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马林科夫(1)
推荐阅读:花豹突击队、我的双眼变异了、软甜小可爱被将军宠坏了、洪主云洪叶澜、洪主烽仙、远古种田:狼性夫君轻点缠、大唐第一熊孩子、鬼妻救命啊、云洪叶澜、盛世宝鉴、
簌簌而落的小雨中,平静的莫斯科河上荡漾着涟漪。
在莫斯科河与谢通河交汇的地方,一艘挖沙船撞到了桥下的立柱,导致船身侧翻,之前好不容易从河底挖掘出来的淤泥,又一股脑的送进了河里。
此时正是清晨,负责河务的政府工作人员已经赶了过来,正在桥头的位置处,训斥那几名惹出祸端的挖沙船船员,并要求疏通河道的工人们,尽快将底朝天的挖沙船反过来,或者是把它拖走。
过了桥就是电影制片厂街,这条大街上有包括中国、英国、印度等诸多国家的大使馆,翻在河里的挖沙船,无疑会对联盟的形象造成影响,一旦被那些外国记者们拍到,天知道他们又会弄出什么样的新闻来。
维克托乘坐的车子从桥上通过的时候,因为这件事引发的麻烦还没有得到解决,河务部门的人暂时将桥封锁了,一直等了半个多小时才得以疏通。
不过,维克托并不着急,他坐在车后翻看着平摊在膝盖上的那份文件。
文件是黑色封皮的,这表明该文件是一份绝密的情报,它来自于对外情报局派驻在伦敦的情报网。
按照这份情报的显示,英国的情报部门目前正在策划着一次行动,其针对的目标是身在瑞典的一名丹麦人,此人名叫尼尔斯?波尔,原丹麦皇家科学院院士,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这个人曾经在维克托要求渗透的卡文迪许实验室担任过职务,他所提出的液滴模型,很好的解释了重核的裂变过程,是原子弹研发领域的前沿专家。
根据情报部门从英国人那里获取的情报,波尔这个人在科研上是非常牛的,但是个人的情商却是低的可怕。他因为是犹太人,所以在德军占领丹麦的时候逃到了瑞典,可在瑞典,他也不消停,整天在报纸上抨击核武器的巨大破坏作用。
如果只是一般的批评还没什么,关键是他解释的很详细,文章中引用了大量数据不说,还加入了他自己的一些研究成果,就这样,他成功的引起了多方势力的关注。
此前,英国人曾经做过他的工作,希望他能到英国去继续从事他的研究,还给他开出了一系列的条件,但却被这个顽固的家伙给拒绝了。
但是现在,德国人似乎也注意到了他,英国人从德国人那里获得情报,显示盖世太保正在策划一场行动,准备把这个人绑架到德国去。于是,英国人准备抢先下手,如果不能将这个人弄到英国,那就得在德国人把他绑走之前,干掉他。
驻伦敦情报站的建议是,莫斯科可以适当的采取行动,确保这个人不会落到德国亦或是英国人的手里。
就在将这一份情报看完的时候,车子的车身颤了一下,随后缓缓开动起来,朝大桥的另一端开过去。
维克托从口袋里掏出钢笔,在文件的最后面签上自己的名字,再标注上:“转发驻斯德哥尔摩情报站博罗夫斯基斯同志,英国人的目标既是我们的目标,需酌情安排行动计划。”
“博罗夫斯基斯”这名字实际上是个代号,它代表的是对外情报局驻斯德哥尔摩情报站负责人康斯坦丁?鲍里索维奇?诺维科瓦斯,原内务人民委员部自身情报员。他所负责的斯德哥尔摩情报站,统管着北欧三国的全部情报工作。
将这份批示完的文件合起来,递给坐在副驾驶座上的索菲亚,维克托又开始翻看下一份。
那同样是一份黑色封皮的文件,也是绝密情报,它来自于对外情报局驻纽约情报站。
这份文件就比较厚实了,足有数百页的样子。文件起头的内容,是说纽约情报站在针对辉瑞公司的渗透上,非常的顺利,这家公司半点反谍报的意识都没有,而且其在涉及盘尼西林药用技术方面,没有丝毫的保密意识。
纽约情报站方面只动用了两名外围人员,花费了不到两千五百美元,便搞到了这家公司的盘尼西林发酵工艺和提纯、量产的技术资料。
这份文件之所以那么厚,就是因为后续的内容里,提供了他们搞到的那些工艺技术资料以及相关数据。
维克托不得不承认,在现如今的美国,其情报领域内的保密意识真的很差劲,尤其是类似辉瑞这样的大公司,他们似乎不依靠保密来保护自己的技术,而是依靠专利权。
好吧,在市场竞争领域内,专利是很可靠的保障,但是在国家竞争的领域内,专利连狗屁都不是。
将文件后面附载的相关技术资料粗略的翻了翻,说实话,那些复杂的分子式什么的,维克托是有看没有懂,当然,那也不是他所需要了解的东西,他真正要做的,就是将这些资料提交给马林科夫同志,再由他所负责的科技情报委员会去论证、评估。
此刻,维克托就是在去往马林科夫同志办公室的路上。
过了桥那条笔直的大道,就是39年才定名的电影制片厂街,这条街的1号就是著名的莫斯科电影制片厂,后世所有那些苏联影片中,凡是开头有一男一女两座雕像举着镰刀和锤子,背景里有克里姆林宫“大红星”的片头,就是这个电影制片厂的作品。
当然,那个片头是在1947才正式出现的,现在的片头只是一篇大字幕。
车子从电影制片厂门前开过的时候,维克托让瓦连卡放慢了车速。
在电影制片厂的大门外,竖立着巨大的宣传栏,此时,宣传栏上粘贴的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电影海报,难得的是,海报竟然是彩色的。
维克托看了看大海报,在那巨幅的海报上,是一名大胡子的中年军官,站在五名女兵的中间。仔细看看影片的主创人员介绍,导演是弗雷德里克?艾莫里尔,嗯,这是隶属于莫斯科电影制片厂的大导演,《她在保卫祖国》就是这个人指导的作品。
至于演员,则是阿列依尼科夫,此人是艾莫里尔的御用男演员了,而在他的后面,还有卓雅?费多罗娃和塔马拉?阿廖申,再加一个“等”。
毫无疑问,整部电影里,这三个人演员算是主演,也都是现在联盟内很有名的演员,至于其他的,就都是配角了。
按照宣传鼓动部那边的说法,他提供素材并由梁娜主笔的《永不消失的电波》,也已经排上了莫斯科电影制片厂的拍摄名单,而且是在优先拍摄的系列内。
算上小说出版以及影视改编,维克托这个原作者也不算白干,他拿到了将近七千卢布的报酬,看着似乎是很多,但实际上却是少的可怜,因为宣传鼓动部把全部的版权都拿走了。说白了,就是这个小说与他再没有一毛钱关系了,日丹诺夫同志就是这么不讲理……
不过……
看着海报,维克托一边揉搓着下巴,一边想到:费多罗娃同志就算了,自从出演了《来自列宁格勒的女孩》之后,这小妞明显是胖了不少,显得过于丰满了。倒是阿廖申,啧啧啧,真是不错啊,不仅人长的漂亮,而且青春靓丽,浑身上下都透着那么一股子诱人的清纯味,有机会的一定要好好认识一下。
回头把《爱和战争的故事》也搞出来,到时候跟宣传鼓动部的同志们好好谈谈,也让阿廖申来出演。
“走吧,”心里胡思乱想着,维克托将视线从窗外收回来,语气淡淡的说道。
车子很快重新开动起来,奔着街道的尽头疾驰而去。
总的来说,马林科夫同志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这一点从他对办公室的选择上就能看出来。
与大多数的干部不一样,他选择办公地点并不是离着克里姆林宫越近越好,而是选在了这么个偏僻的地方,最重要的是,他选择那栋二层小楼并不是航空工业人民委员会的所在地,就单纯是他自己的办公地点。
在这栋旧俄时期的小楼里,一共只有三个部门,人民委员办公室、秘书处、总务办公室。
这栋小楼俨然成了马林科夫同志的避风港,他在这里,既可以躲避家中那个强势的悍妇,也可以躲避来自其它部门的骚扰,可谓是一举两得。
不过,这对维克托来说就有点烦恼了,他现在头上有两个老大,一个是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内的谢罗夫同志,另一个就是主管着科技情报委员会的马林科夫同志。
幸运的是,马林科夫这里虽然离得远,但却不用总是往这里跑,只有在重要情报资料需要提交的时候,他才会过来一趟。
车子在下楼前的道路边停下,维克托从车里出来,带着怀抱文件的索菲亚走到小楼入口处,先向警卫出示了证件,这才将雨伞收起来,走进楼门。
陈旧的小楼里有些阴凉,不像是开了冷气的缘故。维克托穿过前厅,直接上了二楼,在正对着楼梯口的那扇门边站住。
房门敞开着,从门口就可以看到正在办公桌前看着什么文件的马林科夫同志。
在莫斯科河与谢通河交汇的地方,一艘挖沙船撞到了桥下的立柱,导致船身侧翻,之前好不容易从河底挖掘出来的淤泥,又一股脑的送进了河里。
此时正是清晨,负责河务的政府工作人员已经赶了过来,正在桥头的位置处,训斥那几名惹出祸端的挖沙船船员,并要求疏通河道的工人们,尽快将底朝天的挖沙船反过来,或者是把它拖走。
过了桥就是电影制片厂街,这条大街上有包括中国、英国、印度等诸多国家的大使馆,翻在河里的挖沙船,无疑会对联盟的形象造成影响,一旦被那些外国记者们拍到,天知道他们又会弄出什么样的新闻来。
维克托乘坐的车子从桥上通过的时候,因为这件事引发的麻烦还没有得到解决,河务部门的人暂时将桥封锁了,一直等了半个多小时才得以疏通。
不过,维克托并不着急,他坐在车后翻看着平摊在膝盖上的那份文件。
文件是黑色封皮的,这表明该文件是一份绝密的情报,它来自于对外情报局派驻在伦敦的情报网。
按照这份情报的显示,英国的情报部门目前正在策划着一次行动,其针对的目标是身在瑞典的一名丹麦人,此人名叫尼尔斯?波尔,原丹麦皇家科学院院士,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这个人曾经在维克托要求渗透的卡文迪许实验室担任过职务,他所提出的液滴模型,很好的解释了重核的裂变过程,是原子弹研发领域的前沿专家。
根据情报部门从英国人那里获取的情报,波尔这个人在科研上是非常牛的,但是个人的情商却是低的可怕。他因为是犹太人,所以在德军占领丹麦的时候逃到了瑞典,可在瑞典,他也不消停,整天在报纸上抨击核武器的巨大破坏作用。
如果只是一般的批评还没什么,关键是他解释的很详细,文章中引用了大量数据不说,还加入了他自己的一些研究成果,就这样,他成功的引起了多方势力的关注。
此前,英国人曾经做过他的工作,希望他能到英国去继续从事他的研究,还给他开出了一系列的条件,但却被这个顽固的家伙给拒绝了。
但是现在,德国人似乎也注意到了他,英国人从德国人那里获得情报,显示盖世太保正在策划一场行动,准备把这个人绑架到德国去。于是,英国人准备抢先下手,如果不能将这个人弄到英国,那就得在德国人把他绑走之前,干掉他。
驻伦敦情报站的建议是,莫斯科可以适当的采取行动,确保这个人不会落到德国亦或是英国人的手里。
就在将这一份情报看完的时候,车子的车身颤了一下,随后缓缓开动起来,朝大桥的另一端开过去。
维克托从口袋里掏出钢笔,在文件的最后面签上自己的名字,再标注上:“转发驻斯德哥尔摩情报站博罗夫斯基斯同志,英国人的目标既是我们的目标,需酌情安排行动计划。”
“博罗夫斯基斯”这名字实际上是个代号,它代表的是对外情报局驻斯德哥尔摩情报站负责人康斯坦丁?鲍里索维奇?诺维科瓦斯,原内务人民委员部自身情报员。他所负责的斯德哥尔摩情报站,统管着北欧三国的全部情报工作。
将这份批示完的文件合起来,递给坐在副驾驶座上的索菲亚,维克托又开始翻看下一份。
那同样是一份黑色封皮的文件,也是绝密情报,它来自于对外情报局驻纽约情报站。
这份文件就比较厚实了,足有数百页的样子。文件起头的内容,是说纽约情报站在针对辉瑞公司的渗透上,非常的顺利,这家公司半点反谍报的意识都没有,而且其在涉及盘尼西林药用技术方面,没有丝毫的保密意识。
纽约情报站方面只动用了两名外围人员,花费了不到两千五百美元,便搞到了这家公司的盘尼西林发酵工艺和提纯、量产的技术资料。
这份文件之所以那么厚,就是因为后续的内容里,提供了他们搞到的那些工艺技术资料以及相关数据。
维克托不得不承认,在现如今的美国,其情报领域内的保密意识真的很差劲,尤其是类似辉瑞这样的大公司,他们似乎不依靠保密来保护自己的技术,而是依靠专利权。
好吧,在市场竞争领域内,专利是很可靠的保障,但是在国家竞争的领域内,专利连狗屁都不是。
将文件后面附载的相关技术资料粗略的翻了翻,说实话,那些复杂的分子式什么的,维克托是有看没有懂,当然,那也不是他所需要了解的东西,他真正要做的,就是将这些资料提交给马林科夫同志,再由他所负责的科技情报委员会去论证、评估。
此刻,维克托就是在去往马林科夫同志办公室的路上。
过了桥那条笔直的大道,就是39年才定名的电影制片厂街,这条街的1号就是著名的莫斯科电影制片厂,后世所有那些苏联影片中,凡是开头有一男一女两座雕像举着镰刀和锤子,背景里有克里姆林宫“大红星”的片头,就是这个电影制片厂的作品。
当然,那个片头是在1947才正式出现的,现在的片头只是一篇大字幕。
车子从电影制片厂门前开过的时候,维克托让瓦连卡放慢了车速。
在电影制片厂的大门外,竖立着巨大的宣传栏,此时,宣传栏上粘贴的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电影海报,难得的是,海报竟然是彩色的。
维克托看了看大海报,在那巨幅的海报上,是一名大胡子的中年军官,站在五名女兵的中间。仔细看看影片的主创人员介绍,导演是弗雷德里克?艾莫里尔,嗯,这是隶属于莫斯科电影制片厂的大导演,《她在保卫祖国》就是这个人指导的作品。
至于演员,则是阿列依尼科夫,此人是艾莫里尔的御用男演员了,而在他的后面,还有卓雅?费多罗娃和塔马拉?阿廖申,再加一个“等”。
毫无疑问,整部电影里,这三个人演员算是主演,也都是现在联盟内很有名的演员,至于其他的,就都是配角了。
按照宣传鼓动部那边的说法,他提供素材并由梁娜主笔的《永不消失的电波》,也已经排上了莫斯科电影制片厂的拍摄名单,而且是在优先拍摄的系列内。
算上小说出版以及影视改编,维克托这个原作者也不算白干,他拿到了将近七千卢布的报酬,看着似乎是很多,但实际上却是少的可怜,因为宣传鼓动部把全部的版权都拿走了。说白了,就是这个小说与他再没有一毛钱关系了,日丹诺夫同志就是这么不讲理……
不过……
看着海报,维克托一边揉搓着下巴,一边想到:费多罗娃同志就算了,自从出演了《来自列宁格勒的女孩》之后,这小妞明显是胖了不少,显得过于丰满了。倒是阿廖申,啧啧啧,真是不错啊,不仅人长的漂亮,而且青春靓丽,浑身上下都透着那么一股子诱人的清纯味,有机会的一定要好好认识一下。
回头把《爱和战争的故事》也搞出来,到时候跟宣传鼓动部的同志们好好谈谈,也让阿廖申来出演。
“走吧,”心里胡思乱想着,维克托将视线从窗外收回来,语气淡淡的说道。
车子很快重新开动起来,奔着街道的尽头疾驰而去。
总的来说,马林科夫同志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这一点从他对办公室的选择上就能看出来。
与大多数的干部不一样,他选择办公地点并不是离着克里姆林宫越近越好,而是选在了这么个偏僻的地方,最重要的是,他选择那栋二层小楼并不是航空工业人民委员会的所在地,就单纯是他自己的办公地点。
在这栋旧俄时期的小楼里,一共只有三个部门,人民委员办公室、秘书处、总务办公室。
这栋小楼俨然成了马林科夫同志的避风港,他在这里,既可以躲避家中那个强势的悍妇,也可以躲避来自其它部门的骚扰,可谓是一举两得。
不过,这对维克托来说就有点烦恼了,他现在头上有两个老大,一个是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内的谢罗夫同志,另一个就是主管着科技情报委员会的马林科夫同志。
幸运的是,马林科夫这里虽然离得远,但却不用总是往这里跑,只有在重要情报资料需要提交的时候,他才会过来一趟。
车子在下楼前的道路边停下,维克托从车里出来,带着怀抱文件的索菲亚走到小楼入口处,先向警卫出示了证件,这才将雨伞收起来,走进楼门。
陈旧的小楼里有些阴凉,不像是开了冷气的缘故。维克托穿过前厅,直接上了二楼,在正对着楼梯口的那扇门边站住。
房门敞开着,从门口就可以看到正在办公桌前看着什么文件的马林科夫同志。
一秒记住“书十三免费无弹窗阅读小说网”:www.shu1314.com 手机端:m.shu1314.com
本文网址:https://www.shu1314.com/xs/1/1560/36391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hu131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