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田地
推荐阅读:疯狂农民工、南宫密墅、天神殿、跟乔爷撒个娇乔斯年叶佳期、大唐:从种土豆开始、跟乔爷撒个娇罗衣对雪、乔斯年叶佳期、重生之我真没想当男神章楠楠乔琳琳蒋婷苏浅浅、重生之我真没想当男神周一口鸟、章楠楠乔琳琳蒋婷苏浅浅、
徐夫人怀念的其实还是张老太爷描绘蒋府菜肴时那种意犹未尽的神情,让她一直好奇能让她爹这样老饕念念不忘的是什么样的美味。
元娘虽然不知道这里面的种种,但是她对刘氏的手艺也很期待。想着时间还早,便先来问下徐夫人关于田地农庄的具体信息。
“娘,你那里的农庄有几个,这两年的产量如何?”元娘问的很认真。
“在临安府周边一共有六个不大的庄子,田地大约有个一千亩左右,庄子上产出的作物大部分都运到府里来,剩余的都放到铺子里卖。”徐夫人说着从桌上的账本里抽出一本,打开放在桌面上给元娘看。
“现在大约每亩地的产量在十斗左右,这两年倒是年景不错,庄子上的产量倒是颇丰。”徐夫人看着数据满意的说,这几个庄子的产量是让徐府和张府都能做到自给自足,还能有富裕拿去米铺里售卖。
元娘则根据早上看过的资料在脑子里换算起来,忽然发现对于这个计量单位有些陌生,便悄悄的集中精力向小智求助到:“小智,你可以帮我换算一下,十斗是多少公斤的粮食吗?我好像不太明白斗这个计量单位。”
“元娘,在现在的单位换算里,一斗等于十升,一升约是一点五公斤,十斗就是三百斤左右。”小智清楚的把答案告诉了元娘。
元娘听完后简直惊呆了,知道古代的农业产量低可是没想到居然是这么低。难怪遇到蝗虫旱灾就让整个社会动荡了起来,连朝堂之上,皇宫里都没有了能够连着吃两日的粮食。
年代记事簿上记录的是真实存在的唐代最鼎盛时期,在那个年代土地一般生产力也不过是亩产三百斤,而且还是盛世。这些粮食还是靠壮汉,劳动力长年累月不停的在地里干活,精耕细作才得来。
想想以前看新闻联播的时候,总是听到粮食亩产一般都是七八百斤,有时候高产能够达到一千斤。这些数字原本对元娘一点概念都没有,如今对比一下才知道差距在哪里。
这里古代弱弱的生产力,遇上洪水干旱蝗虫都是不得了的大事,分分钟都能让田地寸草不生。
虽然徐夫人说手里有千亩良田,可是这样换算一下如果要应对明年即将来到的蝗灾和干旱,简直就像泥牛入海般根本派不上用处。
看来增加田地才是目前的首要任务,接下来就要想办法提高亩产量,农业才是立身之本,元娘沉下心来细细的想之后要做那些安排。
徐夫人瞧着元娘看账本看得如此入神,心里也很是宽慰,小小年纪能静下心来看这些枯燥的账本也是不容易,便也不打扰她,让她自己看着。
元娘把整本农庄的账册看完,心里已经有了大致的计划,田地的数量是一定要再翻上一番。
“娘,如今在临安府像这种庄子良田可还能买到,大约要多少银钱。”元娘开口问道。
“前段时日我去巡铺子的时候好像听到有个掌柜说,这两年临安府周边的良田的价钱都涨了些,现下大约要五十贯钱一亩。农庄倒还好看面积大小来算,买庄子比光买良田要便宜一些。”徐夫人有些好奇,元娘今天怎么对农事这么好奇。
“囡囡,你今天怎么总在问农事,莫不是你想去庄子上玩了?”徐夫人打趣道。
“娘,我今天在看外祖父的手札,上面写着一段话看完让我觉得深有感触,民以食为天。外祖父本就想着要把生意的重心放到农业上面,所以我想要不我们今年多添几个庄子再多买些良田。”元娘非常认真的和徐夫人商量着。
“现在虽然是风调雨顺,若是遇到灾年的话,这些粮食可就不够吃了,我觉得应该居安思危。”元娘一本正经的话让徐夫人吃了一惊,没想到这个孩子现在居然都想到这么远了。
以前爹在世的时候也有跟她说过类似的话,这两年生意个方面都相对稳定,徐夫人倒把这些话给忘记了,但是今日被元娘这么一说,那些片段又重新被回忆了起来。
元娘看着徐夫人若有所思的样子,知道她正在思考,便也不做声,继续看着手里的账本,盘算着要怎么样才能预先把粮食的库存做到最大。
“囡囡,你的话倒是提醒了我,原来你外祖父确实和我讲过这个道理,既然如此下午便找赵掌柜来商量买庄子和田地的事情。”徐夫人的性格便是决定了要做的事情就立马着手去办,从不拖拉。
“娘,我觉得要把田地的数量翻上一番才好,这样产量才能上去。”元娘算着自己需要的田地的面积。
“好,就按囡囡的要求去办,还有什么要交代他们的。”徐夫人现在对元娘的话很是信任,别看她现在还是个孩子,但是想法和魄力都比许多大人要强上许多。
“粮仓也要准备好,过段时间就要夏收了,储备粮食的时候可一定要当心别让这些心血都白白浪费了。”节约粮食从现在做起,在灾荒的年代每一粒米都是无比珍贵的。
元娘虽然不曾经历过灾荒,但是从前听外婆说过她经历过的那个年代的事情。
在食物匮乏的年代,所有的能吃的东西都被人们相近一切办法吃完,剩下的人就只有挨饿。
那是一段惨痛的记忆,外婆每次说起来都会湿了眼眶,所以她会一直从小教育自己要爱惜粮食不能浪费,每一颗米粒上都住着七位神仙,这是她听过的最多的一个故事。
所以元娘不想在这个时空去面对一场这样的灾祸,她想起了了尘大师的话,也许她的到来就是为了减小这些灾难对人们的影响。
虽然无法跟徐夫人明着说明年会发生的事情,但是元娘相信徐夫人一定会无条件的相信自己的每个决定,并义无反顾的帮助她。
“太太,午膳在偏厅摆好了,可以用膳了。”如意的话打断了元娘的思绪。
【作者题外话】:本羊想着,
若是在古代收成要是不好,
岂不是要吃不饱饭,
吓得本羊立刻去吃个粽子压压惊。
哈哈哈。。。。
元娘虽然不知道这里面的种种,但是她对刘氏的手艺也很期待。想着时间还早,便先来问下徐夫人关于田地农庄的具体信息。
“娘,你那里的农庄有几个,这两年的产量如何?”元娘问的很认真。
“在临安府周边一共有六个不大的庄子,田地大约有个一千亩左右,庄子上产出的作物大部分都运到府里来,剩余的都放到铺子里卖。”徐夫人说着从桌上的账本里抽出一本,打开放在桌面上给元娘看。
“现在大约每亩地的产量在十斗左右,这两年倒是年景不错,庄子上的产量倒是颇丰。”徐夫人看着数据满意的说,这几个庄子的产量是让徐府和张府都能做到自给自足,还能有富裕拿去米铺里售卖。
元娘则根据早上看过的资料在脑子里换算起来,忽然发现对于这个计量单位有些陌生,便悄悄的集中精力向小智求助到:“小智,你可以帮我换算一下,十斗是多少公斤的粮食吗?我好像不太明白斗这个计量单位。”
“元娘,在现在的单位换算里,一斗等于十升,一升约是一点五公斤,十斗就是三百斤左右。”小智清楚的把答案告诉了元娘。
元娘听完后简直惊呆了,知道古代的农业产量低可是没想到居然是这么低。难怪遇到蝗虫旱灾就让整个社会动荡了起来,连朝堂之上,皇宫里都没有了能够连着吃两日的粮食。
年代记事簿上记录的是真实存在的唐代最鼎盛时期,在那个年代土地一般生产力也不过是亩产三百斤,而且还是盛世。这些粮食还是靠壮汉,劳动力长年累月不停的在地里干活,精耕细作才得来。
想想以前看新闻联播的时候,总是听到粮食亩产一般都是七八百斤,有时候高产能够达到一千斤。这些数字原本对元娘一点概念都没有,如今对比一下才知道差距在哪里。
这里古代弱弱的生产力,遇上洪水干旱蝗虫都是不得了的大事,分分钟都能让田地寸草不生。
虽然徐夫人说手里有千亩良田,可是这样换算一下如果要应对明年即将来到的蝗灾和干旱,简直就像泥牛入海般根本派不上用处。
看来增加田地才是目前的首要任务,接下来就要想办法提高亩产量,农业才是立身之本,元娘沉下心来细细的想之后要做那些安排。
徐夫人瞧着元娘看账本看得如此入神,心里也很是宽慰,小小年纪能静下心来看这些枯燥的账本也是不容易,便也不打扰她,让她自己看着。
元娘把整本农庄的账册看完,心里已经有了大致的计划,田地的数量是一定要再翻上一番。
“娘,如今在临安府像这种庄子良田可还能买到,大约要多少银钱。”元娘开口问道。
“前段时日我去巡铺子的时候好像听到有个掌柜说,这两年临安府周边的良田的价钱都涨了些,现下大约要五十贯钱一亩。农庄倒还好看面积大小来算,买庄子比光买良田要便宜一些。”徐夫人有些好奇,元娘今天怎么对农事这么好奇。
“囡囡,你今天怎么总在问农事,莫不是你想去庄子上玩了?”徐夫人打趣道。
“娘,我今天在看外祖父的手札,上面写着一段话看完让我觉得深有感触,民以食为天。外祖父本就想着要把生意的重心放到农业上面,所以我想要不我们今年多添几个庄子再多买些良田。”元娘非常认真的和徐夫人商量着。
“现在虽然是风调雨顺,若是遇到灾年的话,这些粮食可就不够吃了,我觉得应该居安思危。”元娘一本正经的话让徐夫人吃了一惊,没想到这个孩子现在居然都想到这么远了。
以前爹在世的时候也有跟她说过类似的话,这两年生意个方面都相对稳定,徐夫人倒把这些话给忘记了,但是今日被元娘这么一说,那些片段又重新被回忆了起来。
元娘看着徐夫人若有所思的样子,知道她正在思考,便也不做声,继续看着手里的账本,盘算着要怎么样才能预先把粮食的库存做到最大。
“囡囡,你的话倒是提醒了我,原来你外祖父确实和我讲过这个道理,既然如此下午便找赵掌柜来商量买庄子和田地的事情。”徐夫人的性格便是决定了要做的事情就立马着手去办,从不拖拉。
“娘,我觉得要把田地的数量翻上一番才好,这样产量才能上去。”元娘算着自己需要的田地的面积。
“好,就按囡囡的要求去办,还有什么要交代他们的。”徐夫人现在对元娘的话很是信任,别看她现在还是个孩子,但是想法和魄力都比许多大人要强上许多。
“粮仓也要准备好,过段时间就要夏收了,储备粮食的时候可一定要当心别让这些心血都白白浪费了。”节约粮食从现在做起,在灾荒的年代每一粒米都是无比珍贵的。
元娘虽然不曾经历过灾荒,但是从前听外婆说过她经历过的那个年代的事情。
在食物匮乏的年代,所有的能吃的东西都被人们相近一切办法吃完,剩下的人就只有挨饿。
那是一段惨痛的记忆,外婆每次说起来都会湿了眼眶,所以她会一直从小教育自己要爱惜粮食不能浪费,每一颗米粒上都住着七位神仙,这是她听过的最多的一个故事。
所以元娘不想在这个时空去面对一场这样的灾祸,她想起了了尘大师的话,也许她的到来就是为了减小这些灾难对人们的影响。
虽然无法跟徐夫人明着说明年会发生的事情,但是元娘相信徐夫人一定会无条件的相信自己的每个决定,并义无反顾的帮助她。
“太太,午膳在偏厅摆好了,可以用膳了。”如意的话打断了元娘的思绪。
【作者题外话】:本羊想着,
若是在古代收成要是不好,
岂不是要吃不饱饭,
吓得本羊立刻去吃个粽子压压惊。
哈哈哈。。。。
一秒记住“书十三免费无弹窗阅读小说网”:www.shu1314.com 手机端:m.shu1314.com
本文网址:https://www.shu1314.com/xs/1/1517/54990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hu131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