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无解

推荐阅读:无限世界的老司机朽木为工王觉许仙志炼气之修真者无限世界的老司机生活法则玉仙缘血滴子啸剑天河青芫世家

    朱祐樘如今对张延龄的寄望太深,以至于有什么事都会跟张延龄商议,而且是那种私下的商议,不走朝堂渠道,这种私下的问策,简直是把张延龄当成宰辅一般的枢机重臣。
    “二弟啊,姐夫都问你了,还不赶紧回答?有什么好办法,能一次把边疆问题都解决了?”
    张鹤龄一看自己居然也跟着二弟沾光,跑到皇帝这里来,被问军政上的大事,除了自己面目有光之外,还希望弟弟能有好的表现。
    张延龄道:“大哥,其实边疆有困难,最好是派个人去边疆领兵打仗,要不大哥你是否能胜任此差事?”
    张鹤龄一怔,随即骂道:“二弟,在姐夫面前你也敢随口乱说?此等地方何等庄严?”
    一向没溜的张鹤龄,居然还会板起脸教训弟弟。
    朱祐樘一笑道:“延龄,其实你有什么直接说便可,难道你认为,现在朝廷应该在西北用兵?把战事扩大一下?其实……边疆的奏报中,是有提到,想要出兵关外,做一番巡防交战,把鞑靼气焰给打下去的……”
    张延龄没有去回答。
    还是那个问题。
    自己不懂。
    加上他对北方边疆的守军将领,包括那些督抚、总兵的不熟悉,万一这场出击战失败了,谁主战谁就要担责的。
    苦心在户部中,涉及到盐政、商业、查贪等做出一点成绩,可不能因自己贸然的建议而付诸东流。
    “陛下,臣认为,西北军政当以有经验的统帅来负责,臣自来对北方军政之事了解甚少,若是贸然提议军政之事,怕不但会遭朝中同僚的攻讦,且出了任何的偏差,都不是臣所能承担的,臣不敢妄言。”
    张延龄说明了自己的难处。
    不懂不会去装懂。
    但若说完全不明白,他还是能说出一些所以然,但这些东西跟西北克敌制胜还是有差别的。
    “嗯。”
    朱祐樘点了点头,似乎对张延龄虚心诚恳的态度算是满意。
    “行吧,明日朝堂上,朕再问各卿家的意见,今日就不多问你们,早些出宫,回去休息吧……”朱祐樘没有勉强。
    张鹤龄瞪着自己的弟弟,似乎在怪责弟弟没有好好表现一番。
    等兄弟二人出了乾清宫之后,张鹤龄劈头盖脸道:“老二,你是不是连装样子都不会?你不懂,你可以装懂啊,随便说两句,反正能在姐夫面前装装样子就行。”
    张延龄道:“那大哥为何不去装懂说两句?”
    “我……嘿,你诚心看为兄的笑话是吧?为兄知道偏头和宣府在什么鬼地方!老子又没去过……”
    张延龄笑着打量兄长一眼,好像在说,你没去过,我就去过了?
    “这要是明天,在朝堂上,姐夫问别人有成效,对你的信任可就没那么高,咱兄弟二人苦心经营出来的局面,可就要毁了!”
    “大哥,这局面是你经营出来的?”
    “废话,大哥我没跑东跑西是吧?”
    又来。
    “那大哥带来的木匣子,可有用御赐的东西塞满?”
    经过张延龄的提醒,张鹤龄瞬间好像救醒了。
    他立在原地,一拍脑门道:“你小子……都怪你,只顾着想你在姐夫面前说什么,居然把这么大的事给忘了,我这就回去……”
    “大哥省省吧,陛下要休息了,或许他还要见李广呢。”
    “李广?”
    张鹤龄不明白,这件事跟李广有何关联。
    张延龄自然没去说,有关朱祐樘想让李广给他算前程的事,现在他跟李广的矛盾还没有摆在明面上,但随着自己地位的提升,李广已经成为心腹大患。
    ……
    ……
    翌日清晨。
    奉天殿外,朝议尚未开始。
    众大臣正在商议事情,而最重要的莫过于西北军政问题,涉及到了偏头关和宣府周边的军情告急。
    “听闻,昨日里万寿宴之后,陛下问及张家外戚有关宣大兵马调度之事,张家外戚直言对此不懂。”马文升带来一个很劲爆的消息。
    此时在这一撮人中,除了内阁四人之外,只有马文升和周经二人。
    等于是一个六人的小会议。
    刘健脸色呈现出怪异的笑容道:“他也有不懂的时候?”
    徐溥道:“他说不懂,很可能是不想惹祸上身,即便他读过一些兵书,但在殿前献策,也无异于纸上谈兵,有了功劳不归属于他,出了偏差则会归咎之,他这是明白自己的处境,所以不会乱给军策建言。”
    剩下五个人都打量着徐溥。
    似乎徐溥比谁都了解张延龄。
    说得头头是道。
    不过想想也是,西北军政问题涉及到的人情事太多,历史遗留问题更多。
    不是随便查个案子、搞个晒盐法就能解决问题的,想把草原彻底平定,连当年明太宗都没完成,更有后来的土木堡之变,大明一般是不会主动招惹草原异族的,除非异族犯境。
    在北方问题上,朝廷一向主张固守,在此前提之下,所涉及到的重点就是钱粮物资的调运。
    谁言出兵,谁就是跟大明对外夷的国策作对,必然也没好下场。
    “如今又能如何?宣大两处之间,被兵马袭扰众多,百姓多有被劫掠,若是坚壁清野……只会助涨外夷气焰。”周经一脸为难。
    作为户部尚书,他可不主张在九边中路,也就是宣府到大同一线搞坚壁清野,那可是大明朝自己的国土范围之内,长城关南。
    被敌人杀到家门口,还要把所有的兵员和人口都收到城塞内,跟外夷打坚壁清野的战术,想想都会让人觉得窝囊。
    “外夷袭边又不是一天两天,难道真要重开互市不成?”
    几个人商讨来商讨去,仍旧是没好的建议。
    关口还是能守得住的。
    偏头关等关隘,根本不愁被外夷攻破,但问题是除了关隘之外,大明的兵马就没法出城。
    等于说,大明所谓的雄兵,只能立在城头上,看着敌人在自己的国土范围内肆虐,谁都不敢轻言出击,而之前贸然出击已经吃了败仗。
    鞑靼犯境的目的,也不是为了攻取这些关隘,就是为了劫掠。
    官兵遇到了强盗,出去打打不过,守在城里任由强盗胡来?
    这局面……
    简直无解。

一秒记住“书十三免费无弹窗阅读小说网”:www.shu1314.com 手机端:m.shu1314.com

本文网址:https://www.shu1314.com/xs/3/3416/155726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hu131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