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节 再战松山(上)
推荐阅读:道君的冲喜小厨娘、死神里的炼金术师天心一郎、红色莫斯科、我和邓肯同年秀、烛鉴、从绝世唐门开始挖主角墙脚戴华斌萧萧朱露、从绝世唐门开始挖主角墙脚披萨cccc、裴重熙桓儇、听说摄政王有个秘密、我超喜欢这诡异世界是咋回事?、
七月辽东的酷暑丝毫不亚于关内的华北大地。当夜晚最后的凉气消失殆尽后气温也象飞鸟一般直往上窜。灼烫的热气似乎化成了无数的波涛覆盖着大地草木也仿佛濒临死亡一般。此时此刻松山的一处小岗之上满达海脚跨五花马左手执辔右手扶刀正神色凝重地注视着在烈日下出战的明军。放眼望去明军战线中央一杆“黄”字帅旗高挂似乎由黄得功自坐镇。左翼“刘”字将旗下的数千黑甲轻骑兵想必就是刘宗亮部。至于右翼“李”大旗就不知是李定国部还是李耀斗部了。明军炮兵则被部署在中央和右翼前方。根据斥候侦察的结果满达海估计他对面的明军仅2万余人而已。清军光是在人数上就比对方足足多出了一倍。
此次会战满达海纠集了宁远、锦州、乃至蒙古诸部4万2千余人可谓是倾巢出动。中间17个步兵大方阵由其亲自指挥。左右两翼摆开骑兵其中左翼正对着明军右翼的是鳌拜统领的正黄旗5千精锐骑兵。非但如此两军对阵中清军还是顺风背向日光占尽了天时之便。因此当满达海本人骑五花战马由亲兵簇拥着出现在战线中央时在场的八旗全军立刻就响起了自内心的欢呼声。在此之前满达海还从没有在任何重大战役中失败过八旗将士们对他的信赖和爱戴绝不亚于对多尔衮等宿将的信心。
清军高昂的士气除了源自对主帅的信任和对明军的憎恨外。满达海部优良的武器配置以及新型的军制也是清军自信的源泉。经过两淮之战等诸多战役的惨败后以骑射见长的清军也开始重视起火器部队的建设来。于是在揆一等荷兰人的指导下以及多年来同明军交战得出的经验。清军终于得出了一套冷热兵器混合的特殊军制。由于清军的火器以鸟枪和劈山炮为主。它们射程进、精度差对无防护的目标杀伤力巨大但是攻坚能力不足。所以这种军制主要应用于步兵以“防御为主、进攻为客”。既以五人为伍五伍为排为小队;兵百人为大队,递用外委、千总、把总管领。满五队五百人为一旅由将弁统领。作战时将火枪兵和长矛兵混编而成方阵,每百人的大队配置火炮两门每旅前面列炮十门。正面是长矛兵排成密集的三个横队在方阵的四个边角上是排成密集方队的火枪兵和弓箭手。期间再以骑兵立於方阵的两翼相互侧应作为为游兵。各个方阵的进退疾徐,则分旗色以为号令。往往在一番炮轰之后清军方阵就以鸟枪接以矛刀、弓箭如墙而进同敌人对垒交锋。
满达海的这支新军成立距今已有两年了。期间在同明军多次的交火中从未落于下风。出关之前更将威胁京畿的姜镶部赶出了北直隶。特别是其部与姜镶部的保定之战更是清军少数几次完胜的战例。正因为有了先前的几次胜仗才使得满达海部的八旗将士们敢有持无恐的面对明军。然而作为主帅的满达海却打心眼里不希望此时同明军正面交锋。
原来自从盛京陷落之后满达海部就马不停蹄的起程直扑盛京志在收复这座满清的“谋克敦”。另一方面攻取盛京之后的明军第四军团为了配合关内友军完成战略上的大合围则将目标锁定在了山海关。而要攻取山海关就必须先夺下关外的锦州等城才行。经过一番调兵遣将之后清军于六月二十三日进抵松岭留饷于宁远大军扎营于乳峰山之西。两天后明军第十、十五师先头部队亦抵达松岭并扎营于乳峰山之东。于是两支士气正旺同样都想至对方于死地的大军最终狭路相逢在了松山之上。
由于清军在人数上比明军多出了一倍多而其扎营的位置在地理上也颇为占优。又有一条从宁远到锦州的粮道保证大军的粮草供给。可谓是占尽了天时和地理。反观明军在脱离海岸线后后勤补给也跟着力不从心起来。加之明军这次是长途奔袭先头部队抵达松山的不过一万余人。双方统帅对各自的优劣心知肚明。作为明军统帅的黄得功自然打算抓住清军主力后倾全军之力孤注一战。以求一战定乾坤彻底扫清满清在关外的有生力量。但清军主帅满达海从一开始就抱定了步步为营以守为战的战略。对明军多次的正面挑衅视而不见。打算利用自己在地利以及骑兵上的优势与明军周旋于白山黑水之间。妄图最终将明军拖死在关外的群山之中。
然而接下来急转直下的战局却远远朝出了满达海事先的预计。先是明军舰队自海上袭击锦州炮轰山海关。明6军在海上舰队的掩护下趁此机会自山至海横截清军饷道迫使锦州受困。再是英亲王阿济格战死山西。晋陕陷落京畿受制中原战势急剧恶化。一切的一切都不支持满达海在辽东与明军打持久战。为了尽快夺回盛京为了将明军赶出辽东为了能让十数万八旗老弱撤回关外。满达海最后还是选择了同明军在松山一决雌雄做个了结。
然而面对在人数处于劣势的明军满达海心里却是一阵心惊。他同明朝的官军交战多年期间也同隆武朝的官军交过手。但多数情况下都是一些零散的攻城或是同姜镶部之类的义军在山野间打游击。却从没有和隆武朝的官军在野外堂堂正正地对过阵。更从未看见过明朝官军的阵容有如此严整的。自己的人数虽多可真正有威力够射程的将军炮只有4o门。其余的劈山炮数量是不少但在威力和射程上与明军的野战炮相差甚远。至于火枪的数量更是不能同日而语。
眼看着远处明军密集的火炮严谨的阵容满达海深知今日之战必将是伏尸遍野血流成河。但一想到松山一战的意义和规模他不禁又开始热血沸腾起来。却见他扬鞭直指战场高声鼓舞道:“今日一战事关我大清存亡。敌人倚仗火器犀利妄图一战取胜占我辽东故土。我军全体将士务必拼力杀贼挫敌锐气收复盛京保我家园!”
“谨遵王爷严令拼力杀贼!”
“拼力杀贼!”
“拼力杀贼!”
清军阵营中立刻响起一片排山倒海般的欢呼声。从将领到士兵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泛着肃杀的红光。此刻就连一旁荷兰军事顾问揆一也被这高昂的士气所感染了。却听他激动地向满达海赞叹道:“王爷您即将指挥的是一场伟大的会战。这样大规模的会战简直可以与布莱登菲尔德会战相媲美。您瞧士兵们的士气是多么的旺盛。他们急切盼望着一场伟大的胜利。”
“哦?揆一将军在荷兰也曾经历过相似的会战吗?”满达海回头饶有兴趣的问道。他虽然不知道布莱登菲尔德会战是怎么回事。但眼看揆一一副兴奋的模样想必那也是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
“布莱登菲尔德会战是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与巴伐利亚军司令提利伯爵在莱比锡附近展开了一场大战。那场大战左右了整个欧洲大6的战局。很遗憾那时我还是个孩子。不过今天能参加在松山的这场大战同样是我的荣幸。相信通过王爷的指挥最后的胜利与荣誉一定是属于大清的。”揆一自信说道。在他看来就人数上清军占有绝对的优势。虽然火炮和火枪比明军少。但他相信清军通过兵种配置上的“优势”就能弥补火力上的劣势。以揆一的经验来看所有的火力一齐射的震撼力和杀伤效果是惊人的却保持不了火力的连续性。再加上燧火枪射程近、精度又差。而按照欧洲的经验来说一排带刺刀的火枪队效果远没有长矛+火枪来得好。所以明军的阵型与兵种配置在揆一眼中简直就是一帮外行人。一群拿着火枪却不懂得战争艺术的乡巴佬。
满达海虽不是好大喜功之人但恭维的话总是让人难以拒绝的。于是他欣然抱拳道:“那就承揆一将军贵言了。”
此时已交辰时。站在满达海左右的文武官员见南面树林背后人马活动频繁旗帜走动均知道明军即将开始进攻。却听一旁的尼堪一个抱拳请战道:“王爷我军已然准备完毕还是先制人的好。王爷请下令开炮!”
满达海听罢点了点头最后望了一眼对面的明军。终于下定了决心的他举起一只手朝一个旗鼓官下令道:“传令擂鼓!”
就这样趁着清军沉闷果敢的鼓声在辽东晌午的艳阳下第二次松山会战正式拉开了序幕。放眼望去白茫茫地一片清军在鼓声中逐渐来近而对面的明军却只是稍稍向前迎去转而又采取等待态势。看样子并没有迎击清军的打算。同样的清军似乎也不想就此做正面冲锋仅向前移动了少许便停了下来。如今的清军已不再是对火器毫无认识的蛮族。而明军亦不是当年只会开枪的散兵游勇。双方心里都清楚这场仗该怎么打。
随着一道尖锐的呼啸声划破田鸡战场上火炮隆隆的爆炸声终于掩盖了沉闷的战鼓声。明、清双方最初都在试探对方的虚实谁也不敢贸然动全线进攻。只是不断地以密集的炮火互相轰击中间穿插小规模的骑兵冲突用来试探对方的薄弱环节。这次激烈的炮战足足一时辰之久双方似乎都想将对方的阵地犁个遍。然而清军在火炮上的劣势被再一次应证了。虽然那4o门由荷兰人监制的将军炮在射程和威力上都不逊于明军。但明军在火炮数量上还是占有很大优势的。更为关键的是明军炮兵的素质优势充分挥了作用他们的射和火力密度几乎是清军炮兵的三倍。清军阵线中几乎每打一炮弹都要遭受三明军炮弹的回击。
饶是如此对明、清两军的普通士兵来说这场炮战都是该受到诅咒的。双方的步兵骑兵阵线都被打出许多缺口可士兵们却已然要镇静地保持队列默默地忍受伤亡。两军鏖战喊声震天血流成溪的战场上血肉之躯在这一刻似乎都成了一连串冰冷的伤亡数字。为“炮灰”一词做了最好的注解。谁也每想到会战会以如此快的就陷入胶着状态。巨大的伤亡和弹药消耗让底下的指挥官们抱怨不已。可双方的统帅似乎也没有停歇这种以生命和鲜血为代价的试探。至少双方到目前为止都未被对方抓住突破口。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甘愿做炮灰的。在某些人眼中战争本该是一件充满漏*点与荣耀的事情。而不是现在这样象傻瓜似的相互挨揍。此时此刻正黄旗统领鳌拜就抱着这样的想法打心眼里唾弃着满达海的指挥。
“妈的满达海那家伙在想什么?我们还要在这里傻等着挨炮弹多久!”鳌拜洪亮的漫骂声似乎要将火炮的爆炸声都给掩盖了。
“主子息怒主子息怒。王爷有令要我部作为游击四隅关顾联络相维。没有王爷的号令咱可不得擅自离阵出击啊。”一旁的部将见状赶忙劝阻道。
“去***不得擅自离阵!老子是来打仗的不是来给人当跑腿的!更不是来这里白挨炮弹的!妈的真是窝囊死了!”出口是“脏”的鳌拜丝毫不给满达海面子狠狠地抱怨道。历来骑兵都是清军的主力。每次征战八旗骑士更是战场上主角中的主角。然而这次的松山之战八旗铁骑似乎已经被主帅满达海给遗忘了不再是战场的主角了。往日叱刹风云的骑士们如今却同步兵一起窝在阵地上硬挨炮弹。要不就在战场上四处穿插同对方进行一些小规模的冲突。
在鳌拜看来这根本就是在不务正业。他和他的正黄旗骑士们需要的是冲锋。那种能让汉人闻风丧胆的冲锋。真正的冲锋!遥想当年自己率领数千铁骑将数万明军象赶鸭子一般追得无处可逃的情景。想到那些明兵在自己的铁蹄下吓得抱头鼠窜的模样。是的那才是真正的战斗。八旗男人的战斗。一想到这儿鳌拜顿时觉得热血沸腾了起来。在也按捺不住心中激奋的他回头朝着众部将高声喊道:“是巴图鲁的就随我一起冲啊!”说罢鳌拜在没有接到统帅命令的情况下一马当先擅自率领自己的五千骑兵向明军起冲锋。
此次会战满达海纠集了宁远、锦州、乃至蒙古诸部4万2千余人可谓是倾巢出动。中间17个步兵大方阵由其亲自指挥。左右两翼摆开骑兵其中左翼正对着明军右翼的是鳌拜统领的正黄旗5千精锐骑兵。非但如此两军对阵中清军还是顺风背向日光占尽了天时之便。因此当满达海本人骑五花战马由亲兵簇拥着出现在战线中央时在场的八旗全军立刻就响起了自内心的欢呼声。在此之前满达海还从没有在任何重大战役中失败过八旗将士们对他的信赖和爱戴绝不亚于对多尔衮等宿将的信心。
清军高昂的士气除了源自对主帅的信任和对明军的憎恨外。满达海部优良的武器配置以及新型的军制也是清军自信的源泉。经过两淮之战等诸多战役的惨败后以骑射见长的清军也开始重视起火器部队的建设来。于是在揆一等荷兰人的指导下以及多年来同明军交战得出的经验。清军终于得出了一套冷热兵器混合的特殊军制。由于清军的火器以鸟枪和劈山炮为主。它们射程进、精度差对无防护的目标杀伤力巨大但是攻坚能力不足。所以这种军制主要应用于步兵以“防御为主、进攻为客”。既以五人为伍五伍为排为小队;兵百人为大队,递用外委、千总、把总管领。满五队五百人为一旅由将弁统领。作战时将火枪兵和长矛兵混编而成方阵,每百人的大队配置火炮两门每旅前面列炮十门。正面是长矛兵排成密集的三个横队在方阵的四个边角上是排成密集方队的火枪兵和弓箭手。期间再以骑兵立於方阵的两翼相互侧应作为为游兵。各个方阵的进退疾徐,则分旗色以为号令。往往在一番炮轰之后清军方阵就以鸟枪接以矛刀、弓箭如墙而进同敌人对垒交锋。
满达海的这支新军成立距今已有两年了。期间在同明军多次的交火中从未落于下风。出关之前更将威胁京畿的姜镶部赶出了北直隶。特别是其部与姜镶部的保定之战更是清军少数几次完胜的战例。正因为有了先前的几次胜仗才使得满达海部的八旗将士们敢有持无恐的面对明军。然而作为主帅的满达海却打心眼里不希望此时同明军正面交锋。
原来自从盛京陷落之后满达海部就马不停蹄的起程直扑盛京志在收复这座满清的“谋克敦”。另一方面攻取盛京之后的明军第四军团为了配合关内友军完成战略上的大合围则将目标锁定在了山海关。而要攻取山海关就必须先夺下关外的锦州等城才行。经过一番调兵遣将之后清军于六月二十三日进抵松岭留饷于宁远大军扎营于乳峰山之西。两天后明军第十、十五师先头部队亦抵达松岭并扎营于乳峰山之东。于是两支士气正旺同样都想至对方于死地的大军最终狭路相逢在了松山之上。
由于清军在人数上比明军多出了一倍多而其扎营的位置在地理上也颇为占优。又有一条从宁远到锦州的粮道保证大军的粮草供给。可谓是占尽了天时和地理。反观明军在脱离海岸线后后勤补给也跟着力不从心起来。加之明军这次是长途奔袭先头部队抵达松山的不过一万余人。双方统帅对各自的优劣心知肚明。作为明军统帅的黄得功自然打算抓住清军主力后倾全军之力孤注一战。以求一战定乾坤彻底扫清满清在关外的有生力量。但清军主帅满达海从一开始就抱定了步步为营以守为战的战略。对明军多次的正面挑衅视而不见。打算利用自己在地利以及骑兵上的优势与明军周旋于白山黑水之间。妄图最终将明军拖死在关外的群山之中。
然而接下来急转直下的战局却远远朝出了满达海事先的预计。先是明军舰队自海上袭击锦州炮轰山海关。明6军在海上舰队的掩护下趁此机会自山至海横截清军饷道迫使锦州受困。再是英亲王阿济格战死山西。晋陕陷落京畿受制中原战势急剧恶化。一切的一切都不支持满达海在辽东与明军打持久战。为了尽快夺回盛京为了将明军赶出辽东为了能让十数万八旗老弱撤回关外。满达海最后还是选择了同明军在松山一决雌雄做个了结。
然而面对在人数处于劣势的明军满达海心里却是一阵心惊。他同明朝的官军交战多年期间也同隆武朝的官军交过手。但多数情况下都是一些零散的攻城或是同姜镶部之类的义军在山野间打游击。却从没有和隆武朝的官军在野外堂堂正正地对过阵。更从未看见过明朝官军的阵容有如此严整的。自己的人数虽多可真正有威力够射程的将军炮只有4o门。其余的劈山炮数量是不少但在威力和射程上与明军的野战炮相差甚远。至于火枪的数量更是不能同日而语。
眼看着远处明军密集的火炮严谨的阵容满达海深知今日之战必将是伏尸遍野血流成河。但一想到松山一战的意义和规模他不禁又开始热血沸腾起来。却见他扬鞭直指战场高声鼓舞道:“今日一战事关我大清存亡。敌人倚仗火器犀利妄图一战取胜占我辽东故土。我军全体将士务必拼力杀贼挫敌锐气收复盛京保我家园!”
“谨遵王爷严令拼力杀贼!”
“拼力杀贼!”
“拼力杀贼!”
清军阵营中立刻响起一片排山倒海般的欢呼声。从将领到士兵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泛着肃杀的红光。此刻就连一旁荷兰军事顾问揆一也被这高昂的士气所感染了。却听他激动地向满达海赞叹道:“王爷您即将指挥的是一场伟大的会战。这样大规模的会战简直可以与布莱登菲尔德会战相媲美。您瞧士兵们的士气是多么的旺盛。他们急切盼望着一场伟大的胜利。”
“哦?揆一将军在荷兰也曾经历过相似的会战吗?”满达海回头饶有兴趣的问道。他虽然不知道布莱登菲尔德会战是怎么回事。但眼看揆一一副兴奋的模样想必那也是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
“布莱登菲尔德会战是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与巴伐利亚军司令提利伯爵在莱比锡附近展开了一场大战。那场大战左右了整个欧洲大6的战局。很遗憾那时我还是个孩子。不过今天能参加在松山的这场大战同样是我的荣幸。相信通过王爷的指挥最后的胜利与荣誉一定是属于大清的。”揆一自信说道。在他看来就人数上清军占有绝对的优势。虽然火炮和火枪比明军少。但他相信清军通过兵种配置上的“优势”就能弥补火力上的劣势。以揆一的经验来看所有的火力一齐射的震撼力和杀伤效果是惊人的却保持不了火力的连续性。再加上燧火枪射程近、精度又差。而按照欧洲的经验来说一排带刺刀的火枪队效果远没有长矛+火枪来得好。所以明军的阵型与兵种配置在揆一眼中简直就是一帮外行人。一群拿着火枪却不懂得战争艺术的乡巴佬。
满达海虽不是好大喜功之人但恭维的话总是让人难以拒绝的。于是他欣然抱拳道:“那就承揆一将军贵言了。”
此时已交辰时。站在满达海左右的文武官员见南面树林背后人马活动频繁旗帜走动均知道明军即将开始进攻。却听一旁的尼堪一个抱拳请战道:“王爷我军已然准备完毕还是先制人的好。王爷请下令开炮!”
满达海听罢点了点头最后望了一眼对面的明军。终于下定了决心的他举起一只手朝一个旗鼓官下令道:“传令擂鼓!”
就这样趁着清军沉闷果敢的鼓声在辽东晌午的艳阳下第二次松山会战正式拉开了序幕。放眼望去白茫茫地一片清军在鼓声中逐渐来近而对面的明军却只是稍稍向前迎去转而又采取等待态势。看样子并没有迎击清军的打算。同样的清军似乎也不想就此做正面冲锋仅向前移动了少许便停了下来。如今的清军已不再是对火器毫无认识的蛮族。而明军亦不是当年只会开枪的散兵游勇。双方心里都清楚这场仗该怎么打。
随着一道尖锐的呼啸声划破田鸡战场上火炮隆隆的爆炸声终于掩盖了沉闷的战鼓声。明、清双方最初都在试探对方的虚实谁也不敢贸然动全线进攻。只是不断地以密集的炮火互相轰击中间穿插小规模的骑兵冲突用来试探对方的薄弱环节。这次激烈的炮战足足一时辰之久双方似乎都想将对方的阵地犁个遍。然而清军在火炮上的劣势被再一次应证了。虽然那4o门由荷兰人监制的将军炮在射程和威力上都不逊于明军。但明军在火炮数量上还是占有很大优势的。更为关键的是明军炮兵的素质优势充分挥了作用他们的射和火力密度几乎是清军炮兵的三倍。清军阵线中几乎每打一炮弹都要遭受三明军炮弹的回击。
饶是如此对明、清两军的普通士兵来说这场炮战都是该受到诅咒的。双方的步兵骑兵阵线都被打出许多缺口可士兵们却已然要镇静地保持队列默默地忍受伤亡。两军鏖战喊声震天血流成溪的战场上血肉之躯在这一刻似乎都成了一连串冰冷的伤亡数字。为“炮灰”一词做了最好的注解。谁也每想到会战会以如此快的就陷入胶着状态。巨大的伤亡和弹药消耗让底下的指挥官们抱怨不已。可双方的统帅似乎也没有停歇这种以生命和鲜血为代价的试探。至少双方到目前为止都未被对方抓住突破口。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甘愿做炮灰的。在某些人眼中战争本该是一件充满漏*点与荣耀的事情。而不是现在这样象傻瓜似的相互挨揍。此时此刻正黄旗统领鳌拜就抱着这样的想法打心眼里唾弃着满达海的指挥。
“妈的满达海那家伙在想什么?我们还要在这里傻等着挨炮弹多久!”鳌拜洪亮的漫骂声似乎要将火炮的爆炸声都给掩盖了。
“主子息怒主子息怒。王爷有令要我部作为游击四隅关顾联络相维。没有王爷的号令咱可不得擅自离阵出击啊。”一旁的部将见状赶忙劝阻道。
“去***不得擅自离阵!老子是来打仗的不是来给人当跑腿的!更不是来这里白挨炮弹的!妈的真是窝囊死了!”出口是“脏”的鳌拜丝毫不给满达海面子狠狠地抱怨道。历来骑兵都是清军的主力。每次征战八旗骑士更是战场上主角中的主角。然而这次的松山之战八旗铁骑似乎已经被主帅满达海给遗忘了不再是战场的主角了。往日叱刹风云的骑士们如今却同步兵一起窝在阵地上硬挨炮弹。要不就在战场上四处穿插同对方进行一些小规模的冲突。
在鳌拜看来这根本就是在不务正业。他和他的正黄旗骑士们需要的是冲锋。那种能让汉人闻风丧胆的冲锋。真正的冲锋!遥想当年自己率领数千铁骑将数万明军象赶鸭子一般追得无处可逃的情景。想到那些明兵在自己的铁蹄下吓得抱头鼠窜的模样。是的那才是真正的战斗。八旗男人的战斗。一想到这儿鳌拜顿时觉得热血沸腾了起来。在也按捺不住心中激奋的他回头朝着众部将高声喊道:“是巴图鲁的就随我一起冲啊!”说罢鳌拜在没有接到统帅命令的情况下一马当先擅自率领自己的五千骑兵向明军起冲锋。
一秒记住“书十三免费无弹窗阅读小说网”:www.shu1314.com 手机端:m.shu1314.com
本文网址:https://www.shu1314.com/xs/1/1432/31099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hu131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