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二十三 猜测(3)
推荐阅读:因为剧本是这么写的真正女主角李叶、因为剧本是这么写的哦雷哇刚大木哒、真正女主角李叶、因为剧本是这么写的、唐末狐臣、我为天帝,召唤亿万仙神、我挂机了千万年、让你代管艺人,全成大明星了杨清华王希、让你代管艺人,全成大明星了鲜橙炒腊肉、富贵妾、
达拉宫卫华知道是西藏自治区的府,但是说起布史卫华并不了解,也不明白布达拉宫在藏传佛教历史中的地位。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是在我国西藏、内蒙古等地区流行的一种宗教,是公元七世纪密教传入西藏以后,搀入了本地固有的宗教成分“苯教”形成的一种宗教,为了区别于一般的佛教,被称为喇嘛教。
藏传佛教开始于七世纪中叶。当时的西藏松赞干布藏王,在他的两个妻子,唐文成公主和尼泊尔毗俱~,藏名尺尊公主共同的影响下~依了佛教。他派遣大臣端美三菩提等十六人到印度学习梵文和佛经,回来后创造了藏语文字并开始翻译了一些佛经,到了八世纪中叶藏王持松德赞迎请莲华生由印度入藏,折服了原来盛行的笨教,佛教于是得到了弘扬。莲华生入藏之后,先建立了桑耶寺,度僧出家,成立僧伽,并请译师从梵文翻译大批佛典,同时也从汉文翻译一些佛经。据登嘎尔目录布敦认为是持松德赞王府所编,当时译出的大小显密经律论有七百三十八种,从汉文转译的三十二种,故当时佛教流传是很兴盛的。但在九世纪中叶,西藏佛教曾一度遭到破坏,即所谓朗达玛灭法,曾有一段时间(842-978)佛教沉寂了。后来由原西康地区再度传入,西藏佛教又得复苏。十一世纪时有孟加拉佛教大师阿底峡入藏,公元一零四二年又开始大弘佛法,同时藏族比丘仁钦桑波,宝贤等翻译了很多的经论。西藏史上称朗达玛灭法之前为前弘期,之后重兴的佛教为后弘期。
藏传佛教的传承方式既有师徒传承方式,如宁玛派、噶举派、噶当派;也有家族传承方式,如萨迦派,基本上采用以昆氏家族为基础的家族传承方式。但最具特色的还是活佛转世制度。“政教合一”是喇嘛教的另一大特点。历史上,藏传佛教的多数派别都和一定的政治势力(包括地方实力集团或家族势力)结合在一起,形成政教合一制度,教依政而行,政持教而立,彼此依存。这一制度在吐蕃赤祖德赞赞普时初见雏形,至萨迦派时正式确立,其后不断完善,待格鲁派掌西藏地方政教大权后而达鼎盛。新中国成立之后,在一九五九年西藏民主改革时废除了这种政教合一的统治形式。
藏传佛教进入各个教派形成时期是十一世纪中期以后,相继涌现噶当、萨迦、宁玛、噶举、格鲁、希解、觉宇、觉囊、郭扎、夏鲁等教派。有较大影响力并流传至今是当、萨迦、宁玛、噶举、格鲁五个教派,其它的教派由于势力的微薄,已渐渐在历史的舞台上隐退。
当派创建于一零五六年。藏语“噶”指佛语,“当”指教授。通俗说法是用佛的教诲来指导凡人接受佛教道理。当派的奠基人,是古格时期从印度迎请过来的著名佛教大师阿底峡,热振寺是噶当派的主寺。该教派以修习显宗为主,主张先显后密。在当派传承中,形成了三个主要支派:教授派、教典派、教诫派,并各有自己所依的典藉和教义。十三世纪晚期,一位名叫.丹惹迟的当教典派僧人,把当派的纳塘寺搜集保存的大量藏译佛经编订成《甘珠尔》、《丹珠尔》。这就是在佛教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藏文《大藏经》最早的编本。当派由于教理系统化、修持规范化,因而对藏传佛教其他各派都有重大影响。举、萨迦派的一些重要僧人都向当派学习。而格鲁派则是直接在当派的基础上建立的,故有“新噶当派”之称。此外,藏传佛教中一切大论的讲说,也都源于噶当派。十五世纪时格鲁派兴起后,因格鲁派是在噶当派教义的基础上展而来的,因此原属噶当派的寺院,都逐渐成了格鲁派的寺院,噶当派从此在藏区隐灭。
萨迦派:萨迦,藏语意为灰白土,因该派的主寺----萨迦寺建寺所在地呈灰白色而得名。创始于一零七三年,由于该教派寺院围墙涂有象征文殊、观音和金刚手菩萨的红、白、黑三色花条,故又称花教。萨迦派的教主由款氏家族世代相传。有血统、法流两支传承。萨迦派不禁娶妻,但规定生子后不再接近女人。僧人戴红色、莲花状僧冠,穿着红色袈裟。十三世纪中,萨迦派展成具有强大政治势力的教派,有过著名的“萨迦五祖”。其中,萨迦四祖萨班兖坚赞,于一二四七年率西藏各个封建势力归顺蒙古。萨班去世后,萨迦五祖八思巴,受到元朝皇帝极大的恩宠,被封为“国师”、“帝师”、“大宝法王”,并奉命创制了“八思巴文”。这种蒙古新文字,流通蒙古全境,促进了蒙古的社会、文化进步。萨迦派教义是属于“时轮金刚法”和“金刚持法”的体系传承。时轮金刚法至今是藏传佛教最重要的学科之一。
萨迦派于一五五零年在四川德格贡钦寺设立了德格印经院,是藏区最著名的印经院。专门刻印藏传佛教经书、历法和医学等千多种典籍,对保护和弘扬佛教起了重要作用。
宁玛派(红教):宁玛派即旧教派。它的名称含有“古”、“旧”两种意思。就古义而言,这一派自称他们的教法是由莲花生所
一世纪形成,是藏传佛教中最早产生的一个教派。言,这一派自称以传承吐蕃时期所译的密教典籍为主,不同于佛教后弘期的仁钦桑波等人所译的新派密教经典。它是最早传入西藏的密教并吸收原始苯教的一些内容,重视寻找和挖掘古代朗达玛灭佛时藏匿的经典。由于该教派僧人只戴红色僧帽,因而又称红教。
某些地方对僧侣的要求不甚严格,可以娶妻生子。如今,红教不仅在中国藏区传播,在印度、尼泊尔、不丹、法国、美国等多个国家也有分布。宁玛派最重视“伏藏”(被埋藏的经典称为“伏藏”,专门掘“伏藏”的称为掘藏师)。由十二世纪中叶起,6续出现了不少著名的掘藏师,其中又有南藏、北藏之分。由此形成卫藏地区宁玛派的两个支派。宁玛派的教义最突出的东西是“大圆满法”,该法主张“体性本净,自性顿成,大悲周遍”。这和内地佛教禅宗主张的“心静则佛”有点相似。自五世开始,历届西藏地方政府,每逢战争、灾荒、瘟疫等,都要请宁玛派僧人作法~解,宁玛派高僧曾一直作为噶厦政权专门祈祷师,负责占卜问卦。
举派(白教):该派于十一世纪展起来,重视密宗学习,创立先后有穹布朗觉巴和玛巴罗咱瓦(玛巴译师),他们都曾到印度学习了不少的密法,主要是学《四大语旨教授》。“语旨”是佛语的意旨,由祖师口语相传,代代延续故称为语传,藏名叫“举”。因该派僧人按印度教的传统穿白色僧衣,故称为白教。举派本来创始于玛巴译师和米拉日巴二人,但他们二人都没有修建寺庙,招聚僧人,所以传法事业展不大,到他们的第三代达布拉吉时,才在达布地区建立冈布寺,招聚门徒,弘传玛、米二人所传举教授。举派创始人米拉日巴(1040-1123)),师承玛巴译师(他修成了最为弦妙莫测的“夺舍秘法”。即是将一种身体的心识迁移到另一个身体上,或是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进入一种由修法独自选择而决定的转世状态,即如我们所说的借尸还魂)。玛巴译师是噶举派的第二代祖师,是全藏最著名的瑜伽大修士。他七岁丧父,遭叔父欺凌,受母之言学咒术杀死怨家多人后深悔其罪,故跟玛巴学法。玛巴最初不传法而先用种种苦行折磨和考验他,后圆满传授给以语旨教授。此后他长年在深山闭关苦修,缺衣少食,生活极为艰苦,曾有一年以麻为食,肢体长出了绿绿的毛,肤色也像一样,形同鬼魅。据传练成了空中飞行之术,晚年才开始收徒传法,八十四岁圆寂于聂拉木。
苯教(黑教):苯教又叫奔波教或觉囊派。苯教相信万物有灵,相信各种征兆,擅长巫术。他们一般采用占卜的方法来解除人世间的各种灾难。苯波,就是指能通鬼神之路的巫师而始祖辛饶米沃隆的意思就是最高的巫师。因为苯教教徒常穿黑衣戴黑帽,所以又叫黑教。但苯教的基本色调是蓝色,象征海洋,博大无边.黑教的僧人是可以吃肉和结婚的。寺院的住持喇嘛是按照血缘关系来继承的。而他们所念的经文不是六字,而是:哦嘛直莫萨耶来德八字真言。
格鲁派(黄教):格鲁,藏语意为善律,是藏传佛教中形成最晚的一个教派,创建于一四零九年,是著名的宗教改革家宗喀巴在推行宗教改革过程中形成的教派。由于此派戴黄色僧帽,故又称为黄教。宗喀巴先后在萨迦、噶举、夏鲁和噶当派学经修法,对佛学的显密两教都有高深造诣。宗喀巴生在帕绣政权取代萨迦政权之时,上层僧人不仅直接参与政治、经济权力的角逐,而且生活腐朽堕落,在社会上逐渐失去民心。有感于此,宗喀巴以重视戒律为号召,到处讲经说法,著书立说,抨击僧人的,积极推进西藏佛教改革。一四零九年藏历正月,他在拉萨大昭寺起祈愿会,这就是流传至今的传召会。法会后,宗喀巴建立著名的甘丹寺,创建起严守戒律的格鲁派。其后又相继建立起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塔尔寺、拉卜楞寺,它们与甘丹寺一起并称为格鲁派的六大寺院。此外,黄教还创建了、班禅两个最大的活佛转世系统。格鲁派有三大特点:第一,提倡僧人必须严格遵守戒律,不应干预世俗事务,不得娶妻和从事生产劳动;第二,大力兴复寺院,招收僧人,噶当派的寺院全部纳入格鲁派属下;第三,每年定期举行传昭法会,在会上讲经说法,主张僧人修习先显后密,规定必修五部经论,创立传昭期间进行辩论和考试,考取格西等学位的制度。
在这五大教派中对西藏近代历史影响最大的就是这格鲁派了,布达拉宫在藏传佛教中地位也无比的重要。布达拉宫是历世喇嘛的冬宫,也是过去西藏地方统治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从五世喇嘛起,重大的宗教、政治仪式均在此举行,同时又是供奉历世喇嘛灵塔的地方。
藏传佛教开始于七世纪中叶。当时的西藏松赞干布藏王,在他的两个妻子,唐文成公主和尼泊尔毗俱~,藏名尺尊公主共同的影响下~依了佛教。他派遣大臣端美三菩提等十六人到印度学习梵文和佛经,回来后创造了藏语文字并开始翻译了一些佛经,到了八世纪中叶藏王持松德赞迎请莲华生由印度入藏,折服了原来盛行的笨教,佛教于是得到了弘扬。莲华生入藏之后,先建立了桑耶寺,度僧出家,成立僧伽,并请译师从梵文翻译大批佛典,同时也从汉文翻译一些佛经。据登嘎尔目录布敦认为是持松德赞王府所编,当时译出的大小显密经律论有七百三十八种,从汉文转译的三十二种,故当时佛教流传是很兴盛的。但在九世纪中叶,西藏佛教曾一度遭到破坏,即所谓朗达玛灭法,曾有一段时间(842-978)佛教沉寂了。后来由原西康地区再度传入,西藏佛教又得复苏。十一世纪时有孟加拉佛教大师阿底峡入藏,公元一零四二年又开始大弘佛法,同时藏族比丘仁钦桑波,宝贤等翻译了很多的经论。西藏史上称朗达玛灭法之前为前弘期,之后重兴的佛教为后弘期。
藏传佛教的传承方式既有师徒传承方式,如宁玛派、噶举派、噶当派;也有家族传承方式,如萨迦派,基本上采用以昆氏家族为基础的家族传承方式。但最具特色的还是活佛转世制度。“政教合一”是喇嘛教的另一大特点。历史上,藏传佛教的多数派别都和一定的政治势力(包括地方实力集团或家族势力)结合在一起,形成政教合一制度,教依政而行,政持教而立,彼此依存。这一制度在吐蕃赤祖德赞赞普时初见雏形,至萨迦派时正式确立,其后不断完善,待格鲁派掌西藏地方政教大权后而达鼎盛。新中国成立之后,在一九五九年西藏民主改革时废除了这种政教合一的统治形式。
藏传佛教进入各个教派形成时期是十一世纪中期以后,相继涌现噶当、萨迦、宁玛、噶举、格鲁、希解、觉宇、觉囊、郭扎、夏鲁等教派。有较大影响力并流传至今是当、萨迦、宁玛、噶举、格鲁五个教派,其它的教派由于势力的微薄,已渐渐在历史的舞台上隐退。
当派创建于一零五六年。藏语“噶”指佛语,“当”指教授。通俗说法是用佛的教诲来指导凡人接受佛教道理。当派的奠基人,是古格时期从印度迎请过来的著名佛教大师阿底峡,热振寺是噶当派的主寺。该教派以修习显宗为主,主张先显后密。在当派传承中,形成了三个主要支派:教授派、教典派、教诫派,并各有自己所依的典藉和教义。十三世纪晚期,一位名叫.丹惹迟的当教典派僧人,把当派的纳塘寺搜集保存的大量藏译佛经编订成《甘珠尔》、《丹珠尔》。这就是在佛教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藏文《大藏经》最早的编本。当派由于教理系统化、修持规范化,因而对藏传佛教其他各派都有重大影响。举、萨迦派的一些重要僧人都向当派学习。而格鲁派则是直接在当派的基础上建立的,故有“新噶当派”之称。此外,藏传佛教中一切大论的讲说,也都源于噶当派。十五世纪时格鲁派兴起后,因格鲁派是在噶当派教义的基础上展而来的,因此原属噶当派的寺院,都逐渐成了格鲁派的寺院,噶当派从此在藏区隐灭。
萨迦派:萨迦,藏语意为灰白土,因该派的主寺----萨迦寺建寺所在地呈灰白色而得名。创始于一零七三年,由于该教派寺院围墙涂有象征文殊、观音和金刚手菩萨的红、白、黑三色花条,故又称花教。萨迦派的教主由款氏家族世代相传。有血统、法流两支传承。萨迦派不禁娶妻,但规定生子后不再接近女人。僧人戴红色、莲花状僧冠,穿着红色袈裟。十三世纪中,萨迦派展成具有强大政治势力的教派,有过著名的“萨迦五祖”。其中,萨迦四祖萨班兖坚赞,于一二四七年率西藏各个封建势力归顺蒙古。萨班去世后,萨迦五祖八思巴,受到元朝皇帝极大的恩宠,被封为“国师”、“帝师”、“大宝法王”,并奉命创制了“八思巴文”。这种蒙古新文字,流通蒙古全境,促进了蒙古的社会、文化进步。萨迦派教义是属于“时轮金刚法”和“金刚持法”的体系传承。时轮金刚法至今是藏传佛教最重要的学科之一。
萨迦派于一五五零年在四川德格贡钦寺设立了德格印经院,是藏区最著名的印经院。专门刻印藏传佛教经书、历法和医学等千多种典籍,对保护和弘扬佛教起了重要作用。
宁玛派(红教):宁玛派即旧教派。它的名称含有“古”、“旧”两种意思。就古义而言,这一派自称他们的教法是由莲花生所
一世纪形成,是藏传佛教中最早产生的一个教派。言,这一派自称以传承吐蕃时期所译的密教典籍为主,不同于佛教后弘期的仁钦桑波等人所译的新派密教经典。它是最早传入西藏的密教并吸收原始苯教的一些内容,重视寻找和挖掘古代朗达玛灭佛时藏匿的经典。由于该教派僧人只戴红色僧帽,因而又称红教。
某些地方对僧侣的要求不甚严格,可以娶妻生子。如今,红教不仅在中国藏区传播,在印度、尼泊尔、不丹、法国、美国等多个国家也有分布。宁玛派最重视“伏藏”(被埋藏的经典称为“伏藏”,专门掘“伏藏”的称为掘藏师)。由十二世纪中叶起,6续出现了不少著名的掘藏师,其中又有南藏、北藏之分。由此形成卫藏地区宁玛派的两个支派。宁玛派的教义最突出的东西是“大圆满法”,该法主张“体性本净,自性顿成,大悲周遍”。这和内地佛教禅宗主张的“心静则佛”有点相似。自五世开始,历届西藏地方政府,每逢战争、灾荒、瘟疫等,都要请宁玛派僧人作法~解,宁玛派高僧曾一直作为噶厦政权专门祈祷师,负责占卜问卦。
举派(白教):该派于十一世纪展起来,重视密宗学习,创立先后有穹布朗觉巴和玛巴罗咱瓦(玛巴译师),他们都曾到印度学习了不少的密法,主要是学《四大语旨教授》。“语旨”是佛语的意旨,由祖师口语相传,代代延续故称为语传,藏名叫“举”。因该派僧人按印度教的传统穿白色僧衣,故称为白教。举派本来创始于玛巴译师和米拉日巴二人,但他们二人都没有修建寺庙,招聚僧人,所以传法事业展不大,到他们的第三代达布拉吉时,才在达布地区建立冈布寺,招聚门徒,弘传玛、米二人所传举教授。举派创始人米拉日巴(1040-1123)),师承玛巴译师(他修成了最为弦妙莫测的“夺舍秘法”。即是将一种身体的心识迁移到另一个身体上,或是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进入一种由修法独自选择而决定的转世状态,即如我们所说的借尸还魂)。玛巴译师是噶举派的第二代祖师,是全藏最著名的瑜伽大修士。他七岁丧父,遭叔父欺凌,受母之言学咒术杀死怨家多人后深悔其罪,故跟玛巴学法。玛巴最初不传法而先用种种苦行折磨和考验他,后圆满传授给以语旨教授。此后他长年在深山闭关苦修,缺衣少食,生活极为艰苦,曾有一年以麻为食,肢体长出了绿绿的毛,肤色也像一样,形同鬼魅。据传练成了空中飞行之术,晚年才开始收徒传法,八十四岁圆寂于聂拉木。
苯教(黑教):苯教又叫奔波教或觉囊派。苯教相信万物有灵,相信各种征兆,擅长巫术。他们一般采用占卜的方法来解除人世间的各种灾难。苯波,就是指能通鬼神之路的巫师而始祖辛饶米沃隆的意思就是最高的巫师。因为苯教教徒常穿黑衣戴黑帽,所以又叫黑教。但苯教的基本色调是蓝色,象征海洋,博大无边.黑教的僧人是可以吃肉和结婚的。寺院的住持喇嘛是按照血缘关系来继承的。而他们所念的经文不是六字,而是:哦嘛直莫萨耶来德八字真言。
格鲁派(黄教):格鲁,藏语意为善律,是藏传佛教中形成最晚的一个教派,创建于一四零九年,是著名的宗教改革家宗喀巴在推行宗教改革过程中形成的教派。由于此派戴黄色僧帽,故又称为黄教。宗喀巴先后在萨迦、噶举、夏鲁和噶当派学经修法,对佛学的显密两教都有高深造诣。宗喀巴生在帕绣政权取代萨迦政权之时,上层僧人不仅直接参与政治、经济权力的角逐,而且生活腐朽堕落,在社会上逐渐失去民心。有感于此,宗喀巴以重视戒律为号召,到处讲经说法,著书立说,抨击僧人的,积极推进西藏佛教改革。一四零九年藏历正月,他在拉萨大昭寺起祈愿会,这就是流传至今的传召会。法会后,宗喀巴建立著名的甘丹寺,创建起严守戒律的格鲁派。其后又相继建立起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塔尔寺、拉卜楞寺,它们与甘丹寺一起并称为格鲁派的六大寺院。此外,黄教还创建了、班禅两个最大的活佛转世系统。格鲁派有三大特点:第一,提倡僧人必须严格遵守戒律,不应干预世俗事务,不得娶妻和从事生产劳动;第二,大力兴复寺院,招收僧人,噶当派的寺院全部纳入格鲁派属下;第三,每年定期举行传昭法会,在会上讲经说法,主张僧人修习先显后密,规定必修五部经论,创立传昭期间进行辩论和考试,考取格西等学位的制度。
在这五大教派中对西藏近代历史影响最大的就是这格鲁派了,布达拉宫在藏传佛教中地位也无比的重要。布达拉宫是历世喇嘛的冬宫,也是过去西藏地方统治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从五世喇嘛起,重大的宗教、政治仪式均在此举行,同时又是供奉历世喇嘛灵塔的地方。
一秒记住“书十三免费无弹窗阅读小说网”:www.shu1314.com 手机端:m.shu1314.com
本文网址:https://www.shu1314.com/xs/2/2431/73459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hu131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