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宇文请降
推荐阅读:罂粟之恋、美女的贴身民工、剽悍种田路、三国之江山美人、兽人军士、武破魔天、许我一生还你一世、不良家族、凤盗、秦歌一曲、
魏郡郡守府之中,各级官员俱在一起商议守城之策。
张达居中而坐,在他左侧的便是魏郡的二把手通守陈叔达;而其右侧的则是魏郡司马苏六手;其他官员按照自己的职位往下排排而坐。
张达看着人都到齐了,便清了清嗓音,将李道宗兵临城下的消息说了出来,而后这才询问众人的意见。
“诸位,有道是养军千日用兵一时。如今叛贼李渊自立为帝,建号大唐,更兴兵于魏郡城下,不知诸位可有何退敌之策?”
“大人,那贼军来势凶猛,更有数万之众,请大人速速写奏折,向洛阳求救啊。……”
“大人,贼军虽然兵马数量不少,却是疲惫之师,吾等当趁其立足不稳,出兵城外,将其一举击溃,则魏郡无忧亦。……”
“大人,贼兵势盛,不易强攻。吾等有城池之利,焉能舍长就短乎?听闻李渊先前在河间郡外便屡屡粮草不足。若是吾等仰仗城池,坚守数月,其兵不战自退!……”
……
张达话音落下之后,这些当官儿的就开始纷纷踊跃发言。只是各有说辞,有主战的,有主守的,还有希望能向朝廷求救的。
议论的声音此起彼伏,让张达隐隐有些头脑发胀。他无奈之下,将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左膀右臂通守陈叔达和司马苏六手。
“大人,末将以为当守。末将曾听闻李道宗手下殷开山和段志玄皆是能征惯战之辈,若是舍弃城池之利,与之一战实在不智。
另这魏郡距离洛阳并不太远,请大人修书将此地情形及时汇报于朝廷,请求发兵前来,如此必定无忧。”
司马苏六手见张达将目光投了过来,只得拱手回话。他可是对殷开山和段志玄有所耳闻,若是让他领兵出城一战,他还真有些胆怯。
“苏将军所言甚是,有城池之利不用,岂非智者所为?而且城中兵马无多,属下以为可以分成两波轮番守城,也好使军士能够适当休息。
洛阳派兵至此需要些许时日,吾等却不可在此期间出现什么差错。属下不才,愿与苏将军分担一二。”
陈叔达也开口了,他不但表明支持苏六手的建议,更是主动请缨,愿意领一支兵马和苏六手倒班,轮流守城。
“哈哈,好。魏郡有二位在,必无忧亦!”张达闻言大喜,便开始着手书写奏折,命人快马送往洛阳。
此番魏郡和河间郡不同,李道宗兵马只有两万,自然不可能将城池全部围住,而是选择的围三缺一。
李道宗、房玄龄引兵一万在城北安营;段志玄引兵五千在城西下寨;殷开山则引兵五千于城东驻扎;故而张达想要派人出南城传讯倒也不难。
而苏六手也将城中的军士都集合起来,按照陈叔达所言,分成了两波。自己和陈叔达各领一支人马,约定每隔两个时辰换防一次。
那苏六手身为司马,自然是值第一班岗。陈叔达随着他走访了一遍城中防务,便转身回到了自己的府邸。
“陈七!”回到府邸之后,陈叔达将自己的老仆喊了过来。这陈七算是他的绝对亲信,多年来一直跟着自己。
“老爷,您有何吩咐。”陈七听到老爷呼唤,便急忙小跑着来到了陈叔达的书房之中,却见陈叔达正在书桌上又写又画的。
“稍后吾负责守城之时,你悄悄拿上此物离开魏郡,去往城北方向的大营,将此物交给李道宗,不可有误。”
足足一刻钟之后,陈叔达才将笔放下,轻轻掸了掸而后小心的将纸张叠起,顺手交给陈七,并低声吩咐。
这是他更加方才跟随苏六手巡查防务之时,暗中记下的。算得上是机密之物,正是如今魏郡的防守布兵图。
在这布兵图后面,还有一封密信,是其写给李道宗的。在书信之中,他表达了自己想要献城的想法。
并且将城中防务安排也告知,约定明日深夜,等自己守城之时,便将城门打开,迎接李道宗入城。
“是,老爷放心,小人定安然将此信交到那李道宗手中。”陈七躬身领命,然后将书信接过来,小心的贴身藏好。
是夜,陈七潜出城外,来到了李道宗的军营。经过一番禀报,他来到了李道宗的帅帐之内,将密信交到其手中。
“李将军,这是我家老爷命小人送来的密信,请您过目。”
“哦?”李道宗将那密信展开,片刻之后将其交给了身旁的房玄龄。“房相觉得此事如何?”
房玄龄将书信接过来,查看了片刻,心中有了判断。对于陈叔达此人,他也有所耳闻,知道其乃是陈朝皇室之后。
“这魏郡之内,兵马无多已是实情,无论是否有诈,只要我军入城,魏郡便如同囊中之物。将军不妨回信一封,就按此计行事。”
“嗯,此言正合吾意。”李道宗原本也信了七八分,只是出于谨慎,才打算听听房玄龄的建议。
故而他给陈叔达写了回信,交给陈七,命其将书信带回。而后他便开始召集两侧的殷开山、段志玄二将。
经过一番商议,定下了破城计策。第二日,李道宗只是象征性的攻打了几次城池,眼见无功,便收兵回营。
直到夜半子时,北城门缓缓打开,走出来一匹骏马,马上端坐之人正是陈叔达。他利用手中的职权,将城门打开,举火把为号。
按照事先的计划,殷开山领五千大军率先冲入魏郡城,段志玄另领五千兵马直接接管了北城的防务。
可叹那张达和苏六手还在睡梦之中,就丢了魏郡城,被殷开山擒住,成为了阶下之囚。
第二日一早,李道宗在房玄龄和陈叔达的陪同下,乘马进入到了魏郡,他没有先去郡守府,而是直奔宇文府而来。
等到军士将宇文府的府门砸开,只见宇文士及带领着宇文智及和宇文承趾,手捧一颗女子的头颅,迎面走了出来。
“李将军。吾,宇文士及愿领宇文家之人归顺大唐,请恕先前之过,望乞接纳。”
张达居中而坐,在他左侧的便是魏郡的二把手通守陈叔达;而其右侧的则是魏郡司马苏六手;其他官员按照自己的职位往下排排而坐。
张达看着人都到齐了,便清了清嗓音,将李道宗兵临城下的消息说了出来,而后这才询问众人的意见。
“诸位,有道是养军千日用兵一时。如今叛贼李渊自立为帝,建号大唐,更兴兵于魏郡城下,不知诸位可有何退敌之策?”
“大人,那贼军来势凶猛,更有数万之众,请大人速速写奏折,向洛阳求救啊。……”
“大人,贼军虽然兵马数量不少,却是疲惫之师,吾等当趁其立足不稳,出兵城外,将其一举击溃,则魏郡无忧亦。……”
“大人,贼兵势盛,不易强攻。吾等有城池之利,焉能舍长就短乎?听闻李渊先前在河间郡外便屡屡粮草不足。若是吾等仰仗城池,坚守数月,其兵不战自退!……”
……
张达话音落下之后,这些当官儿的就开始纷纷踊跃发言。只是各有说辞,有主战的,有主守的,还有希望能向朝廷求救的。
议论的声音此起彼伏,让张达隐隐有些头脑发胀。他无奈之下,将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左膀右臂通守陈叔达和司马苏六手。
“大人,末将以为当守。末将曾听闻李道宗手下殷开山和段志玄皆是能征惯战之辈,若是舍弃城池之利,与之一战实在不智。
另这魏郡距离洛阳并不太远,请大人修书将此地情形及时汇报于朝廷,请求发兵前来,如此必定无忧。”
司马苏六手见张达将目光投了过来,只得拱手回话。他可是对殷开山和段志玄有所耳闻,若是让他领兵出城一战,他还真有些胆怯。
“苏将军所言甚是,有城池之利不用,岂非智者所为?而且城中兵马无多,属下以为可以分成两波轮番守城,也好使军士能够适当休息。
洛阳派兵至此需要些许时日,吾等却不可在此期间出现什么差错。属下不才,愿与苏将军分担一二。”
陈叔达也开口了,他不但表明支持苏六手的建议,更是主动请缨,愿意领一支兵马和苏六手倒班,轮流守城。
“哈哈,好。魏郡有二位在,必无忧亦!”张达闻言大喜,便开始着手书写奏折,命人快马送往洛阳。
此番魏郡和河间郡不同,李道宗兵马只有两万,自然不可能将城池全部围住,而是选择的围三缺一。
李道宗、房玄龄引兵一万在城北安营;段志玄引兵五千在城西下寨;殷开山则引兵五千于城东驻扎;故而张达想要派人出南城传讯倒也不难。
而苏六手也将城中的军士都集合起来,按照陈叔达所言,分成了两波。自己和陈叔达各领一支人马,约定每隔两个时辰换防一次。
那苏六手身为司马,自然是值第一班岗。陈叔达随着他走访了一遍城中防务,便转身回到了自己的府邸。
“陈七!”回到府邸之后,陈叔达将自己的老仆喊了过来。这陈七算是他的绝对亲信,多年来一直跟着自己。
“老爷,您有何吩咐。”陈七听到老爷呼唤,便急忙小跑着来到了陈叔达的书房之中,却见陈叔达正在书桌上又写又画的。
“稍后吾负责守城之时,你悄悄拿上此物离开魏郡,去往城北方向的大营,将此物交给李道宗,不可有误。”
足足一刻钟之后,陈叔达才将笔放下,轻轻掸了掸而后小心的将纸张叠起,顺手交给陈七,并低声吩咐。
这是他更加方才跟随苏六手巡查防务之时,暗中记下的。算得上是机密之物,正是如今魏郡的防守布兵图。
在这布兵图后面,还有一封密信,是其写给李道宗的。在书信之中,他表达了自己想要献城的想法。
并且将城中防务安排也告知,约定明日深夜,等自己守城之时,便将城门打开,迎接李道宗入城。
“是,老爷放心,小人定安然将此信交到那李道宗手中。”陈七躬身领命,然后将书信接过来,小心的贴身藏好。
是夜,陈七潜出城外,来到了李道宗的军营。经过一番禀报,他来到了李道宗的帅帐之内,将密信交到其手中。
“李将军,这是我家老爷命小人送来的密信,请您过目。”
“哦?”李道宗将那密信展开,片刻之后将其交给了身旁的房玄龄。“房相觉得此事如何?”
房玄龄将书信接过来,查看了片刻,心中有了判断。对于陈叔达此人,他也有所耳闻,知道其乃是陈朝皇室之后。
“这魏郡之内,兵马无多已是实情,无论是否有诈,只要我军入城,魏郡便如同囊中之物。将军不妨回信一封,就按此计行事。”
“嗯,此言正合吾意。”李道宗原本也信了七八分,只是出于谨慎,才打算听听房玄龄的建议。
故而他给陈叔达写了回信,交给陈七,命其将书信带回。而后他便开始召集两侧的殷开山、段志玄二将。
经过一番商议,定下了破城计策。第二日,李道宗只是象征性的攻打了几次城池,眼见无功,便收兵回营。
直到夜半子时,北城门缓缓打开,走出来一匹骏马,马上端坐之人正是陈叔达。他利用手中的职权,将城门打开,举火把为号。
按照事先的计划,殷开山领五千大军率先冲入魏郡城,段志玄另领五千兵马直接接管了北城的防务。
可叹那张达和苏六手还在睡梦之中,就丢了魏郡城,被殷开山擒住,成为了阶下之囚。
第二日一早,李道宗在房玄龄和陈叔达的陪同下,乘马进入到了魏郡,他没有先去郡守府,而是直奔宇文府而来。
等到军士将宇文府的府门砸开,只见宇文士及带领着宇文智及和宇文承趾,手捧一颗女子的头颅,迎面走了出来。
“李将军。吾,宇文士及愿领宇文家之人归顺大唐,请恕先前之过,望乞接纳。”
一秒记住“书十三免费无弹窗阅读小说网”:www.shu1314.com 手机端:m.shu1314.com
本文网址:https://www.shu1314.com/xs/3/3889/139091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hu131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