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往死里整
推荐阅读:我成了生存游戏中的Bug椛负负、苏白瑾时云、我成了生存游戏中的Bug、总有人想打扰我修仙紫玥仙尊雷泽仙君、在柯南世界活下去、种田山里汉:末世娇娇三岁半、神医农妇:萌宝乖乖让我抱、重生郡主她又美又凶、监狱开局这个选择太坑了罗夏、监狱开局这个选择太坑了道无穷、
在张静一看来。
若是不进行土地改革,彻底地打断土地的投机问题,那么就等于全天下数千万上亿人口,都窝在两京十三省里,大家拼命的卷。
有钱,攒着!
攒着干嘛?
买地!
那么这资金,就永远无法有效的流入其他的领域,结果因为大量的资金疯狂的进入土地,这也抬高了地价。
地价一高,所有兼并了土地的人就成了最大的受益者,毕竟地价涨了。
那么便有更多的人吃糠咽菜,也要继续买地不可。
人们的消费力,几乎是不存在的,毕竟花钱享受,哪里有买地香?
这天下两百多年,两百多年的兼并,绝大多数的土地,已经落入了这些大大小小的士绅和地主的手中。
而贫者想要耕种却也不过沦为雇农,从此世世代代为士绅们耕种,最终形成了人身依附的关系。
这显然也是明朝灭亡的最重要原因。
因为士绅们的土地越来越多,但是他们的资金和投资,并没有对这天下带来正面的作用!
这种疯狂的购地行为,既不会产生新的需求,同时也让一个个自耕农破产。
与此同时,随着土地兼并,他们的土地越来越多,依附于他们身上的人自然也就越来越多,某种程度,他们已经开始膨胀为一个个可以决定地方事务的豪强了。
朝廷委派的县令,要嘛与他们同流合污,若是不肯合作,面对一个县里土地最多的几个士绅,区区一个县令,不过是傀儡而已。
士绅之间,又进行了广泛联姻,同时垄断了知识,最终大量的士绅子弟进入朝堂,为他们保驾护航。
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分田地可以说是安置流民,是维持天下的稳定。
毕竟失地的人已经越来越多,已到了愈演愈烈的势头,大量没有土地的流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迟早要成为流寇,最终,形成一个个反抗朝廷的军事团体。
另一方面,就是斩断这种全民购地的投资模式,一旦彻底的斩断,根本不允许土地随意在私人之间流转,那么这些平日里老财们积攒下来的钱财,就势必会向其他的行业开始流动。
正因如此,所以张静一才认为,当土地失去了投资的价值之后,许多行业,都可能兴旺起来,这其实就是所谓的一鲸落万物生。
数千万上亿人口,是不可能永远指望着靠天来吃饭的,农业固然是根本,可是这有限的土地,已经无法承载日益增多的人力了。
想要破局,靠这种疯狂内卷的方式是不成的,只有百工兴旺,才能让那些无法在乡间立足的流民,有个养家糊口的机会!才能给许多百姓一个可以让自己翻身的希望。
天启皇帝对此,还是有些懵懂,不过这不打紧,他不用关注这些,张静一说的话,他是相信的。
既然相信,那么自然而然,也就让张静一去干便好了。
于是天启皇帝道:“那么卿家以为,这些事,交给谁去干为好?沈阳那边,招徕和安置流民,交给了毛文龙,那么谁来主持这分田产的大计呢?”
张静一便道:“臣听说,袁崇焕还活着,不过还在狱中。”
“那个家伙?”天启皇帝听罢,不禁挑眉,他对袁崇焕是有怨言的。
这不是一个废物吗?
辽人守辽土,是这袁崇焕提议的。
宁锦防线,也是这个家伙提议的。
至于三年五年平辽,也是他亲口说的。
此后呢,让他彻查辽将,他倒是好,干是干了一点,结果最后被人一锅端了。
天启皇帝不由道:“此人就好夸夸其谈,只怕难以成事。”
张静一显然和天启皇帝的看重点不同,此时他道:“可是陛下,不管怎样,最起码他是我们的人!起初的时候,他彻查辽将,就已与这些辽将们反目。此后辽将们谋反,又将他下了大狱。这样一个人,是绝不可能和辽东这些人同流合污的。何况,他毕竟对辽东了如指掌。”
“至于他之所以没有作为……臣斗胆说一句,像辽东这种情况,任何巡抚,其实都难有作为。在这辽东,上上下下的都是和辽人有关系,所谓的辽将,其实就是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军阀,袁崇焕当初只凭借一道圣旨来了这辽东,又拿什么节制这些骄兵悍将呢?”
“现如今,这些人已连根拔起,接下来要做的工作,虽然职责繁重,可实际上,却没有了原先的那些重重阻碍,臣想,袁崇焕是足以胜任的。”
“何况……”张静一顿了顿,接着道:“要贯彻此事,首先就是用人,以前只能用这些与辽人世族有关系的人,其他人,就算想用,人家也不肯来。所以此番,臣以为……应该组织大量人出关到这辽东,以协助袁崇焕进行清理的工作。”
天启皇帝便问:“人从何来?”
张静一道:“臣想办法,从新县和封丘县抽调三百文吏和武吏,这些人,臣以为可以任事。”
天启皇帝点头道:“封丘与新县的官吏,确实都很干练,而且与新政是一条心的,有了这三百骨干,协助袁崇焕,或许可以成功。”
张静一道:“不过,让他们从封丘和新县这等繁华之地,来这苦寒之地,倒是委屈了他们。”
张静一眼珠子转着。
天启皇帝看了看张静一,霎时明白了什么:“那么你意下如何呢?”
张静一道:“不妨,就给一些待遇吧,譬如县丞到了这里,可以任知府。县尉来了,可以任州府的同知。那街长、巷长来,任知县,寻常的差役来,也可任一些官职。”
“当然,暂时不要给他们实职,而是先用代职!譬如知府,给他们一年时间,为代知府,这一年之期过去,核验他们是否称职,若是称职,则再给转为正职,这般一来,大家也都有了盼头。”
张静一边说,边直勾勾地看着天启皇帝。
其实这个建议,是需要承担巨大的勇气的。
因为这意味着,寻常的文吏,可以直接委任为真正的‘官’。
新县那里,已经开始有了文吏升迁为官的苗头了。譬如现在新县的县尉,就是先从普通的文吏,后来成为街长,之后再平调到县衙的户房做了司吏,最终成为了县尉。
别看这司吏和县尉之间好像只是身份上的转换,可实际上,司吏是不受朝廷认可的吏员,根本就不是官身,就算你干的再好,你这一辈子也只是吏而已。
可县尉不一样,虽然只是芝麻绿豆的官,却也是实实在在的官职。
当然,张静一权势滔天,他在新县和封丘这样玩,朝中虽有牢骚,却也极少有人拿这个说事。
反正你张静一自己默默地玩泥巴,大家眼不见为净就是了。
可是……现在显然是不一样了,这等于是,张静一将他培养出来的文吏们,开始向周边扩散了。
以往张静一为新县县令,县丞又有本身就有功名的卢象升,新县里头,真正可以填补的官职,不过是县尉和教谕还有典吏而已,反正都是八九品的芝麻绿豆官,也只有这寥寥几个空缺,问题不大。
而辽东呢?
辽东可是有千里之堤,有无数个府县,一旦这些文吏出关,开始任官,这就等于彻底地打破了科举为官的铁律了。
在大明,文官是绝不可能让没有功名的人担任的。
也正因为这样,所以科举才成为了成为文臣的唯一途径。
现如今,张静一直接在辽东开了一个口子,这还了得?
现在就敢这样,以后做出什么事来,就真的无法想象了。
那文吏,有的不过是秀才功名而已,甚至还有的连功名都没有。
听说还有人,只是认识一些字,能写会算,所以只在县里的户房里任区区一个账房,后来才慢慢地开始任街长、巷长,就这种人……也能为官?
那还有谁考科举?
天启皇帝一听,顿时就明白了张静一的心思。
他也是一个拎得清的人,晓得张静一的提议,会可能引发怎样的风潮,于是他笑呵呵地道:“张卿啊张卿,你真是每日都在折腾啊,这又是要让朕跟着你一起翻江倒海了。”
张静一倒一点不急的样子,而是笑了笑道:“那……就算了?反正那些文吏也挺可怜的,让他们出关,来这苦寒之地,臣也心疼他们。要不陛下就另请高明吧。”
“朕不是这个意思。”天启皇帝板着脸,又认真起来,立马道:“朕的意思是,那些狗东西,就是要折腾他们一下。你这个主意很好,正合朕心!朕现在是看透了,他们就是吃死了朕无人可用,那么朕呢,就让那些人好好看看,朕也是有人的。此事……你拟一个章程来给朕吧!”
说罢,天启皇帝话锋一转,道:“噢,朕至亲的袁巡抚何在?快快将他解救出来吧。”
张静一顿时身躯一震,卧槽,看来这一下子,需要有人给这坑爹的事背黑锅了。
若是不进行土地改革,彻底地打断土地的投机问题,那么就等于全天下数千万上亿人口,都窝在两京十三省里,大家拼命的卷。
有钱,攒着!
攒着干嘛?
买地!
那么这资金,就永远无法有效的流入其他的领域,结果因为大量的资金疯狂的进入土地,这也抬高了地价。
地价一高,所有兼并了土地的人就成了最大的受益者,毕竟地价涨了。
那么便有更多的人吃糠咽菜,也要继续买地不可。
人们的消费力,几乎是不存在的,毕竟花钱享受,哪里有买地香?
这天下两百多年,两百多年的兼并,绝大多数的土地,已经落入了这些大大小小的士绅和地主的手中。
而贫者想要耕种却也不过沦为雇农,从此世世代代为士绅们耕种,最终形成了人身依附的关系。
这显然也是明朝灭亡的最重要原因。
因为士绅们的土地越来越多,但是他们的资金和投资,并没有对这天下带来正面的作用!
这种疯狂的购地行为,既不会产生新的需求,同时也让一个个自耕农破产。
与此同时,随着土地兼并,他们的土地越来越多,依附于他们身上的人自然也就越来越多,某种程度,他们已经开始膨胀为一个个可以决定地方事务的豪强了。
朝廷委派的县令,要嘛与他们同流合污,若是不肯合作,面对一个县里土地最多的几个士绅,区区一个县令,不过是傀儡而已。
士绅之间,又进行了广泛联姻,同时垄断了知识,最终大量的士绅子弟进入朝堂,为他们保驾护航。
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分田地可以说是安置流民,是维持天下的稳定。
毕竟失地的人已经越来越多,已到了愈演愈烈的势头,大量没有土地的流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迟早要成为流寇,最终,形成一个个反抗朝廷的军事团体。
另一方面,就是斩断这种全民购地的投资模式,一旦彻底的斩断,根本不允许土地随意在私人之间流转,那么这些平日里老财们积攒下来的钱财,就势必会向其他的行业开始流动。
正因如此,所以张静一才认为,当土地失去了投资的价值之后,许多行业,都可能兴旺起来,这其实就是所谓的一鲸落万物生。
数千万上亿人口,是不可能永远指望着靠天来吃饭的,农业固然是根本,可是这有限的土地,已经无法承载日益增多的人力了。
想要破局,靠这种疯狂内卷的方式是不成的,只有百工兴旺,才能让那些无法在乡间立足的流民,有个养家糊口的机会!才能给许多百姓一个可以让自己翻身的希望。
天启皇帝对此,还是有些懵懂,不过这不打紧,他不用关注这些,张静一说的话,他是相信的。
既然相信,那么自然而然,也就让张静一去干便好了。
于是天启皇帝道:“那么卿家以为,这些事,交给谁去干为好?沈阳那边,招徕和安置流民,交给了毛文龙,那么谁来主持这分田产的大计呢?”
张静一便道:“臣听说,袁崇焕还活着,不过还在狱中。”
“那个家伙?”天启皇帝听罢,不禁挑眉,他对袁崇焕是有怨言的。
这不是一个废物吗?
辽人守辽土,是这袁崇焕提议的。
宁锦防线,也是这个家伙提议的。
至于三年五年平辽,也是他亲口说的。
此后呢,让他彻查辽将,他倒是好,干是干了一点,结果最后被人一锅端了。
天启皇帝不由道:“此人就好夸夸其谈,只怕难以成事。”
张静一显然和天启皇帝的看重点不同,此时他道:“可是陛下,不管怎样,最起码他是我们的人!起初的时候,他彻查辽将,就已与这些辽将们反目。此后辽将们谋反,又将他下了大狱。这样一个人,是绝不可能和辽东这些人同流合污的。何况,他毕竟对辽东了如指掌。”
“至于他之所以没有作为……臣斗胆说一句,像辽东这种情况,任何巡抚,其实都难有作为。在这辽东,上上下下的都是和辽人有关系,所谓的辽将,其实就是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军阀,袁崇焕当初只凭借一道圣旨来了这辽东,又拿什么节制这些骄兵悍将呢?”
“现如今,这些人已连根拔起,接下来要做的工作,虽然职责繁重,可实际上,却没有了原先的那些重重阻碍,臣想,袁崇焕是足以胜任的。”
“何况……”张静一顿了顿,接着道:“要贯彻此事,首先就是用人,以前只能用这些与辽人世族有关系的人,其他人,就算想用,人家也不肯来。所以此番,臣以为……应该组织大量人出关到这辽东,以协助袁崇焕进行清理的工作。”
天启皇帝便问:“人从何来?”
张静一道:“臣想办法,从新县和封丘县抽调三百文吏和武吏,这些人,臣以为可以任事。”
天启皇帝点头道:“封丘与新县的官吏,确实都很干练,而且与新政是一条心的,有了这三百骨干,协助袁崇焕,或许可以成功。”
张静一道:“不过,让他们从封丘和新县这等繁华之地,来这苦寒之地,倒是委屈了他们。”
张静一眼珠子转着。
天启皇帝看了看张静一,霎时明白了什么:“那么你意下如何呢?”
张静一道:“不妨,就给一些待遇吧,譬如县丞到了这里,可以任知府。县尉来了,可以任州府的同知。那街长、巷长来,任知县,寻常的差役来,也可任一些官职。”
“当然,暂时不要给他们实职,而是先用代职!譬如知府,给他们一年时间,为代知府,这一年之期过去,核验他们是否称职,若是称职,则再给转为正职,这般一来,大家也都有了盼头。”
张静一边说,边直勾勾地看着天启皇帝。
其实这个建议,是需要承担巨大的勇气的。
因为这意味着,寻常的文吏,可以直接委任为真正的‘官’。
新县那里,已经开始有了文吏升迁为官的苗头了。譬如现在新县的县尉,就是先从普通的文吏,后来成为街长,之后再平调到县衙的户房做了司吏,最终成为了县尉。
别看这司吏和县尉之间好像只是身份上的转换,可实际上,司吏是不受朝廷认可的吏员,根本就不是官身,就算你干的再好,你这一辈子也只是吏而已。
可县尉不一样,虽然只是芝麻绿豆的官,却也是实实在在的官职。
当然,张静一权势滔天,他在新县和封丘这样玩,朝中虽有牢骚,却也极少有人拿这个说事。
反正你张静一自己默默地玩泥巴,大家眼不见为净就是了。
可是……现在显然是不一样了,这等于是,张静一将他培养出来的文吏们,开始向周边扩散了。
以往张静一为新县县令,县丞又有本身就有功名的卢象升,新县里头,真正可以填补的官职,不过是县尉和教谕还有典吏而已,反正都是八九品的芝麻绿豆官,也只有这寥寥几个空缺,问题不大。
而辽东呢?
辽东可是有千里之堤,有无数个府县,一旦这些文吏出关,开始任官,这就等于彻底地打破了科举为官的铁律了。
在大明,文官是绝不可能让没有功名的人担任的。
也正因为这样,所以科举才成为了成为文臣的唯一途径。
现如今,张静一直接在辽东开了一个口子,这还了得?
现在就敢这样,以后做出什么事来,就真的无法想象了。
那文吏,有的不过是秀才功名而已,甚至还有的连功名都没有。
听说还有人,只是认识一些字,能写会算,所以只在县里的户房里任区区一个账房,后来才慢慢地开始任街长、巷长,就这种人……也能为官?
那还有谁考科举?
天启皇帝一听,顿时就明白了张静一的心思。
他也是一个拎得清的人,晓得张静一的提议,会可能引发怎样的风潮,于是他笑呵呵地道:“张卿啊张卿,你真是每日都在折腾啊,这又是要让朕跟着你一起翻江倒海了。”
张静一倒一点不急的样子,而是笑了笑道:“那……就算了?反正那些文吏也挺可怜的,让他们出关,来这苦寒之地,臣也心疼他们。要不陛下就另请高明吧。”
“朕不是这个意思。”天启皇帝板着脸,又认真起来,立马道:“朕的意思是,那些狗东西,就是要折腾他们一下。你这个主意很好,正合朕心!朕现在是看透了,他们就是吃死了朕无人可用,那么朕呢,就让那些人好好看看,朕也是有人的。此事……你拟一个章程来给朕吧!”
说罢,天启皇帝话锋一转,道:“噢,朕至亲的袁巡抚何在?快快将他解救出来吧。”
张静一顿时身躯一震,卧槽,看来这一下子,需要有人给这坑爹的事背黑锅了。
一秒记住“书十三免费无弹窗阅读小说网”:www.shu1314.com 手机端:m.shu1314.com
本文网址:https://www.shu1314.com/xs/3/3878/138597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hu131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