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一章 传承(大结局)
推荐阅读:金色绿茵蔻蔻卓杨、从雄兵连开始行走诸天冷、从雄兵连开始行走诸天我自同风起、冷、从雄兵连开始行走诸天、重回二零零五独钓长江雪、汪晓筱周安安史明暇、德拉贡·伯恩、从指环王开始的龙裔、逆流十八载袁芷秦林叶曼、
至此,人们不再怀疑,刘协曾代表的时代,已经成为旧时代的符号。
也没有人怀疑,刘釜所领导的大汉王朝,才是新征程的起点。
当世人们,于今日,再回想刘釜十几年来走过的路,汉人们有感他年少时的恢弘之志,有感于他艰苦的奋斗之路,另有感于每一个同他而行的匡扶天下之有志之士。
这是刘釜与“道友们”的成长之路,亦是大汉王朝的转折之路,也是再兴之路。
而纵观时代之发展,历史的每一次转弯,看似充满了偶然,但实则充满了必然。
就如同没落腐朽,且为时代所抛弃的东汉王朝,必将被时代所抛弃,而迎来世纪之变一样。
人常言,乱世出英雄。
大变局之下,必有天之骄子,横空出世,亦正是如此,才造就了英雄辈出、激情四射的东汉末年。
有人引领时代风骚,自有人作为跟随者、道友,为了共同理想和目标,努力去缔造一个千古盛世,亦使中华文明,屹立于世界之巅。
千年之后,当异时空的后人,再回想这段历史时,除了感慨引领者的独特魅力外,也必将铭记住其之名,并去怀念他们的仁义道德,谓之曰:古君子之风。
但大部分却不会特别注意,在这个时代里,又有多少枯骨埋葬于地下。他们有的为了守护家园,有的为了心中大义,亦有不幸成为席卷入时代之卑微尘埃……
而不可否认的是,无数先贤们,有名,亦或是无名之辈,他们用鲜血和汗水,构建的华夏文明,终是大步向前迈进,并将一直前进。
数千年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会感慨先辈们的付出,才有了辽阔的疆域,璀璨的华夏文明,并成为指引全人类向星辰大海进发的灯塔。
这是骄傲!
大汉历建安十四年九月十六日。
人们必将铭记这一天。
长沙定王刘发之后,太祖高皇帝十五世孙,益州牧,三司令……刘釜,在百姓和文武百官请愿与拥护下,于长安登基,建元永庆。
即此,定都长安,以洛阳、成都、晋阳、襄阳为陪都。
同时,立嫡长子刘祈为皇太子,景文茵为帝后。
为刘釜内政外交,做出重大贡献,并引为道友的诸葛亮,为丞相,赐假节,封为忠候,参理国之重事。为刘釜北伐,并取得灭曹胜利,功勋卓著的法正,则为大将军,赐假节,为勇候,料理军纪大事……
另有甘宁、邓贤、霍峻、张松、陈群、司马懿等诸人,为刘釜大加封赏,赐予官职。
永兴元年始,天子刘釜励精图治,善待功臣,人言之比世祖尤胜。
至永兴十三年,自刘釜立国以来,大汉经济民生,已经恢复到了百年以来,最为强盛之时,人称之为“永兴之治”。
同年间,西域十六国,干扰汉之边境,刘釜下诏,以骠骑将军王平为统帅,领大汉铁骑,横扫西域十六国,后将之囊括于内,实行汉法汉制,重新定义了西部都护府。
永兴二十年,掸国遭受攻伐,其国主归顺于汉,受掸国求援,汉军进入掸国,轻松击败来犯之敌,后于掸国请求下,设立远南军事府。
……
至昌远十八年。
昌远,这也是天子刘釜在位的第二个年号。
四十四年过去,在大汉的历次保卫与守护之战中,算上海外岛屿领土,大汉领土足足扩大了一半。
而在刘釜设立工匠营,以大汉拥有超越当世世界的生产力下,大汉的商品,则是源源不断地输送出去,无论是往欧洲的陆路商道,还是海上商道,都为大汉输送源源不断的财富。
自此连绵数万里,在大汉商人的宣传下,在大汉商人向外的征程下,当时代的文明国家们,皆知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巨无霸一样的国度矗立。
外国人皆知有“汉”,而“汉”也成为了他们向往之地。
昌远十九年,汉天子刘釜,驾崩于长安,享年七十九岁。
刘釜的前半生,征战天下,匡扶汉室,为黎民百姓请命……其功劳,比之当年世祖再复汉室,更为艰难。
刘釜的后半生,为政天下,四十五年。
于内,在丞相诸葛亮等人辅佐下,依法治国,但同时于百姓,广泛实行仁政。
他常微服私访民间,着重从百姓生活实际出发,先解决吃的问题。
单是人口,从建安十四年,因几十年天下之乱,而至人口凋零,按照刘釜制定下的严格户籍把控制度,人口仅有两千余万。但到了昌远十六年的全国人口大普查中,含四个都护府于内,大汉人口足足到了八千万,不仅超越了桓帝永寿三年的五千六百万人口,更是直接超越了大汉全盛时期的人口。
稳定的内外环境,导致了大汉人口的剧烈增加,吃饭成了国之重视。好在自建安年起,刘釜即于南中就已经开始让专人,进行农作物培养培育,立国之后,复更名为农作院。农作院为大汉各地以提供优良作物,解决温饱问题,提供了巨大助力。再有赖于农具的更新换代,水利设施修建,想象中的大饥荒并没有发生。
人才方面,在稳定的财政增长基础上,天子刘釜实行察举和科举并行制。大汉门阀世家之力量,不可能于短短几十年内进行消除,包括跟随他征战天下的勋贵们,也需要一个特别优待之渠道。
所以,根植良久的察举制,自也不可能消除,刘釜更不可能实行九品中正制,来打击他形成的良好局面。进而,察举为一部分提供上升渠道,科举则是为最广大最普通的寒门百姓们,提供了参政议政的方式。
想要削弱门阀世家之力量,不可能一蹴而就,否则带来的巨大反击,定然会再次带来天下大乱。而这等平衡下,润物无声,大汉的未来,绝对的知识垄断已经不存在,且必将带来思想之飞跃。
而在文化方面,永兴和昌远两个时代里,陆续出现了“永兴八大家”和“昌远十才子”等文坛名人。这其中,源于经济之发展,带来了汉文化的兴盛。
……
对外方面,天子刘釜则建立强军,努力构建大汉防御体系,东南西北,四大都护府的扩充与设立,进而保证了大汉绝对的外部稳定环境。
昌远元年时,远至西方,一百多个国家,派出使臣,入长安,觐见伟大的大汉皇帝陛下刘釜。就是在西方最为庞大,同汉帝国齐名的罗马帝国,经历了王平平西域之战后,也不敢妄加冲突。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天子刘釜开创的时代。
所以,在昌远十九年,十月二十日,当一颗照耀整个汉帝国的伟大星辰坠落后,大汉百姓们,无不痛哭,天下人皆以祭奠。
因刘釜的巨大功绩,甚至高于太祖立国,世祖中兴。其去世后,经过群臣商议,由刘祈昭告天下,谥号仁佑,庙号中祖,葬于兴陵。
这是一个时代的落幕,也将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已年近六旬的皇太子刘祈,于此即天子位,在成为皇太子四十余年,协助刘釜处政之余,他将继续父亲没有结束的事业,传承其精神,用余生缔造并延续大汉的辉煌。
……
(全书完)
也没有人怀疑,刘釜所领导的大汉王朝,才是新征程的起点。
当世人们,于今日,再回想刘釜十几年来走过的路,汉人们有感他年少时的恢弘之志,有感于他艰苦的奋斗之路,另有感于每一个同他而行的匡扶天下之有志之士。
这是刘釜与“道友们”的成长之路,亦是大汉王朝的转折之路,也是再兴之路。
而纵观时代之发展,历史的每一次转弯,看似充满了偶然,但实则充满了必然。
就如同没落腐朽,且为时代所抛弃的东汉王朝,必将被时代所抛弃,而迎来世纪之变一样。
人常言,乱世出英雄。
大变局之下,必有天之骄子,横空出世,亦正是如此,才造就了英雄辈出、激情四射的东汉末年。
有人引领时代风骚,自有人作为跟随者、道友,为了共同理想和目标,努力去缔造一个千古盛世,亦使中华文明,屹立于世界之巅。
千年之后,当异时空的后人,再回想这段历史时,除了感慨引领者的独特魅力外,也必将铭记住其之名,并去怀念他们的仁义道德,谓之曰:古君子之风。
但大部分却不会特别注意,在这个时代里,又有多少枯骨埋葬于地下。他们有的为了守护家园,有的为了心中大义,亦有不幸成为席卷入时代之卑微尘埃……
而不可否认的是,无数先贤们,有名,亦或是无名之辈,他们用鲜血和汗水,构建的华夏文明,终是大步向前迈进,并将一直前进。
数千年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会感慨先辈们的付出,才有了辽阔的疆域,璀璨的华夏文明,并成为指引全人类向星辰大海进发的灯塔。
这是骄傲!
大汉历建安十四年九月十六日。
人们必将铭记这一天。
长沙定王刘发之后,太祖高皇帝十五世孙,益州牧,三司令……刘釜,在百姓和文武百官请愿与拥护下,于长安登基,建元永庆。
即此,定都长安,以洛阳、成都、晋阳、襄阳为陪都。
同时,立嫡长子刘祈为皇太子,景文茵为帝后。
为刘釜内政外交,做出重大贡献,并引为道友的诸葛亮,为丞相,赐假节,封为忠候,参理国之重事。为刘釜北伐,并取得灭曹胜利,功勋卓著的法正,则为大将军,赐假节,为勇候,料理军纪大事……
另有甘宁、邓贤、霍峻、张松、陈群、司马懿等诸人,为刘釜大加封赏,赐予官职。
永兴元年始,天子刘釜励精图治,善待功臣,人言之比世祖尤胜。
至永兴十三年,自刘釜立国以来,大汉经济民生,已经恢复到了百年以来,最为强盛之时,人称之为“永兴之治”。
同年间,西域十六国,干扰汉之边境,刘釜下诏,以骠骑将军王平为统帅,领大汉铁骑,横扫西域十六国,后将之囊括于内,实行汉法汉制,重新定义了西部都护府。
永兴二十年,掸国遭受攻伐,其国主归顺于汉,受掸国求援,汉军进入掸国,轻松击败来犯之敌,后于掸国请求下,设立远南军事府。
……
至昌远十八年。
昌远,这也是天子刘釜在位的第二个年号。
四十四年过去,在大汉的历次保卫与守护之战中,算上海外岛屿领土,大汉领土足足扩大了一半。
而在刘釜设立工匠营,以大汉拥有超越当世世界的生产力下,大汉的商品,则是源源不断地输送出去,无论是往欧洲的陆路商道,还是海上商道,都为大汉输送源源不断的财富。
自此连绵数万里,在大汉商人的宣传下,在大汉商人向外的征程下,当时代的文明国家们,皆知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巨无霸一样的国度矗立。
外国人皆知有“汉”,而“汉”也成为了他们向往之地。
昌远十九年,汉天子刘釜,驾崩于长安,享年七十九岁。
刘釜的前半生,征战天下,匡扶汉室,为黎民百姓请命……其功劳,比之当年世祖再复汉室,更为艰难。
刘釜的后半生,为政天下,四十五年。
于内,在丞相诸葛亮等人辅佐下,依法治国,但同时于百姓,广泛实行仁政。
他常微服私访民间,着重从百姓生活实际出发,先解决吃的问题。
单是人口,从建安十四年,因几十年天下之乱,而至人口凋零,按照刘釜制定下的严格户籍把控制度,人口仅有两千余万。但到了昌远十六年的全国人口大普查中,含四个都护府于内,大汉人口足足到了八千万,不仅超越了桓帝永寿三年的五千六百万人口,更是直接超越了大汉全盛时期的人口。
稳定的内外环境,导致了大汉人口的剧烈增加,吃饭成了国之重视。好在自建安年起,刘釜即于南中就已经开始让专人,进行农作物培养培育,立国之后,复更名为农作院。农作院为大汉各地以提供优良作物,解决温饱问题,提供了巨大助力。再有赖于农具的更新换代,水利设施修建,想象中的大饥荒并没有发生。
人才方面,在稳定的财政增长基础上,天子刘釜实行察举和科举并行制。大汉门阀世家之力量,不可能于短短几十年内进行消除,包括跟随他征战天下的勋贵们,也需要一个特别优待之渠道。
所以,根植良久的察举制,自也不可能消除,刘釜更不可能实行九品中正制,来打击他形成的良好局面。进而,察举为一部分提供上升渠道,科举则是为最广大最普通的寒门百姓们,提供了参政议政的方式。
想要削弱门阀世家之力量,不可能一蹴而就,否则带来的巨大反击,定然会再次带来天下大乱。而这等平衡下,润物无声,大汉的未来,绝对的知识垄断已经不存在,且必将带来思想之飞跃。
而在文化方面,永兴和昌远两个时代里,陆续出现了“永兴八大家”和“昌远十才子”等文坛名人。这其中,源于经济之发展,带来了汉文化的兴盛。
……
对外方面,天子刘釜则建立强军,努力构建大汉防御体系,东南西北,四大都护府的扩充与设立,进而保证了大汉绝对的外部稳定环境。
昌远元年时,远至西方,一百多个国家,派出使臣,入长安,觐见伟大的大汉皇帝陛下刘釜。就是在西方最为庞大,同汉帝国齐名的罗马帝国,经历了王平平西域之战后,也不敢妄加冲突。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天子刘釜开创的时代。
所以,在昌远十九年,十月二十日,当一颗照耀整个汉帝国的伟大星辰坠落后,大汉百姓们,无不痛哭,天下人皆以祭奠。
因刘釜的巨大功绩,甚至高于太祖立国,世祖中兴。其去世后,经过群臣商议,由刘祈昭告天下,谥号仁佑,庙号中祖,葬于兴陵。
这是一个时代的落幕,也将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已年近六旬的皇太子刘祈,于此即天子位,在成为皇太子四十余年,协助刘釜处政之余,他将继续父亲没有结束的事业,传承其精神,用余生缔造并延续大汉的辉煌。
……
(全书完)
一秒记住“书十三免费无弹窗阅读小说网”:www.shu1314.com 手机端:m.shu1314.com
本文网址:https://www.shu1314.com/xs/3/3270/159009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hu131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