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刺击
推荐阅读:末世执行者、错嫁王爷巧成妃、重活之圆梦人生、意外娘子、意外相公、七色之白诡蓝异、上帝武装、无良剑仙、替身老婆、网游洪荒之神兵利器、
“小弟记住一定要设法找到瞿胖子他是我们唯一能说服的军官。如果找不到他去找大哥也行总之无论如何你要组织一支部队从混战中撤下来休息起码要五个队。最迟等到中午小河防线的敌人会退到时候要全力追击沿长城把敌人往西北方向赶能赶多远赶多远!”
“二哥你要去哪儿?”
“二哥去当叛徒投敌献计。”
“……”
“小弟说个愿望。”
“干什么?”
“别管总之说一个。”
“我想……我想二哥你别自己跑。”
“不行换一个。”
“那……杀了蛮族大旗主。”
“太难不一定能行再说一个。”
“那……下个月就是我生日了……”
“哦这个好二哥保证蛮人在下个月退兵到时候二哥给你摆上几十桌酒席庆生。”
“二哥……”
“好了二哥该走了记住中午之前敌人一定会退要不惜一切代价追击!”
夏维说完就从树上滑了下去匍匐前进入一片树丛然后就消失在黑暗中了。
由于混战已持续了将近一夜双方都已疲惫不堪甚至有些北王军战士和蛮族战士相识而坐一起休息等到恢复些力气再跳起来打。此时小河防线的形势稍趋明朗双方主力分别在东西两岸建立阵地并且都在尽力集结己方军队试图恢复统一指挥但由于还活着的军官已经不多己方阵地里还有许多残余敌军因此各部队仍是各自为战。
弥水清按照夏维的吩咐在乱军之中寻找瞿远和阎达。根据夏维推测瞿远和阎达都应在小河防线只要没死就应该能找到。果然弥水清没用多久就遇到了阎达。当时她与一小队蛮军遭遇立刻转身逃跑蛮军在追杀她的时候进入了北王军一个侍组的埋伏激战一阵蛮军全灭。那支设置埋伏的北王军侍组就是阎达指挥的。
阎达所带的侍组在周围百米建立了一个独立的小阵地然后不断向西推进清扫附近残余蛮军。队伍虽然只有三十几个人但行进战斗井然有序。
“大哥二哥跑了!”
“嘘!别乱说!”
“不是二哥说中午之前敌军会从小河防线撤退让大哥你集结一支最少五百人的部队先休息等敌人撤退的时候全力追击能追多远就追多远!”
“妈的这小子搞什么?”阎达思索一阵立刻叫来手下吩咐大家分头去联络己方军队。“只要是咱们营的都给我拉过来就说营尉已经归西了现在我是营里的指挥官。还有凡是没人指挥的部队也都给我拉来!去吧!”
天亮的时候大概一百多个无人指挥的战士被带了回来。其中包括瞿远。这个胖子神采奕奕仿佛一夜混战根本不算什么。因为夏维的关系阎达和瞿远都算认识两人一见面阎达便问:“瞿校佐手下还有多少人?”
“仨。”瞿远干净利落地回答“妈的我们八团一营天刚黑就打没了。现在我手下的人还是半路遇上让我揪来的。你们在这里集结要做什么?”
“夏维说蛮军中午之前会退我们要休息一下到时候全力追击!”
“退?开玩笑现在蛮军占优势他们退什么?夏维那小子就会胡扯。”
“要不是我二哥胡扯小河防线能建立起来么?”弥水清不满地说。
瞿远愣了一下不说话了。阎达说:“我相信夏维。”
“那好反正我也累了就休息一下。”瞿远往地上一坐靠着一棵树干开始闭目养神。
由于之前阎达已经带队在周围清扫了蛮军因此他们在这里集结是相当安全的。士兵们此时大多也疲惫不堪全都躺在地上休息。但是没人能睡着毕竟这里仍然是战场。
一个上午有几小股蛮军冒失地进入了这支部队的阵地但很快就别消灭了。越接近中午弥水清就越是焦急而阎达却十分平静抱着长矛闭目养神。
日头升到最高的时候阎达派出的斥候飞奔回来禀报:“敌人撤了!”
“整队!追杀!”
“呜----呜呜----”阎达越权命令号手吹响了冲锋号。
由于一夜混战始终没有任何指挥此时冲锋号一响无疑给小河防线的北王军将士指出了一个方向。阎达带着勉强聚集起来的几百个人率先冲到小河西岸当他们狂奔追击蛮军的时候其他各部再无犹豫立刻加入进来。
蛮军退得突然而然令人大惑不解。
脎芎国(后由蛮族建立)的国家密档中有一段记载:
1272年6月18日白旗军正面进攻星寒关其他各旗迂回进入关内。大旗主亲率五旗在小河防线十五里外扎营静观战局变化。
6月19日清晨一睿武少年骑猛虎来到五旗营地大笑而歌歌声嘹亮余音盘空后三击虎股顿时虎啸四野震惊大营。大旗主亲自出营请骑虎少年入营。少年翻身下虎将猛虎放走与大旗主并肩入营在帐中同席主位而坐。
大旗主问:“阁下是何方人氏?”
少年出言回答帐内却无人能够听懂其言。
大旗主急召幕僚密臣梁函健(华朝人1266年入大旗主帐内为幕僚)。
梁函健说:“回主子此少年自称神佑山人所用语言为西洲摩京语奴才对摩京语略知一二。”后在一旁翻译。
大旗主问少年:“阁下前来所为何事?”
少年说:“旗军冒然入关危矣。”
大旗主笑说:“我威武旗军兵力强盛已成前后夹击之势拿下星寒关只在旦夕之间。”
少年说:“那为何旗主要在此地按兵不动?”
大旗主说:“不瞒阁下小河防线出乎我军意料需待将其拿下大军方可进击。”
少年笑说:“想必旗主仍有隐瞒。自长城防线建立以来旗军从未突破星寒关对关内情势所知甚少。小河防线一立旗军既定计划受阻又因不明关内情势故此暂无后续方术可施。这才是旗主按兵不动的原因。”
大旗主说:“阁下年纪轻轻眼光却是独道。”
少年说:“我在西洲游历多年略知兵法偶观天下局势乱应从远东而升。近日到达此处果见华朝势危旗军鼎盛若能引旗军胜得此战日后旗军大举入关平定远东定可建立盛世。”
大旗主道:“阁下可否助我?”
少年说:“旗主言重我此次前来就是有一计献上以求功名。旗军入主远东关键在于难过星寒关。即便此刻大军已经入关仍如壮熊忽入陌林一切都不熟悉行动束手束脚。但我可给旗主指一明路。”
大旗主说:“阁下请讲。”
少年说:“旗主立刻集结兵力绕过鲁城直取城防较为薄弱的板城。板城一破鲁城亦危矣星寒关失去粮草军需基地北王军心必乱旗军再行施威定可不战而胜。”
大旗主当机立断:“开拔出击板城。”
大旗主邀少年相伴同行少年应允。
五旗军与先行进攻鲁城的蓝旗军汇合合六旗之力奔袭板城。
至鲁、板两城之间少年忽施偷袭企图刺杀大旗主未果大旗主将少年擒下。
鲁、板两城之北王军前后夹击旗军溃。
正午大旗主猝死。
少年被擒遭毒打而不屈受酷刑而不供昂然道:“甘尽少年血不负华族民。”
……
此段记载显然前后矛盾比如少年骑虎而来如果是事实那么少年起码要有降服猛虎的力量但后来少年偷袭大旗主竟然“未果”反被大旗主“擒下”。而在这种情况下鲁、板两城的军队居然能将蛮军击溃实在解释不通。而且大旗主于正午猝死的原因没有说清如果他被少年偷袭的时候没有受伤那他是怎么死的呢?
后来著名的“蛮史”学者梁勇奇对此事有另一番说法前面的猛虎之说仍然保留并且大加渲染将骑虎少年说成身高九尺力大无穷的巨汉而后又添油加醋形容他和大旗主交谈之时的种种诡异最后的结果自然是“英明神武”的大旗主“爱才心切”、“礼贤下士”、“有意召拢”却被“力大而奸诈”、“实为华朝刁民”的骑虎少年刺死导致了蛮军溃败。
此论一出顿时引起轩然大波。但当时言论已经相当开放华蛮两族高度融合而且说的又是数朝之前的事梁勇奇便凭借这番美化蛮族、贬低华朝的言论大赚了一笔。许多戏院都按他的手笔编排戏剧。因蛮族习俗是男子光头在后脑勺处留三个辫子故而该类戏剧统称“三辫子戏”。
对于梁勇奇的言论著名学者顾永清评价说:“一个跳梁小丑的胡说八道而已。当年的华朝抗击蛮族与今天的民族融合是两个历史时期的必然不同。我翻史书见到描写星寒热血之月北王军奋勇抗敌的文字每每都是心潮澎湃热泪盈眶。那样一段严肃的血泪史如今却被某些小丑拿来作秀可悲可叹。”
“二哥你要去哪儿?”
“二哥去当叛徒投敌献计。”
“……”
“小弟说个愿望。”
“干什么?”
“别管总之说一个。”
“我想……我想二哥你别自己跑。”
“不行换一个。”
“那……杀了蛮族大旗主。”
“太难不一定能行再说一个。”
“那……下个月就是我生日了……”
“哦这个好二哥保证蛮人在下个月退兵到时候二哥给你摆上几十桌酒席庆生。”
“二哥……”
“好了二哥该走了记住中午之前敌人一定会退要不惜一切代价追击!”
夏维说完就从树上滑了下去匍匐前进入一片树丛然后就消失在黑暗中了。
由于混战已持续了将近一夜双方都已疲惫不堪甚至有些北王军战士和蛮族战士相识而坐一起休息等到恢复些力气再跳起来打。此时小河防线的形势稍趋明朗双方主力分别在东西两岸建立阵地并且都在尽力集结己方军队试图恢复统一指挥但由于还活着的军官已经不多己方阵地里还有许多残余敌军因此各部队仍是各自为战。
弥水清按照夏维的吩咐在乱军之中寻找瞿远和阎达。根据夏维推测瞿远和阎达都应在小河防线只要没死就应该能找到。果然弥水清没用多久就遇到了阎达。当时她与一小队蛮军遭遇立刻转身逃跑蛮军在追杀她的时候进入了北王军一个侍组的埋伏激战一阵蛮军全灭。那支设置埋伏的北王军侍组就是阎达指挥的。
阎达所带的侍组在周围百米建立了一个独立的小阵地然后不断向西推进清扫附近残余蛮军。队伍虽然只有三十几个人但行进战斗井然有序。
“大哥二哥跑了!”
“嘘!别乱说!”
“不是二哥说中午之前敌军会从小河防线撤退让大哥你集结一支最少五百人的部队先休息等敌人撤退的时候全力追击能追多远就追多远!”
“妈的这小子搞什么?”阎达思索一阵立刻叫来手下吩咐大家分头去联络己方军队。“只要是咱们营的都给我拉过来就说营尉已经归西了现在我是营里的指挥官。还有凡是没人指挥的部队也都给我拉来!去吧!”
天亮的时候大概一百多个无人指挥的战士被带了回来。其中包括瞿远。这个胖子神采奕奕仿佛一夜混战根本不算什么。因为夏维的关系阎达和瞿远都算认识两人一见面阎达便问:“瞿校佐手下还有多少人?”
“仨。”瞿远干净利落地回答“妈的我们八团一营天刚黑就打没了。现在我手下的人还是半路遇上让我揪来的。你们在这里集结要做什么?”
“夏维说蛮军中午之前会退我们要休息一下到时候全力追击!”
“退?开玩笑现在蛮军占优势他们退什么?夏维那小子就会胡扯。”
“要不是我二哥胡扯小河防线能建立起来么?”弥水清不满地说。
瞿远愣了一下不说话了。阎达说:“我相信夏维。”
“那好反正我也累了就休息一下。”瞿远往地上一坐靠着一棵树干开始闭目养神。
由于之前阎达已经带队在周围清扫了蛮军因此他们在这里集结是相当安全的。士兵们此时大多也疲惫不堪全都躺在地上休息。但是没人能睡着毕竟这里仍然是战场。
一个上午有几小股蛮军冒失地进入了这支部队的阵地但很快就别消灭了。越接近中午弥水清就越是焦急而阎达却十分平静抱着长矛闭目养神。
日头升到最高的时候阎达派出的斥候飞奔回来禀报:“敌人撤了!”
“整队!追杀!”
“呜----呜呜----”阎达越权命令号手吹响了冲锋号。
由于一夜混战始终没有任何指挥此时冲锋号一响无疑给小河防线的北王军将士指出了一个方向。阎达带着勉强聚集起来的几百个人率先冲到小河西岸当他们狂奔追击蛮军的时候其他各部再无犹豫立刻加入进来。
蛮军退得突然而然令人大惑不解。
脎芎国(后由蛮族建立)的国家密档中有一段记载:
1272年6月18日白旗军正面进攻星寒关其他各旗迂回进入关内。大旗主亲率五旗在小河防线十五里外扎营静观战局变化。
6月19日清晨一睿武少年骑猛虎来到五旗营地大笑而歌歌声嘹亮余音盘空后三击虎股顿时虎啸四野震惊大营。大旗主亲自出营请骑虎少年入营。少年翻身下虎将猛虎放走与大旗主并肩入营在帐中同席主位而坐。
大旗主问:“阁下是何方人氏?”
少年出言回答帐内却无人能够听懂其言。
大旗主急召幕僚密臣梁函健(华朝人1266年入大旗主帐内为幕僚)。
梁函健说:“回主子此少年自称神佑山人所用语言为西洲摩京语奴才对摩京语略知一二。”后在一旁翻译。
大旗主问少年:“阁下前来所为何事?”
少年说:“旗军冒然入关危矣。”
大旗主笑说:“我威武旗军兵力强盛已成前后夹击之势拿下星寒关只在旦夕之间。”
少年说:“那为何旗主要在此地按兵不动?”
大旗主说:“不瞒阁下小河防线出乎我军意料需待将其拿下大军方可进击。”
少年笑说:“想必旗主仍有隐瞒。自长城防线建立以来旗军从未突破星寒关对关内情势所知甚少。小河防线一立旗军既定计划受阻又因不明关内情势故此暂无后续方术可施。这才是旗主按兵不动的原因。”
大旗主说:“阁下年纪轻轻眼光却是独道。”
少年说:“我在西洲游历多年略知兵法偶观天下局势乱应从远东而升。近日到达此处果见华朝势危旗军鼎盛若能引旗军胜得此战日后旗军大举入关平定远东定可建立盛世。”
大旗主道:“阁下可否助我?”
少年说:“旗主言重我此次前来就是有一计献上以求功名。旗军入主远东关键在于难过星寒关。即便此刻大军已经入关仍如壮熊忽入陌林一切都不熟悉行动束手束脚。但我可给旗主指一明路。”
大旗主说:“阁下请讲。”
少年说:“旗主立刻集结兵力绕过鲁城直取城防较为薄弱的板城。板城一破鲁城亦危矣星寒关失去粮草军需基地北王军心必乱旗军再行施威定可不战而胜。”
大旗主当机立断:“开拔出击板城。”
大旗主邀少年相伴同行少年应允。
五旗军与先行进攻鲁城的蓝旗军汇合合六旗之力奔袭板城。
至鲁、板两城之间少年忽施偷袭企图刺杀大旗主未果大旗主将少年擒下。
鲁、板两城之北王军前后夹击旗军溃。
正午大旗主猝死。
少年被擒遭毒打而不屈受酷刑而不供昂然道:“甘尽少年血不负华族民。”
……
此段记载显然前后矛盾比如少年骑虎而来如果是事实那么少年起码要有降服猛虎的力量但后来少年偷袭大旗主竟然“未果”反被大旗主“擒下”。而在这种情况下鲁、板两城的军队居然能将蛮军击溃实在解释不通。而且大旗主于正午猝死的原因没有说清如果他被少年偷袭的时候没有受伤那他是怎么死的呢?
后来著名的“蛮史”学者梁勇奇对此事有另一番说法前面的猛虎之说仍然保留并且大加渲染将骑虎少年说成身高九尺力大无穷的巨汉而后又添油加醋形容他和大旗主交谈之时的种种诡异最后的结果自然是“英明神武”的大旗主“爱才心切”、“礼贤下士”、“有意召拢”却被“力大而奸诈”、“实为华朝刁民”的骑虎少年刺死导致了蛮军溃败。
此论一出顿时引起轩然大波。但当时言论已经相当开放华蛮两族高度融合而且说的又是数朝之前的事梁勇奇便凭借这番美化蛮族、贬低华朝的言论大赚了一笔。许多戏院都按他的手笔编排戏剧。因蛮族习俗是男子光头在后脑勺处留三个辫子故而该类戏剧统称“三辫子戏”。
对于梁勇奇的言论著名学者顾永清评价说:“一个跳梁小丑的胡说八道而已。当年的华朝抗击蛮族与今天的民族融合是两个历史时期的必然不同。我翻史书见到描写星寒热血之月北王军奋勇抗敌的文字每每都是心潮澎湃热泪盈眶。那样一段严肃的血泪史如今却被某些小丑拿来作秀可悲可叹。”
一秒记住“书十三免费无弹窗阅读小说网”:www.shu1314.com 手机端:m.shu1314.com
本文网址:https://www.shu1314.com/xs/14/14614/672914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hu131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