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皇帝的玺和诏书

推荐阅读:纵横之洪荒庶出格格闹京华生肖守护神无限穿越异界僵尸传说道行仙缘雅宋拐了儿子弃了夫无限神罗都市特种兵

    按《大学衍义补》所载:
    蔡邕《独断》云:玺,印也,信也。天子玺,白玉螭虎纽。臣按:此汉天子玺之制也。
    《汉旧仪》曰:玺皆白玉螭虎纽,文曰“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凡六玺。皇帝行玺封赐、诸侯王书,信玺兵、征大臣,天子行玺策拜外国,事天地鬼神。
    臣按:此汉朝六玺之制,后世率遵而用之。《说文》曰:玺,王者印也。以守土,故字从土。籀文从玉。臣按:玺古上下通用,至秦始专以为天子印章之称。
    《霍光传》:召符玺郎取玺,昌邑王受皇帝信玺、行玺,就次玺不封。
    孟康曰:“汉初有三玺,天子之玺自佩,行玺、信玺在符节台。”臣按:汉之符节台,即今尚宝司,此设官之始。
    汉制,符节令一人,六百石为符节台率,主符节事,凡遣使掌授节。尚符玺郎中四人,旧二人,在中主玺及虎符、竹符之半者。
    臣按:《霍光传》召符玺郎取玺,则在前汉已有符玺郎矣。说者谓符玺令总符玺郎,又赵尧为符玺御史,则符玺又不但有郎而已也。
    诏书是皇帝下文书的统称,具体包括四种:
    第一、策书:
    形制:长二尺的简札和长一尺的简札间次编联,编绳两道。
    书体多用篆书,只有策免三公才用隶书。
    程式是起为年月日,称“皇帝曰”,所以有些三国小说诏书开头是什么“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就不对,那是明朝以后的事情。
    主要用于除封,免罢,使用对象仅仅限于诸侯王和三公。
    第二、制书:
    用途主要是两个方面:下达给三公,并通过三公下达全国的赦令和赎令;对象为郡太守以上,将军、公卿在内的职官。
    程式是起用“制诏某官”内容事项包括赦令、任免令,以及有关指示。
    第三、诏书:
    三种情况:一是“告某官某,……如故事”;二是群臣有所奏请,下有司曰“制”,天子签署曰“可”三是“已奏,如书”
    主要用于皇帝下达的命令文书,或者批示文书。
    第四、戒敕:
    又名戒书,施用对象是刺史、太守和三边营官。
    起用“有诏敕某官”
    主要用途是督责、敦促官员遵纪守法、勤于职事业。
    大约汉武帝时代,废止了御史草诏的制度,而改由尚书官负责。诏书一般由尚书郎起草,尚书令史缮写。然后由尚书仆射、尚书令联合审核,然后再一起校对一遍,确保文字无误,才递交皇帝审核批准。批准后,重新缮写一份,用皇帝玺印和尚书令印共同封印下。

一秒记住“书十三免费无弹窗阅读小说网”:www.shu1314.com 手机端:m.shu1314.com

本文网址:https://www.shu1314.com/xs/16/16291/719150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hu131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