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何谓明师

推荐阅读:我的生命,以你为名别动他的小青梅惊悚直播:开局解锁锦鲤技能我能往返末日星球乡野小神医让你代管特长班,怎么全成学霸了?逍遥侯我用废气来修仙海贼王之从推进城开始打卡诸天从拯救岳夫人开始岳夫人小龙女黄蓉

    来到县衙之后,冯县令亲自接待了他们,询问了抓捕倭寇的过程,对他们在村外设伏,歼灭全部倭寇的策略大加赞扬。后来又说起章泽天神箭连射两名逃跑倭寇,并亲自抓住最后一人的武勇更是十分赞赏。
    当然,两人在诉说事情经过的时候,话里话外把县衙几位班头和相关吏员,以及县令大人请的那位李师爷带在嘴边,说多亏这些官面力量相助,才能够在这次一鼓建功,全赖县令大人平日教导云云。总之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花花轿子人人抬。
    冯县令听屈平说起章泽天用一石多的步弓,连珠二十箭追射倭寇的事迹时,倒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不过旁边的班头们无不动容。
    县令一介书生不清楚这件事的难度,这些人作为半个武人,可是知道军用的制式步弓的力道,普通人不要说连续准确射击,就连拉满一次,也十分困难。一般的一个县里面,有能力做到章泽天这样连续射击超过十箭的,即使不考虑准头,也不会超过五个人。这样的人若是去考个武举人或武秀才,中式的可能性也是相当大的。
    他们看面前这位章公子,也只是身材稍高一些,穿着长衫彬彬有礼的样子,倒有些弱不禁风的感觉,心中只暗呼人不可貌相。
    冯县令问起章泽天这一手高明箭术的来历,章泽天便说起在自家书院教授学生们“六艺”的事情,自言在带领学生们练习射箭的过程中每天习射,不知不觉间箭术大进,才有今天的成绩。
    随后,不等冯县令问起,章泽天便主动把自己让乡民训练的经历,以及指挥大家作战的灵感来源也交待了出来:“六艺之中,‘御’术实际上指的是春秋战国时代的车战之术,而非农夫赶牛耕田之技。只不过现在已经不用车战,这御之一艺便没有了实用价值,练习之人当然也就没有了。”
    “学生便考虑既然‘御’是战斗之术,不如便将其转换为战阵队列之术,让大家在每日习练中强健体魄,也顺便了解一些军阵之事,将来若其中有人有幸荣登皇榜,也多了一分为君父分忧的技艺。”
    “也正是因为教授这用来替代‘御’术的军阵之法,让一些学生对于这武功战斗之技感兴趣起来。于是我们便请了教头,拜访高手,在读书之余加以练习,倒是也稍有所成,更没想到这次在面对倭寇时能够一举建功。”
    这“六艺”绝对属于文人之事,冯县令作为一名货真价实的文人,对此的兴趣一下子高了起来,详细问起章泽天在书院中教授六艺的过程和效果,详细探讨起来。
    不说不知道,章泽天很快就意识到自己基础知识的薄弱,这位冯县令的知识之丰富,令章泽天一下子自惭形秽起来,这根本就不是一个数量级的么。他不由得发自内心地感叹道:“冯大令的知识之渊博,各种典故信手拈来,实在让学生惭愧无地。到今日我才明白,同是读书人,为何有人荣登皇榜,有人名落孙山了。学生去年院试落第,后来又大病一场,以前所学的经史文章更是忘记了大半,今生恐怕再无进学之日了。”
    冯县令早已发现章泽天经史基础不牢的问题,此时听他自己说出来,安慰他道:“泽天你也不必气馁,有些事是命中注定的。我听你言谈之中,虽然引经据典并不出色,但自身的各项观点却令人耳目一新。再加上你在六艺教学中的成就,将来未必就没有名留青史的机会,还望你能够珍之重之。”
    不等章泽天再谦虚什么,冯县令接着说道:“我对你所说的六艺教学十分认同,倒是想在本县试着推行一下。只是不知若想应用在实际教学之中当如何做,可否请你留下帮我一段时间?我当以西席之礼聘你入幕,如何?”
    章泽天没想到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一时不知如何推却才好。他稍一沉吟,便实话实说道:“不瞒大令,学生这次出门,本是想到济南或京城,为自家书院学子觅一八股良师。若出门不远便留在这里,恐怕失信于家兄及书院的莘莘学子啊。”
    说到这里,他停顿一下,偷偷看了看冯县令的脸色,见其并无不愉之色,才接着说道:“不若这样,请大令容我先去寻访良师,等此事有了着落,我便回来帮大令完成这六艺教学之事,如何?”
    没想到这冯县令并未表示同意与否,而是问道:“何为良师?你心中可有标准?”
    章泽天道:“这名师是比较简略的说法,标准并非一成不变。”
    冯县令露出感兴趣的表情,道:“哦?愿闻其详。”
    章泽天整理了一下思路,说道:“我们书院,学生分为五种,开蒙、归经、制学、杂学和临时班,目前除在下以外,还请有四位先生教授学问。书院建立四十多年,庄子里花了大力气来培养,却连进学的生员也极少出现,我们也一直不知道问题所在。直到前年年底,有两位明师意外到来,让大家水平大幅度提高,去年六名童生应考府试,我的两个侄子同时进学,才算稍有进境,我们也因此才看到一丝学问的真谛。”
    “这两位先生中,盛先生对经史的阐释极为精辟,是一位真正的儒者,听他讲课时感觉收获极大。而另一位闻先生则擅长八股时文,从文章结构到词句运用,再到教官偏好及时局影响,一一讲来皆鞭辟入理,令人茅塞顿开。”
    “可惜在去年年底前,两位先生先后辞馆离开了,目前书院中缺少明师指点,大家虽然日夜攻读,学问却不见寸进,家里这才让我出来访求明师。”
    冯县令问道:“那盛闻两位先生因何同时辞馆?莫不是你们书院有什么亏待之处?有这样的经历,其他明师哪里还肯去?何况还是即墨那么偏僻的地方。”
    章泽天道:“非也。两位先生各有令人无法出言挽留的原因。那盛先生年长,家中幼子将要成亲,家乡又远在千里之外的徽州,此番返回故里,便打算居家养老,不再出门了。”
    “这倒是情有可原,那闻先生呢?”冯县令好奇地问道。
    “闻先生更有理由。他本是广州府前年的新举人,与我同龄。乃是游学到即墨,与盛先生谈得投机才留下来一段时间。他因为年轻,当年没有上京应考,这次离开之后准备再走几个地方,然后明年到京城应考春闱。如此大事在身,让人如何挽留?以闻先生的学问,明年会试之后当可以跨马夸街后一展抱负,哪里还会回我们那穷乡僻壤去教书?”

一秒记住“书十三免费无弹窗阅读小说网”:www.shu1314.com 手机端:m.shu1314.com

本文网址:https://www.shu1314.com/xs/1/1583/37505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hu131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