深、在漫威的霍格沃茨修仙、超勇的我随身带着英雄世界王直、剑主八荒、吞神至尊渡劫的小白、谢长生、
“老人家,你还放羊呀吗?还是这会往回走呀。”刘荣一只手搀住老人的胳膊说道。
“走回。”老人说道。
“好,我给你赶羊。”刘荣说着就要去拿老人手里的鞭杆。
老人躲了一下,说道:“你不会。”
刘荣明白老人的意思,于是笑嘻嘻的说道:“那我跟着你,你走慢些。”
就这样,一老一少,一步三晃的赶着一群羊,绕着山腰朝前走去。
老人的家其实住的并不远,俩人的速度本来就和蜗牛一样,但也只不过十几分钟的时候,刘荣就看见了不远处的一排窑洞院子。
“你先回去,屋里有人哩。”老人给刘荣指了指窑洞的位置,说道。
“不着急,我陪你把羊圈好。”刘荣说。
“不用,不用。”老人摆着手,执意让刘荣先过去。
“哦~”刘荣看老人不肯让自己陪着,便先走一步,朝窑洞的方向走去。
走到窑洞院子的土墙前,刘荣回头看了一眼老人,老人正把羊群往沟边上的一个看似废弃的窑洞里赶。
那些羊好像也是听话的样子,老人鞭杆一扬,羊群就自动的往进窑洞里走,好像根本不用费啥力气。
等到羊群都进了窑洞,老人颤巍巍的走到窑洞门口,把一扇靠在窑洞外面的木栅栏给堵到窑洞门口,看样子也不上锁什么的,就往这边走来。
刘荣一直等到老人走近了,才和老人一起走进院子里。
一进到院子,刘荣被眼前的窑洞给惊住了。
他从未见过这样的窑洞,这个院子里有6孔窑洞,看整个院子的形状像一个扩张的U字型,当地人称这种庄院为罗圈庄子。
这6孔窑洞让刘荣感到惊奇的是,有三层的,还有两层的。
正看着,从其中一孔窑洞里走出来一个个子很矮的老太太。
老太太一出来就说了句“回来了。”
看老人身旁还有个人,老太太显得有些生疏紧张,但还是立马换了一脸的笑容,两只胳膊低低的抱在肚子的位置,显得有些不知道所措的问老人道:“这是谁吗?”
老人很是温柔的对老太太说道:“来看咱窑洞的。”
老太太没在说啥,笑着掀开了门帘,说道:“走进。”
老人转身看向刘荣说:“走。”
“打扰你们了。”刘荣说着,带着笑意走进了窑洞。
进到窑洞里,刘荣吃了一惊,老人住的这孔窑洞恰恰是刘荣在外面看到的三层的窑洞。
原来这窑洞并不是三层的,而是因为太高,便在窑洞门上,连着开了两个大天窗。
从外面看,就像是三层楼房一样的感觉。
窑洞里亮着电灯,两位老人热情的请刘荣上炕。
“不了,我转着看看,你们歇一会。”刘荣按捺不住心里的惊奇。
他觉得,这窑洞里,简直就是农耕文明的博物馆。
虽然窑洞里的电灯亮着,但因为窑洞又深又大又高的缘故,里面的光线仍旧是不咋样,今天的天气也有些阴沉,俩个天窗的作用好像也发挥的不好。
“这窑洞是啥时候修建的啊?”刘荣稀奇的问道。
老人进到窑里后,坐在炕沿上抽起了旱烟,见刘荣问,“呵呵~”笑了笑,看看刘荣却并不多话。
老太太一直带着微笑,跟在刘荣身边,忙回答道:“这都早的不知道了,我俩都八十几了,我爷那时候修下的。”
刘荣一听,心里沉吟了一下,说道:“哎吆,那都到清朝了,晚清时候修的窑?”
刘荣说话间,看向老太太。
老太太:“你说的我都不知道,反正早的很了。”
刘荣细细的在窑里转悠起来,看到不了解的东西,随口就问,老太太在一旁笑着给刘荣逐一解释着。
和现在的窑洞一样,这孔窑洞一进门,也是右侧一盘土炕,只不过这盘土炕特别的大,刘荣目测可以睡十几二十个人的样子。
土炕往前是用黄泥土砌的锅台,看的出,老人仍旧用它来做饭,锅台上用一层黄色的胶泥土抹平砌面,由于年代久远,显得很是光亮。
锅台旁边有一个风箱,是木头制作的,类似于后来的鼓风机。木制的手把位置也是被摸的油光锃亮。
再往里有一盘石磨,这石磨原来是人赶着牲口拉动的,可想而知,这窑洞有多大。
石磨的里面放着几个装粮食的条囤,都是竹编的,也很大。
再往里的窑壁上有一个煤油灯,这种煤油灯,刘荣小时候在农村见过,后来再也没有见过。
再往里走,刘荣看见地上有一个独轮车,这可稀奇了,这独轮车的轮子也是木头做的,老太太跟着解释说,这个独轮车以前是用来推粪用的。
独轮车的旁边,又放着一个小点的条囤,刘荣以为还是装粮食的,老太太说不是,这个是装豆子之类的。
这个条囤的口子不像前面放的条囤那么大,老太太说,这叫“气死猫”,因为口子小,老鼠如果钻进去的话,猫就很难抓到,听的刘荣是一阵“呵呵~”的乐。
小条屯旁边还放了一个用木头扭到一块的类似于绳结的东西,刘荣看不明白这到底是干啥的,老太太说是绳环,说要是捆扎粮食的时候,绳子太粗无法打结的话,这个时候就要用这个绳环打结。
“还是老祖宗聪明啊。”刘荣不禁的感叹道。
“聪明撒,过去人木(笨)的很。”老太太笑着说道。
刘荣并不计较老太太这样说,因为吃苦受累,干了一辈子农活,老太太的生活都在这窑洞里。
再往里面去,刘荣又看到一个很有年代感的筛子,是用柳条编织的,老太太说她也说不清楚是啥时候的物件。
筛子的旁边还有一耳光打禄食的木头盒子,禄食是用来祭祀祖宗和神灵的一种食品,这个刘荣是知道的,但是打禄食的工具,对刘荣来说,还真是第一次见到。
果然,在打禄食盒子边上的窑壁上,刘荣看到了一个用来供奉神灵的小土台,土台子凹进去了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中间位置又凹进去了一个小正方形。
老太太解释说,最终的小正方形是放神像用的,外面的大正方形的台子是用放香炉、禄食之类的供奉品用的。
【作者题外话】:《811109+乡镇十年》的故事太有时代沧桑感,一个个极具历史性和可读性的事例,既真实又颠覆你的三观。本书没有噱头,不大开脑洞,却用寻常的故事让你看到乡土,读懂乡间。文中因方言缘故,音译字较多,个别错别字和语句问题因为是一手稿的原因请忽略。牛奶面包吃多了,品一品乡间的小杂粮才能更养人。推荐您收藏订阅《乡镇十年》,每日必读,天天向上!也欢迎与作者互动,评论必回!作者互动交流群422783091。另请各位大大注意!银票最好是在最新章节打赏哦,否则不算追更票,谢谢啦!有你们的支持,才是我鞠躬尽瘁,不断更新的源动力!谢谢你们!!!
“走回。”老人说道。
“好,我给你赶羊。”刘荣说着就要去拿老人手里的鞭杆。
老人躲了一下,说道:“你不会。”
刘荣明白老人的意思,于是笑嘻嘻的说道:“那我跟着你,你走慢些。”
就这样,一老一少,一步三晃的赶着一群羊,绕着山腰朝前走去。
老人的家其实住的并不远,俩人的速度本来就和蜗牛一样,但也只不过十几分钟的时候,刘荣就看见了不远处的一排窑洞院子。
“你先回去,屋里有人哩。”老人给刘荣指了指窑洞的位置,说道。
“不着急,我陪你把羊圈好。”刘荣说。
“不用,不用。”老人摆着手,执意让刘荣先过去。
“哦~”刘荣看老人不肯让自己陪着,便先走一步,朝窑洞的方向走去。
走到窑洞院子的土墙前,刘荣回头看了一眼老人,老人正把羊群往沟边上的一个看似废弃的窑洞里赶。
那些羊好像也是听话的样子,老人鞭杆一扬,羊群就自动的往进窑洞里走,好像根本不用费啥力气。
等到羊群都进了窑洞,老人颤巍巍的走到窑洞门口,把一扇靠在窑洞外面的木栅栏给堵到窑洞门口,看样子也不上锁什么的,就往这边走来。
刘荣一直等到老人走近了,才和老人一起走进院子里。
一进到院子,刘荣被眼前的窑洞给惊住了。
他从未见过这样的窑洞,这个院子里有6孔窑洞,看整个院子的形状像一个扩张的U字型,当地人称这种庄院为罗圈庄子。
这6孔窑洞让刘荣感到惊奇的是,有三层的,还有两层的。
正看着,从其中一孔窑洞里走出来一个个子很矮的老太太。
老太太一出来就说了句“回来了。”
看老人身旁还有个人,老太太显得有些生疏紧张,但还是立马换了一脸的笑容,两只胳膊低低的抱在肚子的位置,显得有些不知道所措的问老人道:“这是谁吗?”
老人很是温柔的对老太太说道:“来看咱窑洞的。”
老太太没在说啥,笑着掀开了门帘,说道:“走进。”
老人转身看向刘荣说:“走。”
“打扰你们了。”刘荣说着,带着笑意走进了窑洞。
进到窑洞里,刘荣吃了一惊,老人住的这孔窑洞恰恰是刘荣在外面看到的三层的窑洞。
原来这窑洞并不是三层的,而是因为太高,便在窑洞门上,连着开了两个大天窗。
从外面看,就像是三层楼房一样的感觉。
窑洞里亮着电灯,两位老人热情的请刘荣上炕。
“不了,我转着看看,你们歇一会。”刘荣按捺不住心里的惊奇。
他觉得,这窑洞里,简直就是农耕文明的博物馆。
虽然窑洞里的电灯亮着,但因为窑洞又深又大又高的缘故,里面的光线仍旧是不咋样,今天的天气也有些阴沉,俩个天窗的作用好像也发挥的不好。
“这窑洞是啥时候修建的啊?”刘荣稀奇的问道。
老人进到窑里后,坐在炕沿上抽起了旱烟,见刘荣问,“呵呵~”笑了笑,看看刘荣却并不多话。
老太太一直带着微笑,跟在刘荣身边,忙回答道:“这都早的不知道了,我俩都八十几了,我爷那时候修下的。”
刘荣一听,心里沉吟了一下,说道:“哎吆,那都到清朝了,晚清时候修的窑?”
刘荣说话间,看向老太太。
老太太:“你说的我都不知道,反正早的很了。”
刘荣细细的在窑里转悠起来,看到不了解的东西,随口就问,老太太在一旁笑着给刘荣逐一解释着。
和现在的窑洞一样,这孔窑洞一进门,也是右侧一盘土炕,只不过这盘土炕特别的大,刘荣目测可以睡十几二十个人的样子。
土炕往前是用黄泥土砌的锅台,看的出,老人仍旧用它来做饭,锅台上用一层黄色的胶泥土抹平砌面,由于年代久远,显得很是光亮。
锅台旁边有一个风箱,是木头制作的,类似于后来的鼓风机。木制的手把位置也是被摸的油光锃亮。
再往里有一盘石磨,这石磨原来是人赶着牲口拉动的,可想而知,这窑洞有多大。
石磨的里面放着几个装粮食的条囤,都是竹编的,也很大。
再往里的窑壁上有一个煤油灯,这种煤油灯,刘荣小时候在农村见过,后来再也没有见过。
再往里走,刘荣看见地上有一个独轮车,这可稀奇了,这独轮车的轮子也是木头做的,老太太跟着解释说,这个独轮车以前是用来推粪用的。
独轮车的旁边,又放着一个小点的条囤,刘荣以为还是装粮食的,老太太说不是,这个是装豆子之类的。
这个条囤的口子不像前面放的条囤那么大,老太太说,这叫“气死猫”,因为口子小,老鼠如果钻进去的话,猫就很难抓到,听的刘荣是一阵“呵呵~”的乐。
小条屯旁边还放了一个用木头扭到一块的类似于绳结的东西,刘荣看不明白这到底是干啥的,老太太说是绳环,说要是捆扎粮食的时候,绳子太粗无法打结的话,这个时候就要用这个绳环打结。
“还是老祖宗聪明啊。”刘荣不禁的感叹道。
“聪明撒,过去人木(笨)的很。”老太太笑着说道。
刘荣并不计较老太太这样说,因为吃苦受累,干了一辈子农活,老太太的生活都在这窑洞里。
再往里面去,刘荣又看到一个很有年代感的筛子,是用柳条编织的,老太太说她也说不清楚是啥时候的物件。
筛子的旁边还有一耳光打禄食的木头盒子,禄食是用来祭祀祖宗和神灵的一种食品,这个刘荣是知道的,但是打禄食的工具,对刘荣来说,还真是第一次见到。
果然,在打禄食盒子边上的窑壁上,刘荣看到了一个用来供奉神灵的小土台,土台子凹进去了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中间位置又凹进去了一个小正方形。
老太太解释说,最终的小正方形是放神像用的,外面的大正方形的台子是用放香炉、禄食之类的供奉品用的。
【作者题外话】:《811109+乡镇十年》的故事太有时代沧桑感,一个个极具历史性和可读性的事例,既真实又颠覆你的三观。本书没有噱头,不大开脑洞,却用寻常的故事让你看到乡土,读懂乡间。文中因方言缘故,音译字较多,个别错别字和语句问题因为是一手稿的原因请忽略。牛奶面包吃多了,品一品乡间的小杂粮才能更养人。推荐您收藏订阅《乡镇十年》,每日必读,天天向上!也欢迎与作者互动,评论必回!作者互动交流群422783091。另请各位大大注意!银票最好是在最新章节打赏哦,否则不算追更票,谢谢啦!有你们的支持,才是我鞠躬尽瘁,不断更新的源动力!谢谢你们!!!
一秒记住“书十三免费无弹窗阅读小说网”:www.shu1314.com 手机端:m.shu1314.com
本文网址:https://www.shu1314.com/xs/4/4055/143616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hu131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