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南京之争再起(上)
推荐阅读:位面发展计划、神通不朽、虚拟尽头陈涉、诸天开局长生药、虚拟尽头青衫取醉、陈涉、虚拟尽头、我成帝了金手指才来孟川、重生老婆粉:爱豆竟然暗恋我、邰初、
遵照东方家老爷的遗愿,丧事处理的并不隆重,来吊唁的除了东方家的一些亲朋故旧,和东方未明在台湾的一些好朋友之外,来得多的就是老爷在疗养院认识的一些老伙计,以及曾经的一些战友,从他们的脸上东方未明能感到一丝沧桑与悲凉,这样看到昔日的老伙伴一个接一个的离场,他们已经经历了很多次了吧!东方未明的小姑东方兰哭得很伤心,整个东方家,因为难得有一个千金,老爷宠的也就是这个小姑。虽然大家的心情很低落,但是老人毕竟是安然离世的。处理完丧失,东方未明就和家人们一起带着老人的骨灰回到了老家,早年重休憩的曾祖母的墓冢旁如今又多了一座坟,“生不能同床,死亦同穴”,这样两位老人也能安息了吧!
“未明,你没事吧?”看到东方未明望着坟茔一动不动,黄蓉有些担心。老人的丧事已经处理完,东方未明和黄蓉也准备离开了,在走之前东方未明带着她来到两位老人的墓前告别。
“没事的,其实我们应该为两位老人高兴的,只不过他们等的这一天实在太长了!”东方未明搂着黄蓉,眼神有些深邃。
“嗯!”黄蓉咬了咬嘴唇,轻轻地说道,“他们也一定会高兴的。”
“是啊!我们走吧!”东方未明和黄蓉的手紧紧地握着,经历了这么多,他们已经懂得了什么东西是这个世界上值得珍惜的。
……
东方未明和黄蓉消失在传媒三个月后,再次亮相的时候已经是《拉贝日记》在南京的映礼了。而就在《拉贝日记》映的前一天,路川的《南京南京》已经在举办了映礼。于是,两部相同题材的电影,自然而然地被摆在了案板之上,所谓的“南京之争”也就应运而生的,当然其中起着推波助澜作用的非传媒莫属了。《南京南京》映礼东方未明和周远都是受到邀请的,由于东方未明那时还在家乡处理曾祖父的身后事,并没有参加,而周远一开始也不愿意亲自去,还是苏岩给东方未明打了电话,东方未明劝他和苏岩一起去一趟,毕竟人家以礼敬之,我们也应该以礼待之。不过,看了《南京南京》之后,周远回去的时候一直都没有好脸色,这个剧本他当初就是反对的,就算拍得再好,也不会让他高兴。传媒这回也挺有意思,并没有像当初一部电影上映之后,马上就展开狂轰滥炸般地评论,看来大家都把目光放在了《拉贝日记》上,等着看两部电影打擂的精彩盛况呢!
“未明,你也真是的,自己不去看路川那部电影就算了,为什么偏要我亲自去?”映大厅内,周远和东方未明招呼完那些演艺圈的各路人马之后,刚坐定的东方未明就接到了周远的抱怨。
东方未明笑了笑,路川那部电影他前世又不是没看过,实在是不能再看第二遍了,路川电影中的艺术性不容否定,但是全剧中那种绝望的气息实在有些太过压抑,并不适合他再看第二次,当然你的承受能力异于常人的话,那东方未明也无话可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各种史料、纪录片,东方未明也都仔细过部电影中反复地割裂这种伤痛,反而有些过犹不及了。何况,其中的那个日本人,不仅普通的中国人看了会有些别扭,就连日本人也不远承认自己的士兵会是这样的吧!“好了,远哥,你可是我们公司的管理者,你不去谁去,再说无论这个剧本怎么样,华谊和路川毕竟还是能和我们成为朋友的嘛?”
“ok!我说不过你,不过路川那部《南京南京》我是真得不喜欢,我还是比较喜欢这部《拉贝日记》!”周远说道。
“你看过片了?”
“嗯,按你说的,贾彰柯收集了大量的史料,德国那边也很重视这部电影,这回参与拍摄的都是他们好的演员和团队,而且你还别说,这些德国人看上去虽然有些古板,但为人却也正值得很,工作的时候一丝不苟,私下里还经常让我们这些中国人教他们汉语。想起来,一帮人倒是蛮可爱的。”周远笑着说道,看来这群德国电影人给他的映像非常好。
……
就在东方未明和周远还在闲聊的时候,《拉贝日记》的映礼正式开始了。周远再次扬了他短小精悍的语言风格,将舞台交给了《拉贝日记》的一众主创。
贾彰柯一上台就表示今天是他这一年多来轻松的一天,他说,这一年多他几乎都是在南京度过的,除了他还有很多的德国演员以及工作人员,他们都是很认真地在对待这样一个历史题材,南京城在六十多年前的那一幕就像是活生生地又在他们面前重现了一遍,他们的内心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考验,所以《拉贝日记》可以算是他们呕心沥血之作。
如果说贾彰柯的话让人们感到一丝沉重的话,那么接下来德国演员的出场让大家的心情放松了几许。现场几位德国主创特意秀了一下自己的,据说爱开玩笑的图库尔在片场学会的第一句是“我怀孕了”,布会上他大赞中国美食,称“中国菜是亚洲菜之母”,傅瑞安则一板一眼地说了一句“我要喝啤酒,冰的”。当被评价为和原型人物“约翰?拉贝”神似之后,男主角乌里希?图库尔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像拉贝?很简单啊,因为我祖父就长这样!而且当时他也给一家德国厂商工作,但不是西门。”
谈到中德两国演员之间的合作,作为‘中国龙’年轻演员的张净初着实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中国龙”现在的女演员甚多,张净初并不是十分惹眼,东方未明选择让她来演除了原版电影中本来就有她的角色,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张净初在《孔雀中》的姐姐形象,《孔雀》中的姐姐外表清秀气,素净的脸庞,两个小辫儿衬着干净的白衬衣,一颦一笑中有一种别样的清纯,然而柔弱外表下的内心却刚烈执拗,桀骜不驯的眼神里,闪烁着追逐梦想的光芒,她下得了任何的狠心,就像她可以一下扯掉自己的裙一样大胆、决绝。而且张净初平时也是这样平和温婉之下,常常表现出的是一种坚强的韧劲。这也许跟她的身世有关,从小在山区长大。跟哥哥跑去山上捡石头、摘果,像个野孩。中戏导演系毕业,演戏对于她曾经只是勤工俭学的手段。起初接这部戏的时候,张静初先说的并不是自己不行,而是对年轻的贾彰柯是否能驾驭这样的历史题材还是持怀疑态度,而在拍摄中贾彰柯认真严谨的态度则让他完全放下了这种顾虑。张净初称“影片非常棒的还原了历史。”而贾彰柯也对张静初的表演功力赞誉有加,“每个镜头几乎拍两条就过,做的非常好。”这样也为他们后来很多部电影的合作打下了基础。
接下来,约翰?拉贝的孙托马斯?拉贝带来了《拉贝日记》原件,也引起在场所有人的好奇,众主创们是捧着几本书竞相传阅。据托马斯?拉贝说,“这几本日记已经保存了5o年之久,我的祖父一生共写过23本书,有关于南京的,其中有两千多页的资料,过去十年这几本日记一直由我来保管。”他希望影片能在日本上映。此外托马斯?拉贝还现场为影片中的日本演员香川照之颁了届拉贝和平奖,以鼓励他“以非凡的勇气接演了这部影片,承担起反思历史的责任。”在片中扮演朝香宫鸠彦亲王的香川照之由于正在日本拍戏不能前来,但对获颁此奖表示非常荣幸。托马斯还表示,他将于今日会见日本大使,并提议将南京和广岛结为友谊城市,前提是日本正式承认南京大屠杀暴行。而针对中国观众为关心的日本上映问题,导演介绍,截至目前只有一家日本行商表示愿意买片,但前提是删掉片中所有香川照之的戏。对此贾彰柯已经表示不会妥协,但仍然希望影片会在日本上映。对于知道结果的东方未明并没有对此表任何看法,也许对于日本的普通民众观看这样一部电影并不会造成多大的反响,但是日本政界根本不会让这样一部反映南京大屠杀的电影进入日本民众的主流视线,这其中牵扯到的政治利益往往要比一件事情的真实性加让人回味。
影正式开始之前,后一个出场的是8o岁的老奶奶,主持人介绍说她也是《拉贝日记》的一名演员,当时大家都非常惊讶。她可能是中国电影史上年龄大的群众演员,也可能是“表演”真实的群众演员,这位8o岁的老奶奶客串演出了一个难民,而她本人就是当年被拉贝拯救过的南京百姓之一。老奶奶表示:“第一次演电影,其实就是希望能够报答一下拉贝,他救了我们那么多人的命,我们却没能为他做点什么。”据老奶奶回忆,当年她和大量难民躲在拉贝家中,日军不敢进来,大家也都知道“不出去是安全的”。“后来我结了婚,家就在拉贝故居旁边,一睁眼就能看到,所以一直觉得没有离开。再后来这里面立了拉贝的雕像,我就经常来这边看他。近老了,腿脚不灵便,就来得少一些了。”从老人的话里话外,大家都感受到了其中浓浓感恩与怀念,于是大家的心中对《拉贝日记》这样一个沉重的话题也心怀起几分温暖的色彩……
“未明,你没事吧?”看到东方未明望着坟茔一动不动,黄蓉有些担心。老人的丧事已经处理完,东方未明和黄蓉也准备离开了,在走之前东方未明带着她来到两位老人的墓前告别。
“没事的,其实我们应该为两位老人高兴的,只不过他们等的这一天实在太长了!”东方未明搂着黄蓉,眼神有些深邃。
“嗯!”黄蓉咬了咬嘴唇,轻轻地说道,“他们也一定会高兴的。”
“是啊!我们走吧!”东方未明和黄蓉的手紧紧地握着,经历了这么多,他们已经懂得了什么东西是这个世界上值得珍惜的。
……
东方未明和黄蓉消失在传媒三个月后,再次亮相的时候已经是《拉贝日记》在南京的映礼了。而就在《拉贝日记》映的前一天,路川的《南京南京》已经在举办了映礼。于是,两部相同题材的电影,自然而然地被摆在了案板之上,所谓的“南京之争”也就应运而生的,当然其中起着推波助澜作用的非传媒莫属了。《南京南京》映礼东方未明和周远都是受到邀请的,由于东方未明那时还在家乡处理曾祖父的身后事,并没有参加,而周远一开始也不愿意亲自去,还是苏岩给东方未明打了电话,东方未明劝他和苏岩一起去一趟,毕竟人家以礼敬之,我们也应该以礼待之。不过,看了《南京南京》之后,周远回去的时候一直都没有好脸色,这个剧本他当初就是反对的,就算拍得再好,也不会让他高兴。传媒这回也挺有意思,并没有像当初一部电影上映之后,马上就展开狂轰滥炸般地评论,看来大家都把目光放在了《拉贝日记》上,等着看两部电影打擂的精彩盛况呢!
“未明,你也真是的,自己不去看路川那部电影就算了,为什么偏要我亲自去?”映大厅内,周远和东方未明招呼完那些演艺圈的各路人马之后,刚坐定的东方未明就接到了周远的抱怨。
东方未明笑了笑,路川那部电影他前世又不是没看过,实在是不能再看第二遍了,路川电影中的艺术性不容否定,但是全剧中那种绝望的气息实在有些太过压抑,并不适合他再看第二次,当然你的承受能力异于常人的话,那东方未明也无话可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各种史料、纪录片,东方未明也都仔细过部电影中反复地割裂这种伤痛,反而有些过犹不及了。何况,其中的那个日本人,不仅普通的中国人看了会有些别扭,就连日本人也不远承认自己的士兵会是这样的吧!“好了,远哥,你可是我们公司的管理者,你不去谁去,再说无论这个剧本怎么样,华谊和路川毕竟还是能和我们成为朋友的嘛?”
“ok!我说不过你,不过路川那部《南京南京》我是真得不喜欢,我还是比较喜欢这部《拉贝日记》!”周远说道。
“你看过片了?”
“嗯,按你说的,贾彰柯收集了大量的史料,德国那边也很重视这部电影,这回参与拍摄的都是他们好的演员和团队,而且你还别说,这些德国人看上去虽然有些古板,但为人却也正值得很,工作的时候一丝不苟,私下里还经常让我们这些中国人教他们汉语。想起来,一帮人倒是蛮可爱的。”周远笑着说道,看来这群德国电影人给他的映像非常好。
……
就在东方未明和周远还在闲聊的时候,《拉贝日记》的映礼正式开始了。周远再次扬了他短小精悍的语言风格,将舞台交给了《拉贝日记》的一众主创。
贾彰柯一上台就表示今天是他这一年多来轻松的一天,他说,这一年多他几乎都是在南京度过的,除了他还有很多的德国演员以及工作人员,他们都是很认真地在对待这样一个历史题材,南京城在六十多年前的那一幕就像是活生生地又在他们面前重现了一遍,他们的内心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考验,所以《拉贝日记》可以算是他们呕心沥血之作。
如果说贾彰柯的话让人们感到一丝沉重的话,那么接下来德国演员的出场让大家的心情放松了几许。现场几位德国主创特意秀了一下自己的,据说爱开玩笑的图库尔在片场学会的第一句是“我怀孕了”,布会上他大赞中国美食,称“中国菜是亚洲菜之母”,傅瑞安则一板一眼地说了一句“我要喝啤酒,冰的”。当被评价为和原型人物“约翰?拉贝”神似之后,男主角乌里希?图库尔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像拉贝?很简单啊,因为我祖父就长这样!而且当时他也给一家德国厂商工作,但不是西门。”
谈到中德两国演员之间的合作,作为‘中国龙’年轻演员的张净初着实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中国龙”现在的女演员甚多,张净初并不是十分惹眼,东方未明选择让她来演除了原版电影中本来就有她的角色,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张净初在《孔雀中》的姐姐形象,《孔雀》中的姐姐外表清秀气,素净的脸庞,两个小辫儿衬着干净的白衬衣,一颦一笑中有一种别样的清纯,然而柔弱外表下的内心却刚烈执拗,桀骜不驯的眼神里,闪烁着追逐梦想的光芒,她下得了任何的狠心,就像她可以一下扯掉自己的裙一样大胆、决绝。而且张净初平时也是这样平和温婉之下,常常表现出的是一种坚强的韧劲。这也许跟她的身世有关,从小在山区长大。跟哥哥跑去山上捡石头、摘果,像个野孩。中戏导演系毕业,演戏对于她曾经只是勤工俭学的手段。起初接这部戏的时候,张静初先说的并不是自己不行,而是对年轻的贾彰柯是否能驾驭这样的历史题材还是持怀疑态度,而在拍摄中贾彰柯认真严谨的态度则让他完全放下了这种顾虑。张净初称“影片非常棒的还原了历史。”而贾彰柯也对张静初的表演功力赞誉有加,“每个镜头几乎拍两条就过,做的非常好。”这样也为他们后来很多部电影的合作打下了基础。
接下来,约翰?拉贝的孙托马斯?拉贝带来了《拉贝日记》原件,也引起在场所有人的好奇,众主创们是捧着几本书竞相传阅。据托马斯?拉贝说,“这几本日记已经保存了5o年之久,我的祖父一生共写过23本书,有关于南京的,其中有两千多页的资料,过去十年这几本日记一直由我来保管。”他希望影片能在日本上映。此外托马斯?拉贝还现场为影片中的日本演员香川照之颁了届拉贝和平奖,以鼓励他“以非凡的勇气接演了这部影片,承担起反思历史的责任。”在片中扮演朝香宫鸠彦亲王的香川照之由于正在日本拍戏不能前来,但对获颁此奖表示非常荣幸。托马斯还表示,他将于今日会见日本大使,并提议将南京和广岛结为友谊城市,前提是日本正式承认南京大屠杀暴行。而针对中国观众为关心的日本上映问题,导演介绍,截至目前只有一家日本行商表示愿意买片,但前提是删掉片中所有香川照之的戏。对此贾彰柯已经表示不会妥协,但仍然希望影片会在日本上映。对于知道结果的东方未明并没有对此表任何看法,也许对于日本的普通民众观看这样一部电影并不会造成多大的反响,但是日本政界根本不会让这样一部反映南京大屠杀的电影进入日本民众的主流视线,这其中牵扯到的政治利益往往要比一件事情的真实性加让人回味。
影正式开始之前,后一个出场的是8o岁的老奶奶,主持人介绍说她也是《拉贝日记》的一名演员,当时大家都非常惊讶。她可能是中国电影史上年龄大的群众演员,也可能是“表演”真实的群众演员,这位8o岁的老奶奶客串演出了一个难民,而她本人就是当年被拉贝拯救过的南京百姓之一。老奶奶表示:“第一次演电影,其实就是希望能够报答一下拉贝,他救了我们那么多人的命,我们却没能为他做点什么。”据老奶奶回忆,当年她和大量难民躲在拉贝家中,日军不敢进来,大家也都知道“不出去是安全的”。“后来我结了婚,家就在拉贝故居旁边,一睁眼就能看到,所以一直觉得没有离开。再后来这里面立了拉贝的雕像,我就经常来这边看他。近老了,腿脚不灵便,就来得少一些了。”从老人的话里话外,大家都感受到了其中浓浓感恩与怀念,于是大家的心中对《拉贝日记》这样一个沉重的话题也心怀起几分温暖的色彩……
一秒记住“书十三免费无弹窗阅读小说网”:www.shu1314.com 手机端:m.shu1314.com
本文网址:https://www.shu1314.com/xs/2/2566/77515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hu131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