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收购还是捐赠

推荐阅读:末世执行者错嫁王爷巧成妃重活之圆梦人生意外娘子意外相公七色之白诡蓝异上帝武装无良剑仙替身老婆网游洪荒之神兵利器

    明学眉头微邹脸色凝重地放下手中的碎瓷“汉章兄点不对呀经我仔细审视它根本不象是失传已久的柴窑瓷片反倒象是五大名窑之的汝窑青瓷呢?”
    “噢怎么会这样季凡你不会是拿错了吧?”程汉章装出一副非常吃惊的样子问道马群对此也是心知肚明他也没有出言点破。
    “你瞧我这记性忙中出错竟将这两块同为天青色的碎瓷给弄混了。”季凡一边自责地说着一边象是变戏法似的从另一个兜里掏出那块柴窑碎瓷放到孙明学面前的办公桌上。
    孙天明接过后饶有兴致地将这两块碎瓷放在一起做了比较“噢居然是同为天青色的青瓷这倒是挺有趣。”他说完仔细地上手把玩着那块柴窑碎瓷半晌他这才有些依依不舍地放下那块碎瓷“汉章兄此瓷器碎片乃吾平生之所未见也。古籍文献中对柴窑瓷器是以‘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馨。’来形象生动地描述它的这块碎瓷呈非常罕见的天青色而且胎质晶莹明亮光洁如镜瓷片的厚度用其薄如纸来形容它一点也不为过。”他试验性地用手轻轻地敲了下瓷片听到瓷片出的清脆悦耳的明亮响声他脸露兴奋之色地说道:“最重要的是它出的声音居然与文献上记载的丝毫不差我认为这块碎瓷的确是柴窑瓷器真品小刘你也来开开眼。”
    “明学兄你也认为这块碎瓷是柴窑真品。”程汉章问道。
    “当然了。我虽然没有亲眼见过柴窑碎瓷但从这块碎瓷的特征分析与古籍记载完全不差我认为它地确的确是柴窑碎瓷。对了怎么弄出两件同为天青色的碎瓷啊?明明是拍卖柴窑碎瓷为何的却是这块汝窑碎瓷的图片啊汉章兄这里面到底是弄得什么名堂啊!”孙明学有些惊讶地问道。
    “这也是无奈之举呀!”程汉章叹了口气把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跟他讲述了一遍未了再三叮嘱道“明学兄这件事由于关系着华信拍卖行的信誉。因此还请你们对此事的真相能够守口如瓶代为保密。”
    “汉章兄你尽管放心这不用你说我们也会这么做的。既然东西已经看过了接下来我们该谈一谈这东西地价格吧!”孙明学说道。
    “这是你们之间交易的事情我这个局外人就不跟着搀和了。你们二位谈吧我们几位到楼下等候。”程汉章说着和马群、刘教授等人离开了办公室。
    想到自己现在和故宫博物院的院长坐在一起讨价还价季凡脸上不由流露出一丝苦笑面对这位治学严谨学院派代表的孙院长他静静地坐在那里一言不。
    “小伙子不要拘束。你有什么条件尽管开口。”孙明学一脸和气地说道。
    “孙院长你是瓷器鉴定方面地权威专家对这块柴窑碎瓷本身所蕴含的价值想必比我这个初学乍练的新手还要清楚请你老开个价吧!”季凡神色如常不慌不忙地说道。
    此子少年老成这份从容镇定的气度风范倒颇有神眼程地几分神韵。孙明学在心里暗自赞许道看来这小子倒是谈判高手自己得小心应对呀!说到这儿他微微一笑说道:“季凡你这块碎瓷的价值自是不言而喻。作为如今市面上绝无仅有的宝物。如果正常上拍也确实能拍出天价。照理说我们故宫博物院收购你这块柴窑碎瓷也应该给予一个很高的价格。但是你也知道我们故宫博物院财力毕竟有限而且今年为了促进文物地回流已经是花费巨大不堪重负。”
    “回流?”季凡追问道。
    “是啊。中国是世界上文物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调查表明目前在全:)中国文物就有167万件而流散在海外民间地约为这个数目地1o倍。它们大多是在1949年以前流失海外加上1949年以后尤其是2o纪8o年代以后盗墓走私出境的文物目前至少有1ooo件中国文物流落异域。
    文物地流向往往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清末以来故宫文物几经沧桑有的散落民间乃至国外成为中华文明的传播者也成为中国百年屈辱的阴影。
    我们故宫博物院从建国以来就一直致力于为了促成流失海外的文物早日回归而进行的有计划的文物回购工作从2oo3起为抢救流失海外文物而启动了全面、系统、长期的国宝工程
    望能够协助政府动员社会力量通过回赠、回购、式多渠道地追回流失在海外的文物。
    流失容易要想一个个找回来可就难上加难名单上每一个圆圈背后几乎都有一个曲折的故事。这其中就包括大家都熟知的三希帖中的《中秋帖》和《伯远帖》。
    “三稀帖?”面沉似水的季凡听到这个名字也不禁为之动容故宫养心殿的西暖阁有一间不足6平方米的小屋当年因乾隆皇帝将自己珍爱的3稀世书法珍品收藏于此故得名“三希堂”。3件绝世书法分别为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伯远帖》。
    “1924年仪出宫时企图将《快+s不想在神武门被查出扣留。日后此帖随同故宫大批南迁文物几经转徙最后被运往台湾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至于其他两帖的命运则坎坷曲折。清亡以后二帖流出宫廷一度散落民间。
    1951年时任文物局局长的郑振铎|:度、缅甸。在途经香港做短暂逗留时他意外得知流失的清宫国宝“二希”在香港。原来二帖被抵押给一家英国银行赎期限定在底。
    郑振铎急忙向中央报告希望政府能够出资购买以防国宝落入他国。大收藏家张伯驹也一直关注着二帖的去向当得知典当给英国银行并欲出售时便立即上书周恩来总理。
    周恩来总理得知后当即作出批示在确定真伪之后两件国宝以重价购回。1951年12月王冶秋副局长亲自将二帖]:了两件国宝长达数十年的颠沛流离之苦。
    当然我们故宫赌博物院收藏保存的文物不光是靠回购这里面也离不开有识之士的热心捐赠张伯驹先生就是这样一位令人无比敬仰佩服的捐献者。”
    “孙院长你说的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收藏大家张伯驹吧?”季凡说道。
    “正是此人张伯驹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四大公子之一他居住在父亲张镇芳购置的清朝大太监李莲英的旧别墅当时豪华之极。有一天当他得知有人要将晋代大画家展子虔的《游春图》转卖给日本人的消息时心急如焚。他想方设法甚至不惜将自已居住的豪宅出让给了北平辅仁大学同时加上爱妻变卖的饰总共凑起了24o黄金才将《游春园》这稀世国宝变为了自己的藏品。可是时隔不久南京总统府的秘书长张群得知后欲以双倍的5oo黄金购买张伯驹的《游春图》却遭到张伯驹的严词拒绝。可是他躲过了一劫却难逃一难。正当他小心翼翼地守保着这件国宝时汪精卫的伪军师长丁锡山盯上了他指示一帮恶棍绑架了张伯驹并索要1oo金条否则就撕票。在家人和朋友的营救下他总算逃过了这场生死之劫。尽管他生活在这如此动荡的时代为了收藏保护国家和民族的珍宝他不惜举债而为之。新中国成立后他将《游春图》无偿地捐给了国家时隔三年又将自己多年用重金收藏的《平复帖》、唐杜牧的《张好好诗卷》、宋范仲淹的《道服赞》以及蔡襄的《自书诗》册等稀世珍品质一共八件全部无偿地捐献给故宫博物院只留下了文化部颁的一纸奖状。他这是何等的情怀这是何等的收藏境界啊真让人敬仰不已啊!”孙明学感慨万千地说道。
    这孙院长瞧着文质斌斌一派学者风范却很会绕***他和我讲了这么半天大道理和这些故事不会是让我也效仿前人把这块柴窑碎瓷捐赠出去吧!想到这里季凡不由讪讪笑了“张先生的高风亮节实在是令人佩服不已啊!对了我们还是书归正传来谈论一下这块柴窑碎瓷的价格吧!”
    看着季凡根本不为所动的样子孙明学不免有些失望心想这小子倒是很滑头。随即想到这出价多少好呢?人家是奇货可居待价而沽此时出价显然不宜过低如果过低他认为没有诚意再选择拍卖的话那有点得不偿失了。孙明学想到这层考虑片刻伸出手指说道:“如今已临近年终岁尾我们故宫博物院用来回购文物的资金大多已按照年初制定的计划支配掉现在所能调配的金额实在不多这样吧我出这个数如何?”

一秒记住“书十三免费无弹窗阅读小说网”:www.shu1314.com 手机端:m.shu1314.com

本文网址:https://www.shu1314.com/xs/13/13474/640989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hu131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