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献奏出师表
推荐阅读:斗罗之龙枪逆世、逍遥大陆之少年英雄、冷宫罪妃、我和一群女人的故事、血色蜀山、万劫至尊、莫愁公主、逆天网游行、异世魔皇、只有我的轮回者知道剧情、
曹睿听了华歆和王朗的奏言,正准备下旨御驾亲征,领兵前去捉拿司马懿,大将军曹真却站出来表示反对。
“不可!文皇帝托孤于臣等数人,是知道司马仲达绝不会有异志的。如今事情还不知道真假,就要派兵去兴师问罪,岂不是真的逼他造反?此事颇有蹊跷,必是蜀、吴使用的反间计,为的就是要我君臣不攻自乱,然后敌人就可乘虚而入,还请陛下明察!”
曹睿被他说得将信将疑,问道:“若是司马懿真的造反,如何是好?”
曹真回道:“如果陛下心疑,不如仿照当初汉高祖伪游云梦之计,御驾临幸安邑,司马懿必然会亲自来迎接。到时想要拿他,只需要两名武士即可。”
他口中的汉高祖伪游云梦一句,指的是当初汉高祖刘邦,因为疑心韩信造反,于是用了陈平的计策,假装去云梦泽巡游并大会诸侯。
韩信不知是计,前去迎接御驾,被刘备轻轻松松地抓了起来。
曹睿这才采纳了曹真的建议,随即下旨命其监国,然后亲自统帅十万御林军,大张旗鼓地过了黄河,出了箕关,来到了河东郡治所安邑。
此时的司马懿并不知道榜文的事情,得知皇帝御驾来到安邑,自然是要前去拜见的。
而他为了向皇帝展现自己治军的成果,亲自挑选了精锐士兵数万人,盔甲鲜明地列阵前去迎接皇帝。
曹睿身边的近臣一见这种架势,急忙说道:“司马懿果然有反心,否则为何要率领如此大军前来面驾?”
这时曹睿也慌了,匆忙下旨让曹休领兵前去迎击。
曹休接旨后不敢怠慢,领着御林军火速前往拦截司马懿的军队,后者本就无心造反,看见御林军浩浩荡荡而来,还以为皇帝御驾来到,于是就带着麾下的将领们来到大路边拜倒迎接。
这个举动救了他一命,曹休见司马懿并未如同预料中那样领兵反抗,顿时知道事情可能是一个天大的误会,于是下马来到司马懿面前问道:“仲达受先帝托孤之重,何故造反?”
司马懿闻言大惊失色,这才意识到曹休率领御林军前来,竟然是来兴师问罪的。
他额头冷汗汩汩而下,急忙询问曹休,到底是怎么回事?
曹休将事情详细说了一遍,司马懿恍然大悟,叫起屈来:“此必是吴、蜀的反间之计,就是想让我君臣自相残害,然后便可乘虚而入,某当自去觐见天子并分辩之!”
随后就令带来的军队返回驻地,孤身一人来到曹睿的车驾前,拜伏于地,神色凄惨地奏道:“臣受先帝托孤之重,安敢有异心?此必是吴、蜀之奸计,臣请提一旅精兵,先破蜀,后伐吴,报先帝与陛下,以明臣心。”
此时的曹睿已经得到曹休的奏报,知道司马懿并无反心,但此时听他自愿领兵去征讨吴、蜀,却还是有些放心不下。
身边华歆进言道:“不可给他兵权,可将他罢官后放归故里。”
曹睿听了华歆的建议,便下旨将司马懿削去官职,遣回故乡,改由曹休总督雍、凉两州的兵马,随后摆驾返回了洛阳。
不久之后,这件事情被蜀国的细作得知,诸葛亮得到报告之后,不由得大喜:“吾欲伐魏久矣,怎奈有司马懿总督雍、凉兵马,因此一直未能出兵。如今他已经中计被贬,复有何忧?”
次日一早上朝之后,诸葛亮就向皇帝刘禅上奏,献上了自己连夜写好的奏章。
刘禅打开奏章一看,赫然竟是一篇文采斐然的《出师表》: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罢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以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穆,优劣得所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咨,以彰其慢。
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一篇出师表,写得情真意切,又不厌其烦地向刘禅说明何人可用,哪些大臣可以信任,敦敦教导如慈父叮嘱儿子一般。
刘禅看完奏章之后,很是感动了一番,对诸葛亮说道:“此前相父南征蛮方,远涉艰难,刚刚回师不久,还未好好休养,又要领军北伐,恐怕太过操劳。”
诸葛亮回道:“臣受先帝托孤之重,夙夜不敢懈怠。如今南方已平,再无内顾之忧,不乘此时北伐恢复中原,更待何时?”
文臣中的太史谯周出班奏道:“臣夜观天象,北方旺气正盛,星光明亮,只怕不可图也。”
随后又转向诸葛亮说道:“丞相通晓天文,何必要逆天而行?”
诸葛亮缓缓摇头:“天道变幻莫测,岂可拘泥于常理?何况我也不是要马上出兵,而是先将兵马驻扎于汉中,做好北伐准备,看魏国动静而后决定行止。”
“不可!文皇帝托孤于臣等数人,是知道司马仲达绝不会有异志的。如今事情还不知道真假,就要派兵去兴师问罪,岂不是真的逼他造反?此事颇有蹊跷,必是蜀、吴使用的反间计,为的就是要我君臣不攻自乱,然后敌人就可乘虚而入,还请陛下明察!”
曹睿被他说得将信将疑,问道:“若是司马懿真的造反,如何是好?”
曹真回道:“如果陛下心疑,不如仿照当初汉高祖伪游云梦之计,御驾临幸安邑,司马懿必然会亲自来迎接。到时想要拿他,只需要两名武士即可。”
他口中的汉高祖伪游云梦一句,指的是当初汉高祖刘邦,因为疑心韩信造反,于是用了陈平的计策,假装去云梦泽巡游并大会诸侯。
韩信不知是计,前去迎接御驾,被刘备轻轻松松地抓了起来。
曹睿这才采纳了曹真的建议,随即下旨命其监国,然后亲自统帅十万御林军,大张旗鼓地过了黄河,出了箕关,来到了河东郡治所安邑。
此时的司马懿并不知道榜文的事情,得知皇帝御驾来到安邑,自然是要前去拜见的。
而他为了向皇帝展现自己治军的成果,亲自挑选了精锐士兵数万人,盔甲鲜明地列阵前去迎接皇帝。
曹睿身边的近臣一见这种架势,急忙说道:“司马懿果然有反心,否则为何要率领如此大军前来面驾?”
这时曹睿也慌了,匆忙下旨让曹休领兵前去迎击。
曹休接旨后不敢怠慢,领着御林军火速前往拦截司马懿的军队,后者本就无心造反,看见御林军浩浩荡荡而来,还以为皇帝御驾来到,于是就带着麾下的将领们来到大路边拜倒迎接。
这个举动救了他一命,曹休见司马懿并未如同预料中那样领兵反抗,顿时知道事情可能是一个天大的误会,于是下马来到司马懿面前问道:“仲达受先帝托孤之重,何故造反?”
司马懿闻言大惊失色,这才意识到曹休率领御林军前来,竟然是来兴师问罪的。
他额头冷汗汩汩而下,急忙询问曹休,到底是怎么回事?
曹休将事情详细说了一遍,司马懿恍然大悟,叫起屈来:“此必是吴、蜀的反间之计,就是想让我君臣自相残害,然后便可乘虚而入,某当自去觐见天子并分辩之!”
随后就令带来的军队返回驻地,孤身一人来到曹睿的车驾前,拜伏于地,神色凄惨地奏道:“臣受先帝托孤之重,安敢有异心?此必是吴、蜀之奸计,臣请提一旅精兵,先破蜀,后伐吴,报先帝与陛下,以明臣心。”
此时的曹睿已经得到曹休的奏报,知道司马懿并无反心,但此时听他自愿领兵去征讨吴、蜀,却还是有些放心不下。
身边华歆进言道:“不可给他兵权,可将他罢官后放归故里。”
曹睿听了华歆的建议,便下旨将司马懿削去官职,遣回故乡,改由曹休总督雍、凉两州的兵马,随后摆驾返回了洛阳。
不久之后,这件事情被蜀国的细作得知,诸葛亮得到报告之后,不由得大喜:“吾欲伐魏久矣,怎奈有司马懿总督雍、凉兵马,因此一直未能出兵。如今他已经中计被贬,复有何忧?”
次日一早上朝之后,诸葛亮就向皇帝刘禅上奏,献上了自己连夜写好的奏章。
刘禅打开奏章一看,赫然竟是一篇文采斐然的《出师表》: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罢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以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穆,优劣得所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咨,以彰其慢。
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一篇出师表,写得情真意切,又不厌其烦地向刘禅说明何人可用,哪些大臣可以信任,敦敦教导如慈父叮嘱儿子一般。
刘禅看完奏章之后,很是感动了一番,对诸葛亮说道:“此前相父南征蛮方,远涉艰难,刚刚回师不久,还未好好休养,又要领军北伐,恐怕太过操劳。”
诸葛亮回道:“臣受先帝托孤之重,夙夜不敢懈怠。如今南方已平,再无内顾之忧,不乘此时北伐恢复中原,更待何时?”
文臣中的太史谯周出班奏道:“臣夜观天象,北方旺气正盛,星光明亮,只怕不可图也。”
随后又转向诸葛亮说道:“丞相通晓天文,何必要逆天而行?”
诸葛亮缓缓摇头:“天道变幻莫测,岂可拘泥于常理?何况我也不是要马上出兵,而是先将兵马驻扎于汉中,做好北伐准备,看魏国动静而后决定行止。”
一秒记住“书十三免费无弹窗阅读小说网”:www.shu1314.com 手机端:m.shu1314.com
本文网址:https://www.shu1314.com/xs/2/2964/104925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hu131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