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十三小说网无弹窗免费阅读 > 军史小说 > 我要做明世祖 > 第360章:周似的海外旅程【二合一】

第360章:周似的海外旅程【二合一】

推荐阅读:混在隋唐弑邪黑暗裁决邪宝我的超级异能君仙无上真仙偷情大亨穿越在传奇世界宋翔

    依照过去对殷洲人的印象,周似虽说在表面上很有礼貌,还很谦逊,但心里总是难免骄傲的。
    毕竟在北殷洲混了那么久,还没见到过他们种地,所见所闻,仍旧是一副蛮荒原始的样子。
    先入为主,周似觉得印加和后面沿大海北上,见到的阿兹特克人应该也是这般模样。
    结果他就被打脸了。
    印加和阿兹特克还是比较原始,别说火枪了,就连铜铁都少用,还有用石器的习惯。
    但在农业方面,已经打破了周似对殷洲人的固有印象。
    他们的农业发展的挺好。
    比华夏,那是肯定比不上的。
    可对比北殷洲,那绝对是碾压的程度。
    要不是农业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印加和阿兹特克也组建不起那么大的国家。
    周似后面想想,也觉得应该如此。
    北殷洲没有驯化的大型兽类,无法进行长距离稳定的交流往来,说发展肯定是没什么机会的。
    可南殷洲水土充足,水运方便,还不缺少树木,依靠船只也是可以去很多地方的。
    自然而然能够扩大地盘,演化出高级一些的文明。
    所以说,人不能只局限在眼皮子那点范围里,得多看看。
    周似通过跟印加和阿兹特克的交流,就认识到了殷洲人和殷洲人之间,也是不同的。
    “所以说,你不止带回来了北殷洲的一些人,还带了南殷洲两个国家的使者回来?”
    “而且绕过了殷洲南部角,你们应当走的泰西大洋那边……这样一来,岂不是环球航行了?”
    朱见济简单听完周似的经历,最关注的便是他打包回来的土特产们。
    只是这些种子和果实,已经足够朱见济惊讶了,没想到周似还带回来了更多的惊喜。
    三年多的时间,环球航行,还顺便在殷洲那里待了一段日子……
    周似这经历够丰富啊!
    “回陛下的话,的确如此。”
    提到这个,周似再一次骄傲了起来,“臣率船队绕着大地转了一圈,如今有实际例子可以证明,咱们脚下,真得是一个大球!”
    在朱见济为他爹献上地球仪之后,大明朝关于“天圆地方”还是“天方地圆”,就产生了长久的讨论。
    当然,由于皇帝提前给大地的形状盖了章,加上“天地浑圆如鸡子”的说法在民间也有不少拥垒,所以在官方层面和大部分人嘴里,地球肯定是圆的。
    皇帝的话,绝对是正确的嘛!
    但“天圆地方”之说也是深入人心已久,只要没有证据,反方辩手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甚至扬言大不了绕着大地走一圈。
    反正陆上和海洋的丝绸之路已经开通了,自己沿着这条线路继续走下去,总能到达“世界的另一端”。
    听说太学里面最早的那一批学生里,有些毕业后跟王华一样,没去吏部报道,主动放弃了仕途,计划着把学到的东西验证真假,已经在筹措资金,要自己出海了。
    而朱见济挺乐意看着他们发出质疑声音的场面,并没有阻止。
    不是出于政治目的,只是出于单纯的学说和真理,而敢于对皇帝的话产生疑惑,还能主动行动起来的,都是大明朝的未来。
    即使那些人坚持错误的理念,但有时候,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不过现在周似环球航行归来,消息传出去后,指不定就让对方的计划“流产”了,想想也挺可惜的。
    “那些人如何?”
    感慨了一下周似给自己带来的惊喜,朱见济又关心起了那些土特产们。
    周似这时候不骄傲了。
    他低着头,有点失落,“实在是海上风高浪急,一些人受不住这个,中间生了病,便不幸没了……”
    跟着他回来的殷洲人总合起来有近百位,毕竟船只够大塞得下。
    奈何从游离于整个世界的大陆中走出来,面对外面精彩的世界,带来的冲击力过于强大。
    有些人在登船前以为自己做好了心理准备,特别是来自印加和阿兹特克的使者,还抱着“要追随天使去面见天神”的决心,结果经过一次海上暴风雨,在船只摇摆间,愣是被吓得丢了魂魄,没多久就去了。
    加上周似他们再怎么爱干净讲卫生,身上携带的病毒总是有点的。
    殷洲大陆长期游离在世界主体之外,对来自于旧世界的病毒是没有多少抵抗力的,要是不幸被感染,真得只能看老天爷给不给面子了。
    所以近百号的土特产,活着跟周似来到大明的,只剩下一半了。
    好在这些人通过跟周似他们同舟共济了良久,经过了各种考验,在身体上倒是没什么问题了。
    在这堆幸存者中,各方面的代表都有,大明朝还是能一次性跟殷洲完成历史性会面的。
    唯一的问题,就是水土不服了。
    周似带着土特产登陆大明,后者才对“天堂”不可思议了几天,就因为这事儿拉了好几天肚子,至今还没恢复过来。
    而且让他们学一些基础汉话,知道大明朝的基本情况,方便跟其他人交流,也是当下紧要之事。
    “先让他们在这边养养身体,朕以后再见他们。”
    听到土特产还在拉肚子,无法进宫面圣,朱见济也颇为遗憾。
    不过人已经在自家地盘上了,也不必强求第一时间见到人。
    朱见济摆摆手,表示下次一定。
    “这些东西,分成三份,一份留在宫里,朕亲自躬耕,以表重视,方便日后推广天下;一份给农院那边,拿去记录种这些东西要什么条件,还有成长情况;最后一份,则是交给太学,让其中学子见识一下这些海外良种。”
    “他们以后是要去地方上照抚百姓的,不能不知道人吃什么东西。”
    农博士们拿着东西爱不释手,不停的感谢皇恩。
    朱见济则是在见完周似后,就带着留在自己手里的东西朝着紫禁城中的菜园子去了。
    大明朝的皇宫比起鞑清的,面积上是大了不少的。
    后世人如果去故宫逛过,参观一下皇帝妃子们住的宫殿,难免不会觉得地方小,院子都显得逼仄,然后感叹要是人一辈子待在这种地方不挪窝,还真会憋出病来。
    但大明版本的皇宫,宫殿并不小。
    以奉天殿为例——
    老朱家上朝有时候会在奉天门“御门听政”,有的时候也会放在殿里。
    像朱见济跟他爹,就喜欢在大殿里开会讲事情。
    主要原因,便在于奉天殿够大,完全装的下满朝文武。
    而鞑清就不行了。
    鞑清基本就是御门听政,因为他们重建的大殿小了,要是大家都窝在殿里,就有点拥挤,不符合国家中心的形象。
    除此之外,朱见济的后宫还没膨胀起来,新生代也就王氏生的那两个小子,长辈更只有杭太后和汪氏。
    就算保留了固安固怀的公主殿,让妹妹们回家的时候方便休息,也有足够的地方让朱见济乱造。
    于是,他就把一个小花园拆了,铲了其中花草,转为种田。
    皇帝凭借自己的种地经验,把种子小心的埋到土里,随后又抱着小南瓜去了王氏那边。
    因为皇后闲着没事的时候会研究做吃的,在坤宁宫的偏殿里弄了小厨房,朱见济就带着小南瓜让王氏去做了个清炒,供一家三口尝鲜。
    又青又嫩的小南瓜获得了天家的一致好评。
    本来就挺能吃的朱佑栎更是多吃了一碗饭,而已经在慢慢断奶,学习吃辅食的朱佑桂也流着哈喇子,对他娘喂过来的小南瓜反应热烈。
    “这南瓜什么时候都能吃,连藤蔓都可以食用,要是去了民间,一定能避免不少灾荒。”
    王氏只是尝了一点,虽然也很喜欢小南瓜的味道,但还是把好吃的留给丈夫跟孩子。
    “是啊,要不然我怎么总惦记着海外?”
    尝到上辈子滋味的朱见济心情很愉悦,转过头又对好大儿发问,“春官吃的怎么样?”
    “好!”
    小太子点点头,手里的筷子还夹着一点南瓜。
    海外有这样的好东西,难怪父皇总惦记着。
    以后自己也要派人去更远的地方,万一又能找到新的好吃的呢?
    “现在钱有了,粮食也有了,民心社稷安稳,只要好好管住朝堂上的那些人,教好春官,我就可以安心了。”
    朱见济看着努力吃饭的大胖儿子,忽然感叹道。
    ……
    在周似回归的消息传遍京城,塔坦卡这些土特产得到了广泛关注,让才经历过热气球事件,觉得自己就像头在瓜田里的猹一样眼花缭乱,不知道宠幸哪一个时,乾圣朝新一轮的动作也随之而来。
    最先的就是关于军官退伍转吏员的事。
    为了推动这件事顺利执行,朱见济还特意颁布了一系列的圣旨,主题都是在强调“吏治”的重要性。
    吏,就是权力小了一些的官。
    不能够对之不理不睬。
    只要他能够打着公家的旗号做事,那就得有相应的规矩管制。
    不然,就会对朝廷公信力的造成破坏。
    积少成多,总会出现滴水石穿之事的。
    而对于吏员需要考核才能录用,并且正式享用国家俸禄,实际上被承认为朝廷法定工作人员一事,也有很多官员不解。
    之后提出的检察使,更是让大部分地方官感到不愉快。
    谁喜欢身上绑绳子?
    可朝廷有令,他们也没有办法,只能接受,按照朱见济和内阁提出的各种条件,对自己手下的吏员进行纠察。
    据说皇帝还有意对《大明律》进行增补,把这事儿和考成法加入其中。
    对朱见济来说,靠全然的“人治”还是不靠谱的。
    今日他能规则吏治,以后指不定就会有后代皇帝把这东西给废了。
    张居正弄的考成法效用不小,可以说是给正在走下坡路的大明朝加了不少油,可后面也不是继位的首辅为了拉拢人心,将之废除了?
    没有明确的法律作为准绳,还是有点不靠谱。
    就算法律也能被改动,可有个条文规定在,要破坏起来,总得多花点功夫。
    而徐有贞的事情,以及大明朝以后肯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朱见济也把对六部改革的事写上了自己的小本本。
    大明朝这么大,事情这么多,只有六个部门实在是不够用。
    专门的事,要有专门的部门来对应。
    六部人员的精力也不是用不尽的。
    面对无数的工作,总会有一些疏漏出现,或者“厚此薄彼”,以至于国家运行出现问题。
    处理国家事务的权力归于六部之手,也不利于皇帝的权力。
    古来强化君主的权威和力量,在国家稳定地方服帖的基础上,基本上都会选择对丞相下手。
    谁让丞相是名正言顺的国家第二领导呢?
    如果皇帝年纪小,管不了事,或者没拿稳权力,实力不够,那么国家中心就会转入丞相手里。
    所以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这是很多有行事能力和想法的皇帝会做的事情。
    像汉武帝的中朝,隋唐的三省,直到太祖皇帝废掉丞相制度,便是出于这样的理由。
    现在朱见济没有丞相分权的烦恼,主要的下手对象就得变成六部了。
    手下的权力变小了,那领导手里的权力,自然就大了。
    不过正如太祖皇帝废丞相是利用了胡惟庸事件才一鼓作气解决掉这个东西,要想对六部进行改革,还需要慢慢来。
    要等到那个条件出现,才能动手。
    至于内阁,倒是不用太担心。
    朱见济手下的内阁是由六部官员、都察院御史和都督府武将们组成的,如果其中之一出现变动,内阁也会跟着变。
    而且还有个比起内阁,更加贴近皇帝的秘书处在。
    朱见济要改革行政,在他执政的时候,也不会傻乎乎的去把自己的皇权给削弱。
    很多事情,还是要依靠君主的力量去推行的。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朱见济是在继续加强君主专制,让大明朝变成自己的“一言堂”。
    “春官以后能当个好皇帝吗?”
    在教儿子认字读书的时候,朱见济突然模仿起他爷爷宣德皇帝,把好大儿抱在膝盖上问道。
    朱佑栎却没做出跟土木帝一样的反应。
    因为入阁读书的日子马上就要到来了,小太子对上学还是有点心理压力的,没空跟他爹要你问我答的游戏。
    听说他爹刚上学的时候,可是“无师自通”了很多字,还能跟老师对辩的呢!
    自己不能表现的太差,不然肯定会被他爹笑话的!
    “我还小,不知道!”
    “而且不是要等阿爹没了,我才能当皇帝吗?”
    他爹现在都没到三十,没病没灾身体倍棒儿,闲的没事用无聊的问题骚扰儿子读书,算什么本事?
    不要成为小太子神童道路上的绊脚石!
    “也对,也对!”
    朱见济被儿子这么一说,哈哈笑着,也没再问了。
    只有旁边的马冲跟阮伯山偷偷对视一眼,然后无奈苦笑,低下了头。
    前面皇帝的话说得还算正常,可后面小太子的回答可就让人抹汗了。
    作为帝国继承人,最应该忌讳的,不就是皇帝的寿命问题吗?
    得亏了太子童言无忌,皇帝也喜欢好大儿,不然这话说出口,也不知道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唉……
    希望皇帝太子以后能永远这般父慈子孝,要是以后关系出现了裂痕,这段对话被人提出来,那可就完蛋了!

一秒记住“书十三免费无弹窗阅读小说网”:www.shu1314.com 手机端:m.shu1314.com

本文网址:https://www.shu1314.com/xs/3/3874/138369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hu131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