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诸方总管
推荐阅读:网游之箭神无双、神医傻妃狠嚣张、叶辰萧初然、重生七零:糙汉老公掐腰宠、龙腾兵王、赘婿神皇、皇帝卸磨杀驴,从边疆开始造反、我以道种铸永生、替嫁新婚夜,植物人老公要离婚、修仙从神秘小鼎开始、
首批班师回朝的一万关西将士们很快便打点行装、准备妥当,只待汇合石城众人便可踏上返程了。然而正在这时候,却又出意外了。
这一次的意外倒不是李泰又施加了什么阻挠,而是于谨。于谨又生病了,这一次是真的。当陆通等人刚刚上路往石城去,于谨病危的消息便从石城送到了江陵。
李泰得知此事后也是颇为紧张,忙不迭派遣医师前往为于谨诊治病情,别搞到最后于谨病死了却被宇文泰误会是自己又做了什么手脚。为免再生波折,江陵但凡稍有名气的医生,甚至就连之前送去兴州做自家妻儿保健医生的姚僧垣,李泰都特意使人快马加鞭的迎往石城去。
“常山公病情如何了?”
抵达石城后,陆通便也一脸紧张的来到安置众人的城主府中,询问于谨的病情如何。
房间里于翼衣不解带的侍立在父亲病榻一旁,而于谨则神情惨淡的瘫卧在衾被内,整个人都精神萎靡、乏甚活力。
房间外侯莫陈顺叹息道:“荆襄气候湿冷、大异于关中,常山公终究不是少年,筋骨为邪风所侵,本身又有积郁于怀,突然病倒也属正常。”
此间潮寒的天气对于习惯了关中冬日干冷气候的关中人而言,是真的有点顶不住,就连身强体壮的营士们都自感有些吃不消,而于谨这种年过甲子的老人家当然也有点顶不顺。
但其实最关键还是心疾所致,虽然于谨日常没有什么心高气傲的显露,但也是从六镇兵变伊始便执掌兵马、建功立业,此番更被寄予厚望的统率大军南出武关,结果目的地还未到达便惨被夺权,心中滋味自然也是很不好受。
被软禁在石城的这段时间里,于谨每每听到前线传来什么好消息,便要忍不住的借酒消愁,身体情况也是每况愈下,终于在转过年来的时候一病不起。
陆通在入内探视一番后,眉头不免皱得更深,退出房间后便望着几人叹息道:“主上本意是常山公统率师旅返回关中,但今观常山公病态怕是难以立即上路。归师不久即至,是暂时先行上路,还是留此等待……”
“速行速行,迟恐生变!”
模样看着比于翼还要憔悴的宇文护听到这话后便连忙说道,武宁城被控制夺权的时候他虽然也很愤懑,但是精神状态尚好,可在听到北面传来尉迟迥的死讯后,他就变得忧恐起来,心里只盼望着能够尽快返回关中,一刻也不想继续逗留于此。
待见众人的目光都向他望来,宇文护又有些不自然的说道:“眼下李伯山正自得势,但是因为忙于镇抚新得人地而无暇他顾,一旦其眼前诸事了结,是绝对不会轻易退让!此番纠纷足以警人,诸位难道还以为他会是什么仁善之徒?万众去留,岂可系于一人!常山公留此想来不会有何大碍,速速将出征人马送归府中才是当务之急!”
在场几人听到宇文护这番话后,都没有急于发声表态。虽然说道理是这个道理,可是直接把重病在身的于谨抛弃在此终究还是有些不地道,既不好说也不好听。就算是宇文护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他们也不好意思发声附和。
正在这时候,于翼从房间中走出来,向着陆通欠身说道:“家父着我转告绥德公,前事未成、羞愧难当,本应直归府中叩告请罪,无奈老朽之躯不堪疾病摧残,只能请绥德公等先行一步。若是侥幸、侥幸捱过此劫,病情稍缓,一定从速归国……”
讲到这里,于翼语调便有些哽咽,冷冷瞥了宇文护一眼后,才向几人拱手而后退回了房间中。
“看来也只能先这么办了,待到归府之后再奏告主上遣使南来抚慰。”
陆通略作沉吟后便也开口说道,他也担心若再继续逗留恐怕会再生变数,倒不是怕李泰出尔反尔的搞事情,而是担心那些征士们会不会再出幺蛾子,毕竟这些人可未必全都归心似箭。
于是在韦孝宽等几路人马抵达石城之后,一行人便只能暂且留下于谨父子,然后便匆匆上路北行。一路上昼夜兼程,只用了不长的时间便抵达武关。
过了武关之后,早有中外府使者等候于此,主要是宣布对韦孝宽的调用,让他不必再返朝廷和中外府,直接率领本部人马东行过河、前往玉璧城驻守。
且不说征师回归后中外府是何光景,李泰在得到正式的封授之后,便也开始快速组建他的行台班底。原荆州总管府幕僚们可以直接招引到行台任命,像长孙俭直接便可担任行台长史。
虽然此人最开始的时候是被中外府作为一个钉子插入荆州军府中,但宇文护率军南来夺权时,长孙俭也显露出站在军府立场上的角度,并且还遭到了夺权心切的宇文护的处罚,显然是不会再受到中外府的信任。
长孙俭才能不俗而且经验丰富,之前还担任行台府长史,如今再担任李泰的行台长史也是正合其宜。至于中外府司马,李泰则决定将戍守义阳的赵刚召回担任,另以史静代替其人镇守义阳。
行台司录的话,李泰并没有再继续任用裴侠,他准备将裴侠放于州郡任用、发挥其理政牧民的才能,以柳敏担任行台司录这样一个台府的内部大管家。
裴鸿和崔彦昇也是从都水行署时期便跟随李泰的老人了,共事默契十足,正好用来担任行台左右丞。
如此任命一番,行台的长吏人事框架便基本上搭建起来了,至于其他的郎官、参军等员佐的任命就可以随意一些,挑选那些经验比较丰富的旧属分曹任事。
至于未来的行台驻地,李泰是打算放在襄阳而非原本的穰城。如今的他控制区域变得更加庞大,穰城无论是在方位上还是战略等各个方面,都已经不再适合作为行台的中心。而地当南北要冲、依山傍水的襄阳则就成为了一个合适的选择。
其实早在第一次抵达荆州的时候,李泰就畅想过来年某日将襄阳作为他的势力中心,时至今日终于实现了这一目标。
只是被鸠占鹊巢的梁王萧詧想必不会太开心,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世事流转变化,各方势力起伏兴衰,一旦局面形成,从来也不会以个体的感受而发生转移。随着江陵陷落,无论如何梁王萧詧都不可能再占据襄阳了。
眼下梁王仍然留在江陵,是因为李泰还要靠其配合来接收襄阳的人马士民。
在面对南朝的统合上,李泰不太愿意使用杀戮等强硬手段去进行,无论南朝的统治阶级多么腐朽,但平民总是无辜的,当他有余力可以用比较平和的方式进行统合的时候,便不愿意诸事付诸武力。
哪怕是过程会变得曲折一些,但如果仅仅只是程序上的些许波折便能换来局面的平稳过渡、民众们免于遭受战火的波及和伤害,李泰便认为是值得的。
至于说当中有什么人事隐患未能及时清除,也可以通过长期的治理将这些隐患消弭掉。反之如果他的统治不得人心,即便当时的清洗进行的再彻底,未来仍然会有不断的反叛此起彼伏。
眼下李泰还需要在江陵督战一段时间,于是便着令他所任命的行台属众们先行前往襄阳,将行台的人事框架搭建起来。
获得了承制封拜的权力后,李泰便也可以征辟和任命下属的官员,完善地方人事结构。如今他所统治的辖区广阔,大量的事务单凭行台自然不能完全处理妥当,必然还要设置下属的行政级别。
于是李泰便将其治土划分为五个总管府进行管理,首先便是荆州总管府,基本上保留了李泰最初来到荆州的时候、荆州州府所控制的范围,以沔北为主体、包括周边一些城戍和地区,也是李泰用心最多的地区。
荆州总管的人选,李泰打算以其堂兄李裒担任。李裒在东魏时便已出仕,来到关中后又在霸府任职数年,各种政务流程自然也是熟悉的,而且其人作为陇西李氏这一代最为年长之人,出任府下排名第一的总管也是非常合适。
除了李裒担任荆州总管之外,李泰还特意征辟李礼成的大舅哥、杨素之父杨敷南来担任荆州刺史。这是他与杨宽之间的约定,虽然杨宽被翻脸无情的臭黑獭给搞死了,而李泰也并不打算替杨宽翻案,但是之前的约定还是要遵守履行,只不过方式要按照李泰的想法来。
接下来便是以汉中为主体的梁州总管府,如今的梁州刺史崔猷也正好可以担任梁州总管,管理汉中山南诸地,并不需要做太大的调整。
然后便是以汉东地区为主体的安州总管府,汉东地区开拓已有数年,对于此地的管控也一直在加强。随着许多豪强部曲被调往淮南,更加深入的编户均田等各项事宜也要陆续推行。所以李泰便任命令狐延保担任安州总管,负责各项政令的实施推动。
远在淮南的合肥也需要设置一个合州总管府,作为如今李泰治下局势最为动荡的地区,合肥设置一个总管府有利于针对淮南方面的人事资源统筹调度,并且接纳那些向行台靠拢的淮南人员。至于总管人选,那也是现成的权景宣。
襄阳方面因有行台坐镇,倒是不需要特意设置一个总管府进行管理。但是江陵这里那是一定要设置一个的,而且较之别的总管府还要更加特殊一些。
江陵设置总管府的话,辖区既包括峡口以西巴中一部分地区,长江以南洞庭湖周边的一系列地区必然也要在其管控之下,无论是统辖的区域还是后续的变数都比较大,所以人选也就需要比较慎重。
原本韦孝宽如果没有离开的话,以韦孝宽担任江陵总管那是再合适不过了。但今韦孝宽已经返回关中,而杨忠想必也不会久留于此,那就要从李泰原本的部将当中挑选。
李泰眼下比较属意的有三个人选,分别是李迁哲、梁士彦和徐文盛。徐文盛作为南梁归降而来的将领,暂时或是不必加以总管重职。至于李迁哲和梁士彦,就让李泰有点无从抉择。
权衡一番后,他还是决定按照接下来针对王琳所部人马的清剿战事来考察一下几人的表现。无论是在才能上还是资历上,两人其实都有担任总管的资格,最终李泰也不排除设置双总管,让他们分别管理一部分区域的情况。
这五个总管府,基本上便构成了山南道大行台的统辖范围,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应该也不会再进行什么大幅度的人事调整。
诸总管之下更加细致的州郡长官和防戍将领们的任命,那就需要李泰来日抵达襄阳之后进行更加细致的挑选和调整。而且此番江陵之战仅仅只是进行了物质方面的奖酬,至于诸将的名爵官位,也要进行更加周全的论功评定再加以封授。
李泰所拥有的封拜黜陟的权力,除了基本的人事任命和官员升降等职权之外,也包括官爵的赐予。因此将士们的封赏只通过行台处理就能完成,当然最终的结果还是要奏报到朝廷中去,通过朝廷的名义加以认定。
在处理完这些人事构架上的调整和任命之后,李泰便开始布置针对湘州王琳所部人马的攻势了。
王琳绝不是一个容易解决的对手,且不说李泰对其原本人生履历的了解,就算在这个时空中,他也对当年王琳率军围堵自家水营的事迹记忆犹新。
此人作为平定侯景之乱的军功第一绝非浪得虚名,而其部众也都精勇有加,甚至在没有王琳的指挥下占据长沙作乱,搞得王僧辩都要吃瘪,可见其部伍战斗力之强悍。
眼下新年刚过,还处于一个枯水期,会对王琳水军战斗力和部伍的机动性造成一定程度的制约。如若等到天气转暖、江湖水涨,无疑会令战斗难度变得更高。
就算李泰所部人马已经配备了数量可观的舟船器械,但水战经验的养成并非朝夕之间。如果有的选,当然还是要选择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之内击败对手。
所以李泰也是打算在开春之前便将王琳这一劲敌给解决掉,哪怕不能彻底的围歼消灭,也要将之驱离江陵周边。
李泰这一次并不打算亲自过江征讨,而是以李迁哲为西路主将,率领一万人马连同徐世谱等诸军沿天门郡南下,自洞庭湖以西向湘州发起进攻,直击长沙城。
与此同时,梁士彦为东路军主将,同样率领一万人马由巴陵南下,以徐文盛为水军主将,水陆并进的沿洞庭湖向下进击。
除此之外,高乐等诸将同样也率部渡江,进驻洞庭湖与长江之间的赤亭、华容等地,控制要道的同时随时策应两路人马。诸军人马计有将近五万之众,对于王琳这个对手可谓是非常重视。
做完了这些人马调度之后,李泰便留在江陵城中,静待南面传回战果。
这一次的意外倒不是李泰又施加了什么阻挠,而是于谨。于谨又生病了,这一次是真的。当陆通等人刚刚上路往石城去,于谨病危的消息便从石城送到了江陵。
李泰得知此事后也是颇为紧张,忙不迭派遣医师前往为于谨诊治病情,别搞到最后于谨病死了却被宇文泰误会是自己又做了什么手脚。为免再生波折,江陵但凡稍有名气的医生,甚至就连之前送去兴州做自家妻儿保健医生的姚僧垣,李泰都特意使人快马加鞭的迎往石城去。
“常山公病情如何了?”
抵达石城后,陆通便也一脸紧张的来到安置众人的城主府中,询问于谨的病情如何。
房间里于翼衣不解带的侍立在父亲病榻一旁,而于谨则神情惨淡的瘫卧在衾被内,整个人都精神萎靡、乏甚活力。
房间外侯莫陈顺叹息道:“荆襄气候湿冷、大异于关中,常山公终究不是少年,筋骨为邪风所侵,本身又有积郁于怀,突然病倒也属正常。”
此间潮寒的天气对于习惯了关中冬日干冷气候的关中人而言,是真的有点顶不住,就连身强体壮的营士们都自感有些吃不消,而于谨这种年过甲子的老人家当然也有点顶不顺。
但其实最关键还是心疾所致,虽然于谨日常没有什么心高气傲的显露,但也是从六镇兵变伊始便执掌兵马、建功立业,此番更被寄予厚望的统率大军南出武关,结果目的地还未到达便惨被夺权,心中滋味自然也是很不好受。
被软禁在石城的这段时间里,于谨每每听到前线传来什么好消息,便要忍不住的借酒消愁,身体情况也是每况愈下,终于在转过年来的时候一病不起。
陆通在入内探视一番后,眉头不免皱得更深,退出房间后便望着几人叹息道:“主上本意是常山公统率师旅返回关中,但今观常山公病态怕是难以立即上路。归师不久即至,是暂时先行上路,还是留此等待……”
“速行速行,迟恐生变!”
模样看着比于翼还要憔悴的宇文护听到这话后便连忙说道,武宁城被控制夺权的时候他虽然也很愤懑,但是精神状态尚好,可在听到北面传来尉迟迥的死讯后,他就变得忧恐起来,心里只盼望着能够尽快返回关中,一刻也不想继续逗留于此。
待见众人的目光都向他望来,宇文护又有些不自然的说道:“眼下李伯山正自得势,但是因为忙于镇抚新得人地而无暇他顾,一旦其眼前诸事了结,是绝对不会轻易退让!此番纠纷足以警人,诸位难道还以为他会是什么仁善之徒?万众去留,岂可系于一人!常山公留此想来不会有何大碍,速速将出征人马送归府中才是当务之急!”
在场几人听到宇文护这番话后,都没有急于发声表态。虽然说道理是这个道理,可是直接把重病在身的于谨抛弃在此终究还是有些不地道,既不好说也不好听。就算是宇文护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他们也不好意思发声附和。
正在这时候,于翼从房间中走出来,向着陆通欠身说道:“家父着我转告绥德公,前事未成、羞愧难当,本应直归府中叩告请罪,无奈老朽之躯不堪疾病摧残,只能请绥德公等先行一步。若是侥幸、侥幸捱过此劫,病情稍缓,一定从速归国……”
讲到这里,于翼语调便有些哽咽,冷冷瞥了宇文护一眼后,才向几人拱手而后退回了房间中。
“看来也只能先这么办了,待到归府之后再奏告主上遣使南来抚慰。”
陆通略作沉吟后便也开口说道,他也担心若再继续逗留恐怕会再生变数,倒不是怕李泰出尔反尔的搞事情,而是担心那些征士们会不会再出幺蛾子,毕竟这些人可未必全都归心似箭。
于是在韦孝宽等几路人马抵达石城之后,一行人便只能暂且留下于谨父子,然后便匆匆上路北行。一路上昼夜兼程,只用了不长的时间便抵达武关。
过了武关之后,早有中外府使者等候于此,主要是宣布对韦孝宽的调用,让他不必再返朝廷和中外府,直接率领本部人马东行过河、前往玉璧城驻守。
且不说征师回归后中外府是何光景,李泰在得到正式的封授之后,便也开始快速组建他的行台班底。原荆州总管府幕僚们可以直接招引到行台任命,像长孙俭直接便可担任行台长史。
虽然此人最开始的时候是被中外府作为一个钉子插入荆州军府中,但宇文护率军南来夺权时,长孙俭也显露出站在军府立场上的角度,并且还遭到了夺权心切的宇文护的处罚,显然是不会再受到中外府的信任。
长孙俭才能不俗而且经验丰富,之前还担任行台府长史,如今再担任李泰的行台长史也是正合其宜。至于中外府司马,李泰则决定将戍守义阳的赵刚召回担任,另以史静代替其人镇守义阳。
行台司录的话,李泰并没有再继续任用裴侠,他准备将裴侠放于州郡任用、发挥其理政牧民的才能,以柳敏担任行台司录这样一个台府的内部大管家。
裴鸿和崔彦昇也是从都水行署时期便跟随李泰的老人了,共事默契十足,正好用来担任行台左右丞。
如此任命一番,行台的长吏人事框架便基本上搭建起来了,至于其他的郎官、参军等员佐的任命就可以随意一些,挑选那些经验比较丰富的旧属分曹任事。
至于未来的行台驻地,李泰是打算放在襄阳而非原本的穰城。如今的他控制区域变得更加庞大,穰城无论是在方位上还是战略等各个方面,都已经不再适合作为行台的中心。而地当南北要冲、依山傍水的襄阳则就成为了一个合适的选择。
其实早在第一次抵达荆州的时候,李泰就畅想过来年某日将襄阳作为他的势力中心,时至今日终于实现了这一目标。
只是被鸠占鹊巢的梁王萧詧想必不会太开心,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世事流转变化,各方势力起伏兴衰,一旦局面形成,从来也不会以个体的感受而发生转移。随着江陵陷落,无论如何梁王萧詧都不可能再占据襄阳了。
眼下梁王仍然留在江陵,是因为李泰还要靠其配合来接收襄阳的人马士民。
在面对南朝的统合上,李泰不太愿意使用杀戮等强硬手段去进行,无论南朝的统治阶级多么腐朽,但平民总是无辜的,当他有余力可以用比较平和的方式进行统合的时候,便不愿意诸事付诸武力。
哪怕是过程会变得曲折一些,但如果仅仅只是程序上的些许波折便能换来局面的平稳过渡、民众们免于遭受战火的波及和伤害,李泰便认为是值得的。
至于说当中有什么人事隐患未能及时清除,也可以通过长期的治理将这些隐患消弭掉。反之如果他的统治不得人心,即便当时的清洗进行的再彻底,未来仍然会有不断的反叛此起彼伏。
眼下李泰还需要在江陵督战一段时间,于是便着令他所任命的行台属众们先行前往襄阳,将行台的人事框架搭建起来。
获得了承制封拜的权力后,李泰便也可以征辟和任命下属的官员,完善地方人事结构。如今他所统治的辖区广阔,大量的事务单凭行台自然不能完全处理妥当,必然还要设置下属的行政级别。
于是李泰便将其治土划分为五个总管府进行管理,首先便是荆州总管府,基本上保留了李泰最初来到荆州的时候、荆州州府所控制的范围,以沔北为主体、包括周边一些城戍和地区,也是李泰用心最多的地区。
荆州总管的人选,李泰打算以其堂兄李裒担任。李裒在东魏时便已出仕,来到关中后又在霸府任职数年,各种政务流程自然也是熟悉的,而且其人作为陇西李氏这一代最为年长之人,出任府下排名第一的总管也是非常合适。
除了李裒担任荆州总管之外,李泰还特意征辟李礼成的大舅哥、杨素之父杨敷南来担任荆州刺史。这是他与杨宽之间的约定,虽然杨宽被翻脸无情的臭黑獭给搞死了,而李泰也并不打算替杨宽翻案,但是之前的约定还是要遵守履行,只不过方式要按照李泰的想法来。
接下来便是以汉中为主体的梁州总管府,如今的梁州刺史崔猷也正好可以担任梁州总管,管理汉中山南诸地,并不需要做太大的调整。
然后便是以汉东地区为主体的安州总管府,汉东地区开拓已有数年,对于此地的管控也一直在加强。随着许多豪强部曲被调往淮南,更加深入的编户均田等各项事宜也要陆续推行。所以李泰便任命令狐延保担任安州总管,负责各项政令的实施推动。
远在淮南的合肥也需要设置一个合州总管府,作为如今李泰治下局势最为动荡的地区,合肥设置一个总管府有利于针对淮南方面的人事资源统筹调度,并且接纳那些向行台靠拢的淮南人员。至于总管人选,那也是现成的权景宣。
襄阳方面因有行台坐镇,倒是不需要特意设置一个总管府进行管理。但是江陵这里那是一定要设置一个的,而且较之别的总管府还要更加特殊一些。
江陵设置总管府的话,辖区既包括峡口以西巴中一部分地区,长江以南洞庭湖周边的一系列地区必然也要在其管控之下,无论是统辖的区域还是后续的变数都比较大,所以人选也就需要比较慎重。
原本韦孝宽如果没有离开的话,以韦孝宽担任江陵总管那是再合适不过了。但今韦孝宽已经返回关中,而杨忠想必也不会久留于此,那就要从李泰原本的部将当中挑选。
李泰眼下比较属意的有三个人选,分别是李迁哲、梁士彦和徐文盛。徐文盛作为南梁归降而来的将领,暂时或是不必加以总管重职。至于李迁哲和梁士彦,就让李泰有点无从抉择。
权衡一番后,他还是决定按照接下来针对王琳所部人马的清剿战事来考察一下几人的表现。无论是在才能上还是资历上,两人其实都有担任总管的资格,最终李泰也不排除设置双总管,让他们分别管理一部分区域的情况。
这五个总管府,基本上便构成了山南道大行台的统辖范围,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应该也不会再进行什么大幅度的人事调整。
诸总管之下更加细致的州郡长官和防戍将领们的任命,那就需要李泰来日抵达襄阳之后进行更加细致的挑选和调整。而且此番江陵之战仅仅只是进行了物质方面的奖酬,至于诸将的名爵官位,也要进行更加周全的论功评定再加以封授。
李泰所拥有的封拜黜陟的权力,除了基本的人事任命和官员升降等职权之外,也包括官爵的赐予。因此将士们的封赏只通过行台处理就能完成,当然最终的结果还是要奏报到朝廷中去,通过朝廷的名义加以认定。
在处理完这些人事构架上的调整和任命之后,李泰便开始布置针对湘州王琳所部人马的攻势了。
王琳绝不是一个容易解决的对手,且不说李泰对其原本人生履历的了解,就算在这个时空中,他也对当年王琳率军围堵自家水营的事迹记忆犹新。
此人作为平定侯景之乱的军功第一绝非浪得虚名,而其部众也都精勇有加,甚至在没有王琳的指挥下占据长沙作乱,搞得王僧辩都要吃瘪,可见其部伍战斗力之强悍。
眼下新年刚过,还处于一个枯水期,会对王琳水军战斗力和部伍的机动性造成一定程度的制约。如若等到天气转暖、江湖水涨,无疑会令战斗难度变得更高。
就算李泰所部人马已经配备了数量可观的舟船器械,但水战经验的养成并非朝夕之间。如果有的选,当然还是要选择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之内击败对手。
所以李泰也是打算在开春之前便将王琳这一劲敌给解决掉,哪怕不能彻底的围歼消灭,也要将之驱离江陵周边。
李泰这一次并不打算亲自过江征讨,而是以李迁哲为西路主将,率领一万人马连同徐世谱等诸军沿天门郡南下,自洞庭湖以西向湘州发起进攻,直击长沙城。
与此同时,梁士彦为东路军主将,同样率领一万人马由巴陵南下,以徐文盛为水军主将,水陆并进的沿洞庭湖向下进击。
除此之外,高乐等诸将同样也率部渡江,进驻洞庭湖与长江之间的赤亭、华容等地,控制要道的同时随时策应两路人马。诸军人马计有将近五万之众,对于王琳这个对手可谓是非常重视。
做完了这些人马调度之后,李泰便留在江陵城中,静待南面传回战果。
一秒记住“书十三免费无弹窗阅读小说网”:www.shu1314.com 手机端:m.shu1314.com
本文网址:https://www.shu1314.com/xs/3/3205/241550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hu131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