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去留(上)
推荐阅读:锦瑟无央、诡异求生:开局获得百倍强化、重生后成了席先生的小祖宗、我在火星当球主的那些日子、从东京开始的阴阳师生活田边良守御门院澪、从东京开始的阴阳师生活斯卡文薯条、田边良守御门院澪、从东京开始的阴阳师生活、怪物的我被救赎咸鱼怡一、叶晴岳绮花杨星月、
雨,越来越大了。
整个路面泞泥不堪,贾胡堡内,李渊的眉头紧紧的皱着。这场雨,太久了啊,许多地方都决堤了,军中,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谣言,盘踞马邑的刘武周要南下攻取太原。
“唉!”李渊捋了捋胡须,先是缺粮,接着就遇见这档子事,军中人心浮动,人人思归哪!要战,可是大雨弥漫,道路难行,根本没有办法攻打霍邑。
不过,好消息还是有的。如今中原一带,风头正盛的瓦岗李密,在接到自己的信件后,居然隐晦的同意了自己的方案。
如今的李渊,北有突厥、刘武周,所以李渊西进长安,必须先稳住突厥,所以他才会派人前往突厥称臣,同样,位于潼关以东的李密,也必须要稳住,这样他才能放心的西进长安。所以他写了一封信给李密,进行了一番试探。
很快,李密给他回了一封信,大意是:你我都姓李,乃是同宗,我知道自己实力不够,只是四海的英雄看的起我,共推我为盟主,希望你能够帮助我,执子婴(杨侑)于咸阳,杀商辛(杨广)于牧野,那样,对大家都好。同时,李密还暗示两军可以缔结盟约,互不侵犯。事实上,李密攻打洛阳,虽是占据了上风,可是久攻不下,关中、幽蓟(薛世雄刚兵败,消息尚未传开)、江都等地援军正在路上,李密也是压力大增,没有余力考虑西进。
李渊马上命温大雅回了一封信,说:“当今天下大乱,需要一位共主。这个人除了你,还能有谁?老夫已年过半百,志不在此,但我很高兴能拥戴老弟,攀龙麟、附凤翼,希望老弟早应图谶,安定万民!你是盟主,但愿你看在我们同宗的份上,依旧把我封在陶唐故地,这样我就很满足了。”
李密见信,骄矜之情溢于言表,让人把信拿给将领们传阅,说:“连唐公都如此推举我,看来天下指日可定啊!”
李密从此对李渊大生好感,双方信函往来十分频繁。
可是这个好消息并不能将李渊心中的烦恼去掉,大雨、粮荒、流言,无不在考验李渊的心理承受能力,进兵?还是退保太原?他的心中犹豫不决。
大帐内,李渊的脸色阴沉,沉思良久,他看着底下众人,问道:“如今的局势,诸君已经清楚,不知有何良策?”
一片沉默,良久。
裴寂轻轻咳嗽了一声,道:“大将军,如今宋老生与屈突通据守险要,不容易攻破;突厥人贪婪而不讲信义,唯利是图;刘武周是向突厥人称臣的人。太原为一方都会,乃是我军根本,将士的家属都在那里,断不可有失,不如返回太原以救援根本之地,然后再商议今后的行动!”
裴寂说完,李渊的眉头皱的更紧了,这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可是,随即众多将领站了出来,纷纷支持裴寂的说法,这其中,有武士彟,有刘弘基,有殷开山。李渊的心沉了下去。这些将领只不过是为自己考虑而已,可是他李渊不行!他以匡扶隋室为号,大张旗鼓从太原南下,却因大雨,未下一城,未打一仗,倘若稍遇挫折就当缩头乌龟,还侈谈什么平定海内、问鼎天下?!到时候不但会遭天下英雄耻笑,而且好不容易凝聚起来的人心和士气也会溃散瓦解、功亏一篑!太原固然重要,可始终龟缩在老巢中就能高枕无忧了吗?太原一地,虽然兵精粮足,可是困守一地,能有多大作为?他日突厥,刘武周等人来攻,还有盘踞在河东、临汾诸郡的屈突通、宋老生等人来攻,太原几乎就处于四面受敌的情况,凭着一郡之地,能守住吗?
李渊轻轻的叹息,他的目光缓缓的扫过众人,最后在尚未说话的两人脸上停下,那是儿子李建成与李世民,他深深的呼吸,用若有所思的目光看着两人,缓缓地道:“为今之计,也只能如此了。”
他的话语尚未说话,只见两个儿子上前,说出一番话来,让他忍不住笑了。
果然,还是自己家人可靠啊,两个人对于裴寂的说辞,给予了还击,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一:眼下遍地都是庄稼,何必担心断粮?宋老生亲率急躁,一战便可将其生擒。二:李密一门心思守着东都的大粮仓,一直在与东都军队进行拉锯战,根本无暇作长远的打算。三:刘武周表面上投靠突厥,背地里却和突厥人互相猜疑;虽然贪图太原,可他更担心自己的老巢马邑被人抄了后路。四:我们之所以举义,就是为了奋不顾身拯救苍生,先入长安、号令天下!如今遇上小小的挫折就遽然班师,恐怕义军会一朝解体。我们就算困守太原一城之地,到头来还是一小撮盗匪而已,拿什么保命?
李渊笑了,有的话他不能说,只能让两个儿子来说,可是,哪有什么用?建成世民,都是年少之人,血气方刚,锐气正炽,如今三军士气低迷,倒是需要他们。可是多数人都是赞成回转太原。裴寂这些人,都是老成持重之人。军中的影响力也不小,如今刚刚起兵,正是用人之际,李渊深知不可与这些人闹翻,否则可能就会一拍两散。本来么,这些人随他起兵,也不过是想博个富贵,若是没有富贵,甚至还有可能死掉,还不一拍两散?
李渊抬起头,深知要说服这些人,很不容易。可是还能怎样呢?
李渊尚有些犹豫,这时,有士兵进来,高声道:“大将军,太原有军情!”
众人顿时想起军中盛传的事情,均是脸色一变,若是太原有失,那么大势去矣,还谈什么荣华富贵?
李渊沉默着,接过文书,一看,不由面色一变,忍不住手一颤,文书掉落地上。
裴寂矮身捡起,看了一眼,不由惊呼道:“啊,刘武周联合突厥南下太原。”
他这一声念出,大帐内众人均是大惊失色,面面相觑。想不到那谣言居然是真的。
这时,一个人影站了出来,道:“大将军,如今刘武周南下太原,众将士的家眷都在太原,若是太原一失,我等必将进退两难,不如回转太原,再作他图?”
李渊抬头一看,正是唐俭。他不由脸色一涩,想要说些什么,又垂下手去。
众人听得唐俭话语,顿时纷纷上前七嘴八舌的说着。
“不可!”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李渊看去时,却是李建成,只见他环顾了一眼众人,举着手中的文书,喝道:“文书中说只是说传言而已,传言岂可信?我看是元吉唐突了。”
原来李渊南下河东,准备图谋关中,却是放心不下根基太原,故此留了李元吉留守太原,可是元吉毕竟年少,难堪大任,是以将窦诞、宇文歆等人留在太原辅佐李元吉,这才安心南下,那窦诞娶了他的女儿,也算他的女婿近亲,再加上一些族人,这才能确保太原无忧。
这时,李世民接过文书,看了又看,沉思道:“书信上,只是征求一下父亲的意见而已,估计是元吉小题大做了,或许事情并没有那么严重。”
裴寂却是摇摇头,道:“可是如今宋老生等人扼守险要,我们想攻下来并非易事。而且,突厥之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若是太原一失,那颗真就大势已经去了。”
在裴寂的声音中,众人纷纷上前应和。
李渊深深的叹息,揉了揉额头,道:“既然这样,那就明日回转太原吧。”
“大将军,救兵如救火,这事可等不得!”唐俭忙上前道,脸上,有些惊慌。
“今日已晚,还在下着大雨,行军不妥,明日再派兵回转。”李渊看着建成世民,缓缓的道,随即,他向后堂走去。
众人得了李渊的消息,心中稍微安定下来,纷纷回到帐中。唯有李建成、李世民两人对视一眼,转头向李渊的大帐走去。
夜,渐渐的黑了,雨,还在不停的下着,不时的,天空中传来声声惊雷,劈在远处,回响在李渊的耳中,难道,就要功亏一篑吗?可是,回转太原,真的是很不利啊。可恨的大雨,不然早日攻下霍邑,那么情况将会好很多。
霍邑,就像一座大山,堵在李渊的胸口,是那么的沉重,让他有点喘不过起来。四周,偶然亮着几点烛火。渐渐的近了,只见一个人掀开帐帘,露出一张脸来,却是裴寂及唐俭几个人。
“诸位,有什么事吗?”李渊微微的皱起眉头。那那里会不知道这几人前来的原因,恐怕是怕自己反悔,从而来劝自己回转的太原的吧。
“嘿嘿。”裴寂一张老脸堆起笑容,道:“我等见大将军帐中依旧灯火通明,特来看望大将军。”
“罢了,明日还要回转太原,早些歇息吧!”李渊挥手,众人脸上顿时纷纷露出笑意,又向李渊应酬了几句,就要转身出去。
这时,一个士兵上前禀告道:,“大将军,敦煌公求见。”
整个路面泞泥不堪,贾胡堡内,李渊的眉头紧紧的皱着。这场雨,太久了啊,许多地方都决堤了,军中,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谣言,盘踞马邑的刘武周要南下攻取太原。
“唉!”李渊捋了捋胡须,先是缺粮,接着就遇见这档子事,军中人心浮动,人人思归哪!要战,可是大雨弥漫,道路难行,根本没有办法攻打霍邑。
不过,好消息还是有的。如今中原一带,风头正盛的瓦岗李密,在接到自己的信件后,居然隐晦的同意了自己的方案。
如今的李渊,北有突厥、刘武周,所以李渊西进长安,必须先稳住突厥,所以他才会派人前往突厥称臣,同样,位于潼关以东的李密,也必须要稳住,这样他才能放心的西进长安。所以他写了一封信给李密,进行了一番试探。
很快,李密给他回了一封信,大意是:你我都姓李,乃是同宗,我知道自己实力不够,只是四海的英雄看的起我,共推我为盟主,希望你能够帮助我,执子婴(杨侑)于咸阳,杀商辛(杨广)于牧野,那样,对大家都好。同时,李密还暗示两军可以缔结盟约,互不侵犯。事实上,李密攻打洛阳,虽是占据了上风,可是久攻不下,关中、幽蓟(薛世雄刚兵败,消息尚未传开)、江都等地援军正在路上,李密也是压力大增,没有余力考虑西进。
李渊马上命温大雅回了一封信,说:“当今天下大乱,需要一位共主。这个人除了你,还能有谁?老夫已年过半百,志不在此,但我很高兴能拥戴老弟,攀龙麟、附凤翼,希望老弟早应图谶,安定万民!你是盟主,但愿你看在我们同宗的份上,依旧把我封在陶唐故地,这样我就很满足了。”
李密见信,骄矜之情溢于言表,让人把信拿给将领们传阅,说:“连唐公都如此推举我,看来天下指日可定啊!”
李密从此对李渊大生好感,双方信函往来十分频繁。
可是这个好消息并不能将李渊心中的烦恼去掉,大雨、粮荒、流言,无不在考验李渊的心理承受能力,进兵?还是退保太原?他的心中犹豫不决。
大帐内,李渊的脸色阴沉,沉思良久,他看着底下众人,问道:“如今的局势,诸君已经清楚,不知有何良策?”
一片沉默,良久。
裴寂轻轻咳嗽了一声,道:“大将军,如今宋老生与屈突通据守险要,不容易攻破;突厥人贪婪而不讲信义,唯利是图;刘武周是向突厥人称臣的人。太原为一方都会,乃是我军根本,将士的家属都在那里,断不可有失,不如返回太原以救援根本之地,然后再商议今后的行动!”
裴寂说完,李渊的眉头皱的更紧了,这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可是,随即众多将领站了出来,纷纷支持裴寂的说法,这其中,有武士彟,有刘弘基,有殷开山。李渊的心沉了下去。这些将领只不过是为自己考虑而已,可是他李渊不行!他以匡扶隋室为号,大张旗鼓从太原南下,却因大雨,未下一城,未打一仗,倘若稍遇挫折就当缩头乌龟,还侈谈什么平定海内、问鼎天下?!到时候不但会遭天下英雄耻笑,而且好不容易凝聚起来的人心和士气也会溃散瓦解、功亏一篑!太原固然重要,可始终龟缩在老巢中就能高枕无忧了吗?太原一地,虽然兵精粮足,可是困守一地,能有多大作为?他日突厥,刘武周等人来攻,还有盘踞在河东、临汾诸郡的屈突通、宋老生等人来攻,太原几乎就处于四面受敌的情况,凭着一郡之地,能守住吗?
李渊轻轻的叹息,他的目光缓缓的扫过众人,最后在尚未说话的两人脸上停下,那是儿子李建成与李世民,他深深的呼吸,用若有所思的目光看着两人,缓缓地道:“为今之计,也只能如此了。”
他的话语尚未说话,只见两个儿子上前,说出一番话来,让他忍不住笑了。
果然,还是自己家人可靠啊,两个人对于裴寂的说辞,给予了还击,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一:眼下遍地都是庄稼,何必担心断粮?宋老生亲率急躁,一战便可将其生擒。二:李密一门心思守着东都的大粮仓,一直在与东都军队进行拉锯战,根本无暇作长远的打算。三:刘武周表面上投靠突厥,背地里却和突厥人互相猜疑;虽然贪图太原,可他更担心自己的老巢马邑被人抄了后路。四:我们之所以举义,就是为了奋不顾身拯救苍生,先入长安、号令天下!如今遇上小小的挫折就遽然班师,恐怕义军会一朝解体。我们就算困守太原一城之地,到头来还是一小撮盗匪而已,拿什么保命?
李渊笑了,有的话他不能说,只能让两个儿子来说,可是,哪有什么用?建成世民,都是年少之人,血气方刚,锐气正炽,如今三军士气低迷,倒是需要他们。可是多数人都是赞成回转太原。裴寂这些人,都是老成持重之人。军中的影响力也不小,如今刚刚起兵,正是用人之际,李渊深知不可与这些人闹翻,否则可能就会一拍两散。本来么,这些人随他起兵,也不过是想博个富贵,若是没有富贵,甚至还有可能死掉,还不一拍两散?
李渊抬起头,深知要说服这些人,很不容易。可是还能怎样呢?
李渊尚有些犹豫,这时,有士兵进来,高声道:“大将军,太原有军情!”
众人顿时想起军中盛传的事情,均是脸色一变,若是太原有失,那么大势去矣,还谈什么荣华富贵?
李渊沉默着,接过文书,一看,不由面色一变,忍不住手一颤,文书掉落地上。
裴寂矮身捡起,看了一眼,不由惊呼道:“啊,刘武周联合突厥南下太原。”
他这一声念出,大帐内众人均是大惊失色,面面相觑。想不到那谣言居然是真的。
这时,一个人影站了出来,道:“大将军,如今刘武周南下太原,众将士的家眷都在太原,若是太原一失,我等必将进退两难,不如回转太原,再作他图?”
李渊抬头一看,正是唐俭。他不由脸色一涩,想要说些什么,又垂下手去。
众人听得唐俭话语,顿时纷纷上前七嘴八舌的说着。
“不可!”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李渊看去时,却是李建成,只见他环顾了一眼众人,举着手中的文书,喝道:“文书中说只是说传言而已,传言岂可信?我看是元吉唐突了。”
原来李渊南下河东,准备图谋关中,却是放心不下根基太原,故此留了李元吉留守太原,可是元吉毕竟年少,难堪大任,是以将窦诞、宇文歆等人留在太原辅佐李元吉,这才安心南下,那窦诞娶了他的女儿,也算他的女婿近亲,再加上一些族人,这才能确保太原无忧。
这时,李世民接过文书,看了又看,沉思道:“书信上,只是征求一下父亲的意见而已,估计是元吉小题大做了,或许事情并没有那么严重。”
裴寂却是摇摇头,道:“可是如今宋老生等人扼守险要,我们想攻下来并非易事。而且,突厥之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若是太原一失,那颗真就大势已经去了。”
在裴寂的声音中,众人纷纷上前应和。
李渊深深的叹息,揉了揉额头,道:“既然这样,那就明日回转太原吧。”
“大将军,救兵如救火,这事可等不得!”唐俭忙上前道,脸上,有些惊慌。
“今日已晚,还在下着大雨,行军不妥,明日再派兵回转。”李渊看着建成世民,缓缓的道,随即,他向后堂走去。
众人得了李渊的消息,心中稍微安定下来,纷纷回到帐中。唯有李建成、李世民两人对视一眼,转头向李渊的大帐走去。
夜,渐渐的黑了,雨,还在不停的下着,不时的,天空中传来声声惊雷,劈在远处,回响在李渊的耳中,难道,就要功亏一篑吗?可是,回转太原,真的是很不利啊。可恨的大雨,不然早日攻下霍邑,那么情况将会好很多。
霍邑,就像一座大山,堵在李渊的胸口,是那么的沉重,让他有点喘不过起来。四周,偶然亮着几点烛火。渐渐的近了,只见一个人掀开帐帘,露出一张脸来,却是裴寂及唐俭几个人。
“诸位,有什么事吗?”李渊微微的皱起眉头。那那里会不知道这几人前来的原因,恐怕是怕自己反悔,从而来劝自己回转的太原的吧。
“嘿嘿。”裴寂一张老脸堆起笑容,道:“我等见大将军帐中依旧灯火通明,特来看望大将军。”
“罢了,明日还要回转太原,早些歇息吧!”李渊挥手,众人脸上顿时纷纷露出笑意,又向李渊应酬了几句,就要转身出去。
这时,一个士兵上前禀告道:,“大将军,敦煌公求见。”
一秒记住“书十三免费无弹窗阅读小说网”:www.shu1314.com 手机端:m.shu1314.com
本文网址:https://www.shu1314.com/xs/0/327/6667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shu131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