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石见银山入手
推荐阅读:体坛之重开的苏神苏神林燕芳、体坛之重开的苏神紫锋01、苏神林燕芳、体坛之重开的苏神、分身万界的我加入了聊天群陈雪、奶爸戏精面包不如馒头、豆豆、奶爸戏精、重生八零锦绣盛婚姜筱孟昔年、重生八零锦绣盛婚幽非芽、
这位儒学大师长的极为和善,一看就知道是满腹经纶的那种。
他一句话,让大内政弘做出了最后的决定,自己却仍然是一副不甚了解的模样,只是在大内氏给他的客院中潜心读书,并且应大内政弘的邀请,将各种儒家典籍,翻译成日本文字——
在武士集团崛起后,隋唐之时,日本人以会说汉话为荣的局面已经一去不回。
加上以日本古来的,那种奇葩又浓烈的莫名“自尊心”,让国内流行起了自家的东西。
虽然从根源算起,日本仍然是由华夏文化演变来的次生文明,不少高雅之物,还是照搬中国的,但这并不妨碍日本自己面皮厚。
此时除了公家和崇尚“风雅”的地方大名会说几句汉话外,他们手底下的武士家臣们,说的基本都是日本土语,连字都不会写。
大内政弘其实是不满于这种现状的。
大内家已经传承多年,老早就成了日本有名的“文学家族”,比起京都的公家来,也不诚惶多让。
结果手下都是一帮大老粗,何其打脸?
所以大内政弘请求对方翻译一些中华典籍,来教导家臣们读书明理。
大师当然很乐意。
而等到大内政弘对外宣布自己即将率领兵马上洛,支援山名宗全之后,“闭关苦读”的大师方才惊讶的找到他。
“阁下要搅入这乱局了?”
“不错!”大内政弘正想找他呢,“军情急迫,鄙人正好想请先生,联络一下大明方面,为我出售一些兵器铠甲,以防不测。”
“这是应有之意,老夫自然不可!”大师说罢,转而哀叹一声。
“只是这两年来,于石见等地活动的大明商人渐多,引起的问题也不小……阁下在这里坐镇,尚可以平复一二,若是离去了,只怕老夫也要走了……”
大内氏的地盘在日本大名之中并不算小,自然也有各种利益交织在其中。
对于守旧古板的家臣来说,他们也不是很欢迎越来越多的明朝商人。
大内政弘对面前这位儒学老朽的推崇,亦是让一些人不满良久。
但大内政弘对商贸往来赚取的钱财很满意,将这些意见压制了下去。
一旦他离开,没有了主事人,的确会有些冲突浮出水面,无法掩盖。
“那先生对此有什么要求呢?”大内政弘主动提出。
他的确尊重读书人。
大师摇头,“老夫在大明时,便是无儿无女独身一人,于日本能得阁下盛情,哪里他求?”
“老夫且为阁下去求取一些兵甲来,若是大明有话,那再转达给阁下,如何?”
大内政弘最欣赏大师这种谦虚淡然的态度,跟崇尚“风华高贵”的公卿对比起来,完全是一股清流。
而且要安抚好矛盾,避免自己打完仗回来后,老家的钱包都给跑了,是需要双方进行一次交流。
于是他同意了大师的话。
过了两天,大师回来,成功的带回来了一些兵甲,同时还有大明商人们的诉求。
他们表示,既然新旧势力有冲突,又不能爆发破坏市场经济,那就把人隔开,免得继续摩擦生热。
大内氏需要像松浦家一样,给一块地方出来,让商人停留集居。
“这个可以有。”面对这样的要求,大内政弘反而很淡定。
因为日本在很大程度上,还在使用当年从唐朝学来的制度。
像“市”这种,更是普遍。
所谓市集市集,在中国以前,本就是商业活动集中之处,而不是指什么行政单位。
直到两宋商贸发达,方才打破空间限制,让市集能普遍开办起来,崛起了一大批商业城市。
可在日本,“市”就一直是“市”,未曾有过改变。
商人不会生活在大名的城中,会自己报团住在市里,成为日本一股特殊的势力。
等日本的战国时代持续,市里的商人们也会成为大名争相笼络的对象,甚至还有大名打仗缺钱,找他们借的事例出现。
所以大明商人请求划分一块地方让他们聚居,这在日本本就是一种常见情况。
唯一的问题,是指定哪里给他们住?
根据大明商人的要求,既然松浦家那边给了他们一个港口,也任由其在平户岛上往来,那大内氏应该也差不多。
大内政弘当然不会愿意。
松浦丰久那是穷惯了,能挣钱自然什么都肯,可自己却是日本大户!
“不如在益田附近,让他们建一个市吧?”
经过各种讨论,最后有人提出,“益田位于石见国,而石见国沿海,利于大明和日本往来。况且此地本就多山地树木,不怕大明商人过多的居住。若是让他们把地方建好了,以后于大内家也是有利的!”
益田?
大内政弘挑眉,“我记得,这附近是否有一座银山?”
石见银山的开采历史还是有点的。
作为一个优质银矿待在那儿不动,不可能一直明珠蒙尘。
“是有,可它不是被开采完了吗?而且品质不高,有什么价值?”提出这一点的家臣无所谓道。
受限于日本落后的开采技术,以及对于银矿的了解不足,石见银山虽说有过开采历史,但没多久又没人去动了——
因为日本没那个能力去开发它,提炼出来的银子也多有杂质,难以花出去。
石见银山要想大方光彩,还得等到将近百年之后。
眼下,大名之间还真是普遍认为这矿废了,没必要花大力气去争夺。
要不然,大内氏也不会轻易的将领地扩张到石见国内。
“就算明人能开采银矿又如何?他们能够召集那么多人手吗?”
“大不了,等他们一开,我们就把地方收回来!”
大内政弘敲了敲手里的折扇,沉思良久。
最后在家臣的努力推荐下,点头同意。
对方说的的确有道理。
这里是大内氏的地方,要是有问题,凭一群商人,也不怕搞出什么大事。
而且益田附近,本就是一片荒地。
如果大明商人给这儿发展起来了,也是大内氏得利。
于是,在大内政弘离开本家前往战场的前几天,他给大明商人做出了答复。
益田附近会是他们集居之地,并且赐予了一个名字,叫做“大田”。
大明方面眉开眼笑。
他们就知道,在战争爆发之后,日本大名根本没时间去过多考虑,容易被鼓动做出决策。
既然有了个地点落脚,那以后的事,还能让大内家插嘴吗?
大明,是注定赖上这地方了!
“辛苦了!”
在大师回去告诉“大明商人”这消息的时候,对方很满意的与之慰问。
“哪里哪里!”
此时的大师褪去了在大内政弘面前的一脸老实和淡薄,满眼精明。
“那个替咱们出声的家臣也得好好回礼,这人可是帮了大忙的!”
为了防止大师过多的引导暗示,让大内政弘反应过来不对劲,大明方面是提前去拜访了一位对“做生意”从充满好感的大内家臣的。
对方收了珍贵礼品,以及一对貌美的少女,当即同意了请求。
他不知道益田附近有啥好的,能让商人们看上。
可收了钱就得办事,在家主面前说两句又不会出问题。
要知道,他当时说的还是真心话来着!
他一句话,让大内政弘做出了最后的决定,自己却仍然是一副不甚了解的模样,只是在大内氏给他的客院中潜心读书,并且应大内政弘的邀请,将各种儒家典籍,翻译成日本文字——
在武士集团崛起后,隋唐之时,日本人以会说汉话为荣的局面已经一去不回。
加上以日本古来的,那种奇葩又浓烈的莫名“自尊心”,让国内流行起了自家的东西。
虽然从根源算起,日本仍然是由华夏文化演变来的次生文明,不少高雅之物,还是照搬中国的,但这并不妨碍日本自己面皮厚。
此时除了公家和崇尚“风雅”的地方大名会说几句汉话外,他们手底下的武士家臣们,说的基本都是日本土语,连字都不会写。
大内政弘其实是不满于这种现状的。
大内家已经传承多年,老早就成了日本有名的“文学家族”,比起京都的公家来,也不诚惶多让。
结果手下都是一帮大老粗,何其打脸?
所以大内政弘请求对方翻译一些中华典籍,来教导家臣们读书明理。
大师当然很乐意。
而等到大内政弘对外宣布自己即将率领兵马上洛,支援山名宗全之后,“闭关苦读”的大师方才惊讶的找到他。
“阁下要搅入这乱局了?”
“不错!”大内政弘正想找他呢,“军情急迫,鄙人正好想请先生,联络一下大明方面,为我出售一些兵器铠甲,以防不测。”
“这是应有之意,老夫自然不可!”大师说罢,转而哀叹一声。
“只是这两年来,于石见等地活动的大明商人渐多,引起的问题也不小……阁下在这里坐镇,尚可以平复一二,若是离去了,只怕老夫也要走了……”
大内氏的地盘在日本大名之中并不算小,自然也有各种利益交织在其中。
对于守旧古板的家臣来说,他们也不是很欢迎越来越多的明朝商人。
大内政弘对面前这位儒学老朽的推崇,亦是让一些人不满良久。
但大内政弘对商贸往来赚取的钱财很满意,将这些意见压制了下去。
一旦他离开,没有了主事人,的确会有些冲突浮出水面,无法掩盖。
“那先生对此有什么要求呢?”大内政弘主动提出。
他的确尊重读书人。
大师摇头,“老夫在大明时,便是无儿无女独身一人,于日本能得阁下盛情,哪里他求?”
“老夫且为阁下去求取一些兵甲来,若是大明有话,那再转达给阁下,如何?”
大内政弘最欣赏大师这种谦虚淡然的态度,跟崇尚“风华高贵”的公卿对比起来,完全是一股清流。
而且要安抚好矛盾,避免自己打完仗回来后,老家的钱包都给跑了,是需要双方进行一次交流。
于是他同意了大师的话。
过了两天,大师回来,成功的带回来了一些兵甲,同时还有大明商人们的诉求。
他们表示,既然新旧势力有冲突,又不能爆发破坏市场经济,那就把人隔开,免得继续摩擦生热。
大内氏需要像松浦家一样,给一块地方出来,让商人停留集居。
“这个可以有。”面对这样的要求,大内政弘反而很淡定。
因为日本在很大程度上,还在使用当年从唐朝学来的制度。
像“市”这种,更是普遍。
所谓市集市集,在中国以前,本就是商业活动集中之处,而不是指什么行政单位。
直到两宋商贸发达,方才打破空间限制,让市集能普遍开办起来,崛起了一大批商业城市。
可在日本,“市”就一直是“市”,未曾有过改变。
商人不会生活在大名的城中,会自己报团住在市里,成为日本一股特殊的势力。
等日本的战国时代持续,市里的商人们也会成为大名争相笼络的对象,甚至还有大名打仗缺钱,找他们借的事例出现。
所以大明商人请求划分一块地方让他们聚居,这在日本本就是一种常见情况。
唯一的问题,是指定哪里给他们住?
根据大明商人的要求,既然松浦家那边给了他们一个港口,也任由其在平户岛上往来,那大内氏应该也差不多。
大内政弘当然不会愿意。
松浦丰久那是穷惯了,能挣钱自然什么都肯,可自己却是日本大户!
“不如在益田附近,让他们建一个市吧?”
经过各种讨论,最后有人提出,“益田位于石见国,而石见国沿海,利于大明和日本往来。况且此地本就多山地树木,不怕大明商人过多的居住。若是让他们把地方建好了,以后于大内家也是有利的!”
益田?
大内政弘挑眉,“我记得,这附近是否有一座银山?”
石见银山的开采历史还是有点的。
作为一个优质银矿待在那儿不动,不可能一直明珠蒙尘。
“是有,可它不是被开采完了吗?而且品质不高,有什么价值?”提出这一点的家臣无所谓道。
受限于日本落后的开采技术,以及对于银矿的了解不足,石见银山虽说有过开采历史,但没多久又没人去动了——
因为日本没那个能力去开发它,提炼出来的银子也多有杂质,难以花出去。
石见银山要想大方光彩,还得等到将近百年之后。
眼下,大名之间还真是普遍认为这矿废了,没必要花大力气去争夺。
要不然,大内氏也不会轻易的将领地扩张到石见国内。
“就算明人能开采银矿又如何?他们能够召集那么多人手吗?”
“大不了,等他们一开,我们就把地方收回来!”
大内政弘敲了敲手里的折扇,沉思良久。
最后在家臣的努力推荐下,点头同意。
对方说的的确有道理。
这里是大内氏的地方,要是有问题,凭一群商人,也不怕搞出什么大事。
而且益田附近,本就是一片荒地。
如果大明商人给这儿发展起来了,也是大内氏得利。
于是,在大内政弘离开本家前往战场的前几天,他给大明商人做出了答复。
益田附近会是他们集居之地,并且赐予了一个名字,叫做“大田”。
大明方面眉开眼笑。
他们就知道,在战争爆发之后,日本大名根本没时间去过多考虑,容易被鼓动做出决策。
既然有了个地点落脚,那以后的事,还能让大内家插嘴吗?
大明,是注定赖上这地方了!
“辛苦了!”
在大师回去告诉“大明商人”这消息的时候,对方很满意的与之慰问。
“哪里哪里!”
此时的大师褪去了在大内政弘面前的一脸老实和淡薄,满眼精明。
“那个替咱们出声的家臣也得好好回礼,这人可是帮了大忙的!”
为了防止大师过多的引导暗示,让大内政弘反应过来不对劲,大明方面是提前去拜访了一位对“做生意”从充满好感的大内家臣的。
对方收了珍贵礼品,以及一对貌美的少女,当即同意了请求。
他不知道益田附近有啥好的,能让商人们看上。
可收了钱就得办事,在家主面前说两句又不会出问题。
要知道,他当时说的还是真心话来着!
一秒记住“书十三免费无弹窗阅读小说网”:www.shu1314.com 手机端:m.shu1314.com
本文网址:https://www.shu1314.com/xs/3/3874/138358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hu131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